經歷了緊張的中考,好不容易從2:1的殘酷升學競爭中勝出晉級到高中,懷着激動又興奮的心情面對全新的環境和同學,不少高一新生在第一次月考就敗陣下來了,明明初中階段很優秀,中考成績也很拔尖,為什麼一到了高中成績就下降了呢?
問題出在“不適應”上,隨着全新的學習壓力,全新的人際關係,全新的學習環境,新高中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同學通過自我調整或他人幫助很快融入學習、生活中;而有些同學受挫後,自信心受到打擊元氣大傷,甚至有些同學最後自暴自棄。我們來梳理一下,高一新生將會在哪些方面產生不適應。
1.學習態度
很多同學認為中考後可以鬆一口氣,好好享受暑假假期,有三年時間準備高考,因此,進入高中後仍出現放鬆心理跟着感覺走。而別的同學早在暑假就做好初升高銜接,面對全新的高中課程,不僅早已有心理準備,而且調整了學習方法,開學當然不存在適應的壓力。
初中階段的學習很大程度都是老師逼着學,手把手地教着學,可到了高中,更多的是要同學主動學習知識,培養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沒有做好初升高銜接,懵懵懂懂進入高一,難免產生焦慮心理,擔心因此而喪失學習興趣,更有甚者乾脆排斥教師,一味地挑教師的毛病而導致學習滑坡。
2.人際關係
從初中考上高中的,基本上都是很優秀的,享受過老師優待,被同學羨慕過,被親朋好友推崇,內心有很強優越感,自我評價難免過高。進入高中後,進入嶄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同時進入全新的人際關係之中,比如:師生關係、同學關係,特別與舍友的關係。對於新的同學和老師會有期待,但這都需要一個認同接受的過程。有些同學會在其間出現不少困擾,再加上高中生的自我意識較初中生明顯增強,對人際交往缺乏信心,顧慮重重,既怕自己不能被人理解,又怕對方不以誠相待,因此很容易關閉心門。
3.生活環境
升入高中後,所有同學都離開家庭過上人宿舍生活,新的集體新的日常行為規範要求,還有入學軍訓等,不少同學難免產生失落、苦惱、害怕的心理,時常懷念温馨的家或原來的班集體,排斥現在的班集體,甚至會產生轉學、休學等想法。產生這樣的不適應,主要是沒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沒能正確地認識理想與現實的關係,從而導致自我評價的偏差。
面對密切關係高中學習的以上幾點,新高中生要如何去適應呢?資深一線老師總結出2大對策,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1.從心理上調整
首先要做好心理準備,面對新的學習環境、新同學、新學習壓力,存在不適應是很正常,不必失落、恐懼、失望,更不必自卑。而應該積極從心理上調整,適應是新高中生的第一課,遇到問題要拿出頑強的意志去勇敢面對,並且暗示自己:適應能力就是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的,我一定能夠很快適應!”。只有增強適應新生活的自信心,就能在短時間內很適應。
再次要調整角色,從初中升到高中角色有所變化,要學會正確自我評價。破除優越感,以平常心面對新的學習和生活;去掉不必要的自卑感,正視自己的不足與差距,有些可以想辦法補救,比如學習或為人處世技巧等,允許自己有一個逐漸改變和提高的過程,有些不可以改變的必須學會接受,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生中我們能做的事情不多,能做好的事情很少,不要期望自己什麼都比別人強,請記住:我有不如別人的權利!
2.從行為上調整
首先要調整生活,對大多數新高中生來説,獨立生活才剛剛開始,沒有了父母的照顧,逐漸從依賴轉變為獨立,必須學會和掌握必要的自理能力。與此同時,還要牢記學校的規章制度,明確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還可以多向高年級同學請教,加強與老師、同學溝通交通,儘快適應新生活。
其次要調整學習方式,初中與高中在學習方法上存在很大區別,最突出的一點是,高中強調的是自主學習。新生必須學會變被動為主動,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自己確定目標、制定計劃,主動學習,主動請教老師,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習主動性。高中功課多,自由安排的時間非常有限,因此,高一新生必須合理安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在“普職比大體相當”的政策下能考上高中的同學都很了不起,希望都能儘快適應全新的起點,三年後的高考取得優異成績考上心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