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764字,預計閲讀 7分鐘
在昨晚8點20舉行的上紐大第四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俞立中在致辭中宣佈了他將於6月1日正式退休離任的消息,本屆畢業典禮也是他作為上海紐約大學校長參加的最後一屆:
“同學們畢業了,我也將和你們一起畢業。三天後,我將正式退休,今天是向大家告別的時候了。從上海紐約大學的籌建、設立到發展,我的心一直和這所獨特的國際化大學連在一起,一直和同學們的心連在一起。”
這是中國第一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美合辦大學。從創辦之初,俞立中就已加入,這所大學不論對他,還是對上海高等教育屆而言,都有着不一樣的意義。
上海紐約大學中方校長俞立中將告別上紐大。
從2010年上海紐約大學框架性合作辦學協議正式簽訂至今,從最初“寄居”在華東師範大學校區內,到融入陸家嘴金融區,俞立中帶着這所學校,做過很多嘗試。
2011年,上紐大舉行奠基儀式;2013年,上紐大迎來首屆本科學生……作為第一任校長,要讓一所初創學校培養的人才受到認可,俞立中的壓力可想而知。
如今,在上海紐約大學第四屆本科生畢業以及首屆研究生即將畢業之際,俞立中坦言,上紐大的人才培養經歷了市場考驗,現在是時候説一説上紐大的“成長史”了。
困境一:在家長視985、211或者海外藤校為目標的當下,如何向家長解釋,這所新學校是高質量研究型大學?
作為上海紐約大學的第一任校長,對俞立中來説,所要處理的事務紛繁複雜。
俞立中説,上紐大從籌建的第一天開始,就定位為研究型大學。但同時面臨的嚴峻挑戰在於,考生家長們對於大學的理解,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
“我孩子的成績應該可以進復旦的,可是上紐大到底在哪個水平線上呢?”這種所謂“錄取高校檔次”的想法,在考生家長中普遍存在。
“上紐大不一樣,我們要辦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錄取要求嚴格,評價標準不同,有機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也未必能被上海紐約大學錄取。”最初,俞立中帶領着團隊花了很大力氣去跟學生和家長解釋上紐大究竟是怎樣一所學校。
説到底,家長對學校的困惑,根源在對“誰來保證這所學校學術水準與教學質量”產生的疑慮。
2006年伊始,紐約大學就在華東師範大學設立了上海中心,每年接收紐約大學本科在讀學生來上海學習,學生在上海中心就讀課程取得的學分可以自由轉回紐約大學總部。2007年,紐約大學開始與華東師範大學聯合籌建上紐大。
“紐約大學對上海紐約大學的學術水準和教學質量負全責。”俞立中説,當時中國的高校正面臨着質量提升,中外合作辦學的目的就是希望借鑑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經驗,引進世界一流的教學資源,探索高等教育的國際合作,推動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創新。
校長為法人代表,是由華東師大指派,理事會通過,和另一位中方的副校長共同關注辦學方向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實現與國內教育體制的接軌,加強中美辦學雙方的溝通。
身為校長,俞立中認為自己的職責便是,保證世界一流的教育引進來,在中國落地,並實現本土化。
而在學生的選拔中,上紐大也更強調適合性。
“我們重視學生的個性與表現和學校定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的匹配。”俞立中説,優秀並不是根據成績掐尖,總體學業成績在前10%或20%就應該在優秀之列了,而校方的重點是通過校園日活動考察、評價學生各方面的素養。“報考的學生必須參加高考,學校最終會綜合高考成績以及先期在校園開放日的表現擇優錄取。”
令俞立中欣慰的是,相比於家長的躊躇不前,前來報名的學生們倒個個是忠實粉絲。後來,上紐大第一屆本科畢業生,這羣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也成了學校最為熱心的宣傳推廣者。
“如果一所中學有幾位學霸被上紐大錄取了,第二年這所學校就會有一大批學生來報名。”俞立中説,我們的學生自己就會告訴學弟學妹,上紐大究竟是一所怎樣的大學。
七年來,上紐大在海內外影響越來越大。“不少國際學生是放棄了進‘藤校’的機會來上海紐約大學的。”俞立中一貫言辭温和,但這句話説得十分硬氣。
困境二:中西兩種不同的教育體系如何兼容於同一所大學?
