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當得陰麗華”出自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之口。據《後漢書》載:
初,光武適新野,聞後美,心悦之。後至長安,見執金吾車騎甚盛,因嘆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劉秀到了新野姐夫鄧晨家。鄧晨與新野的豪門大户陰氏有親戚關係。由於這層機緣,劉秀得以接觸陰麗華。 陰麗華的美貌給劉秀留下了深刻印象。劉秀到長安後,又看到保衞京城的官員(執金吾),個個威儀不凡,場面壯觀,不禁感嘆,做官就要做執金吾,娶妻就要娶陰麗華。
這是劉秀起事以前早期的人生目標,也是他的理想追求。隨着劉秀逐步起兵發跡,這兩個目標也已不再是目標。
執金吾就不要説了。更始元年(23年)九月,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混戰之中,劉秀的目標轉移到“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上來,此時談論執金吾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而陰麗華依然是劉秀朝思暮想的存在。比較幸運的是,歷史後來還是給了他機緣。更始政權建立後,劉秀的長兄劉縯被封為大司徒,劉秀則受封為太常偏將軍。二人在昆陽一戰中大敗新朝王邑、王尋軍隊。當時,更始政權分化嚴重,劉縯、劉秀屢立戰功,遭到綠林軍將領和更始帝劉玄的猜忌。劉縯運氣不好,首當其中,最後受害。 劉秀有所察覺,他本來要南下攻城,這下只好強忍悲傷,一邊返回宛城向更始帝劉玄謝罪,一邊迎娶豪門千金陰麗華。
迎娶陰麗華既是圓了劉秀少年時的夢想,也是特殊環境下隱忍保命的一種方式。此時,劉秀已經29歲,而陰麗華只有19歲。什麼意思呢?劉秀十年前就已經看上了陰麗華。
陰麗華出身顯赫,她的家族可以追溯到春秋名相管仲。管仲的第七代子孫管修從齊國遷到楚國,被封為陰大夫,並以“陰”氏為姓。這就是新野陰氏的由來。陰氏在新野擁有土地七百餘頃,車馬規模堪比諸侯。劉秀對此應該是早有耳聞的。
可以想象, 陰麗華容貌美麗,氣質又好,劉秀對她一見鍾情也是情理之事。從這個角度看,劉秀與陰麗華的感情還是比較純真的。至於 劉秀後來迎娶劉揚的外甥女郭聖通,純粹是加強雙方的互信,説白了就是政治聯姻。
劉秀入主洛陽後,將陰麗華接到身邊,封其為貴人,稱號與郭聖通相同。此時,郭聖通已產子劉疆,但劉秀並未立即將其立後,毫無疑問劉秀心中已有陰麗華。後來,朝廷討論中宮後位的時候,劉秀明確提出希望立陰麗華為後,其理由是 陰麗華“雅性寬仁,有母儀之美”。
這就是劉秀眼中的陰麗華。
佔有原配名分,又有劉秀的推重,陰麗華爭取一下是有可能得到中宮正位的。不過, 陰麗華的寬慈謙讓還是讓劉秀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從國家角度來看,新朝伊始,叛亂不斷,急需穩定人心。而郭聖通有子在先,人望更高, 最終陰麗華以原配名分主動讓出皇后之位。
此事之後,劉秀對陰麗華更加寵愛起來。陰麗華相繼為劉秀生下了劉陽、劉蒼、劉荊、劉衡、劉京五個兒子,但劉秀的內心卻一直無法平靜。
這種心境最終在劉秀給大司空的詔書中表露無遺。 詔書書曰“吾微賤之時,娶於陰氏,因將兵征伐,遂各別離。……宜立為後,而固辭弗敢當,列於媵妾。”當時, 陰麗華母弟被賊人殺害,劉秀特意下詔安撫,其拳拳之情可見一斑。
從詔書中,我們可知 劉秀對陰麗華沒有入主中宮充滿遺憾。不過,這種遺憾後來還是得以圓滿。 天下平定四年之後,劉秀終於下定決心廢掉郭聖通,立貴人陰麗華為後。不久,陰麗華的兒子劉陽被改立太子。劉陽即位後,陰麗華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皇太后。
陰麗華為後,在政治上是幾乎沒有建樹,不過在男主當政的時代,這恰恰是一種美德。很多人將其推崇為我國曆史上的賢后典範。
雅性寬仁、友愛天至,這大概就是陰麗華長期受劉秀寵愛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