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是古時候的戲曲裏,死了丈夫的皇后自稱。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後,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稱。其含義是自稱可憐之人,無夫之哀。
古人婦女以夫為綱。古時候,喪夫的女子自稱“未亡人”,不稱哀家,哀家只有喪夫的帝后可稱,哀家不是泛用的謙稱“哀家”是明、清通俗小説和現代戲曲中皇室女子(太后、太妃、後、妃、公主等)的自稱,與婚姻狀況特別是“孀居”與否並無關係。
“哀家”中的“哀”字,其實並非只表示“悲哀”,它也有“愛憐、眷顧”的義項 李雨堂,號西湖居士,清代人,編著了狄青演義三部曲:《萬花樓》、《五虎平西》、《五虎平南》。在後面兩部中,各有多處單單國八寶公主自稱“哀家”的例證,如《五虎平西》第十四回:“且説公主回到宮中,坐下想道:‘想哀家二九之年,姻緣注就,猶恐配着本國之人,不稱哀家之意。
常常想起,煩悶不過,情願終身孤獨,再不想到與天南地北的狄青夙有良緣之份!哀家一見這英雄,是心中所願,奈非父母媒灼作合,哀家實是打算不來,難以明言,喜得師父前來説合。”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從來未見太后可以自稱“哀家”。秦朝、漢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的皇太后都不會自稱“哀家”。你去查文獻,是找不到“哀家”這個説法的,古代倒是有一種梨,叫“哀家梨”,因為是一個姓哀的人家培育出來的。皇太后自稱“哀家”,那是明清時期的民間文人編小説時,自己編出來的。
那麼皇太后的自稱究竟是什麼呢?以宋朝的為例子吧,我們不妨先來看一個小故事:宋仁宗去世後,曹皇后成了皇太后,垂簾聽政,有一日宰相韓琦表達了辭職的意願,曹太后挽留他説:“相公安可求退?老身合居深宮,卻每日在此,甚非得已,且容老身先退。”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宋朝太后在大臣面前,自稱“老身”。很平民化,跟當時民間老年女性的自稱是一樣的。
皇后、嬪妃的自稱呢?由於皇后、嬪妃通常都不需要面對大臣,所以這裏只説説她們跟皇帝、皇太后對話時的自稱——一般都是自稱“臣妾”。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歡迎大家多多關注、評論留言和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