一位業界專家告訴記者,如今在全國範圍內,中外合作辦學的加速,使得中外教授對待論文、科研、實驗、考試、上課方式等方面的觀念碰撞日益凸顯。
上紐大同樣如此。
51%的學生來自中國、49%的學生來自五大洲70多個不同國家;教授則是全球招聘,全英語授課。
因為要授予中美兩個學士學位,所以在課程體系、師資質量、教學資源和學術評估等方面必須要滿足中國學位的基本要求。
經營之難,便在於如何將中西兩種不同的教育體系兼容於同一所大學中。
“在全球化的時代,高等教育應該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交流的能力。”俞立中説,這是上紐大成立的出發點,不是推行美式教育,而是推行“全球化教育”。
翻看上紐大的課程大綱,可窺一二。
上紐大學生的第一、二年,是學習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包括五個部分:社會和文化基礎、數學、科學、寫作、語言。
尤其重要的是,在通識教育必修課中,社會基礎課程和文化基礎課程都安排了兩個學期的全球視野課程。
僅以上紐大社會科學基礎課程為例,由歷史、政治和思想史三大類課程組成。三門課程中每一門都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以全球視野來講授這門課程,還有一部分就是聚焦中國。
文化基礎課程中則兩門是聚焦世界文學、藝術、戲劇、詩歌,另有一門是聚焦中國藝術。
這些都是核心課程的第一部分。
在這所學校,所有的管理層都有學術背景,而且他們都必須給學生上課。由上紐大常務副校長傑弗裏·雷蒙一手設計、親自授課的通識教育必修課“全球視野下的社會”則給每一位大一新生都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從歷史、文化到政治、經濟、社會學,甚至哲學、倫理,無一不囊括其中。
“我們的學生四年間有五個學期在上海上課,三個學期選擇到紐約大學全球教育體系的16個教學點參加交換生項目。”俞立中説,學校希望通過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和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化視野、有創新思維和能力的未來人才。
不過要想實現兩個不兼容系統的兼容,還有一個最最實際與直接的問題擺在眼前——中美不同大學對學生畢業的學分要求不同。
比如紐約大學要求128個學分,而一般中國大學則要求160個學分甚至180個學分。根據中國學位的要求,修滿128個學分尚未達到中國的畢業要求,不能通過學位辦的評估,這該怎麼辦?
“我必須要去一遍遍地解釋,這只是系統上的差別,上紐大學生修讀每個學分,需要花費的時間很多,實際的學習量更大。”俞立中説。
除了學分要求不同,在專業匹配和對接上也存在着錯位。計算機科學和計算機工程在國內屬於同一個學科,但在紐約大學卻是兩個專業。
“紐約大學有不少交叉學科的本科專業,而且學生經批准可以自設專業,但國內本科教育體系還沒有開放到這個程度。”俞立中認為,“既然是改革,就必須突破,我們還是設法把這些專業對接到已有的專業目錄裏了。”
如今,上紐大迎來了第四屆本科生畢業,或許這意味着,在本科教育上,上紐大已經實現了兼容。
上週,上海紐約大學校長俞立中和常務副校長雷蒙在杭州授予馬雲 “上海紐約大學校長榮譽獎章”。
困境三:面對迷茫的年輕人們,如何教導學生找到人生目標與理想?
雖然上紐大到處有不同的文化交融和衝突,但卻也有不同文化的共通之處。
在這裏,每位中國學生都必須和其他國籍的學生同住,所有國家學生必須混住在一起。
在這樣的環境下,彼此互相理解,習慣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學習、生活、共事,甚至互相適應彼此的睡眠習慣,都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在校方看來,學生們在這樣的相處中所學到的和他們在教室裏所學到的同樣多。
上紐大致力於打造“沒有圍欄的校園”,這不僅意味着鼓勵學生們走遍世界,更寓意着鼓勵學生們走進生活,在此過程中觀察體會,潛移默化中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會隨之改變,變得更為全面和客觀。這也是上紐大教育的核心因素。
在上紐大,學生更需要學會的是思考。
在這裏,老師們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根據學生閲讀的東西提問。這是為了讓他們在閲讀的時候更多一些批判性的思維,而不是僅僅讓自己的眼光劃過那些文字。
陪着上紐大一步步成長起來,有一件事讓俞立中頗感自豪:大部分畢業生走出校園時,已經非常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併為自己規劃出了一條獨一無二的路徑。
根據上紐大公佈的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總計263名本科畢業生中,有65%畢業生在非原籍國就業或深造,擁有“全球視野”的畢業生們或選擇直接就業,在心儀的工作崗位上實現職業目標與理想;或繼續求學深造,根據個人研究興趣,用科學的方法進一步探索這個世界。
幾乎沒有人的青春是不迷茫的,這是一種“年輕病”。但上紐大的學生卻有勇氣衝破自我的牢籠,看清前路,尋找到人生的出口。
“‘我想研究的領域是什麼?’‘我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我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在俞立中看來,四年的教育就是讓學生不斷去回答這三個問題,這是對未來人生目標與價值取向的思索,到他們畢業時,答案已顯而易見。
“學生擁有跨文化的理解、溝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這也是一種特質。”俞立中説,從上紐大走出去的學生都有比較積極的價值判斷和人生態度。在普遍恪守利己的社會環境中,無論面對什麼困難,他們常常抱有一種積極的態度。
“我一直認為,在大學階段要讓學生接觸不同的思想和事物,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當他們走上社會,面對社會現實會有理性的判斷和選擇。不會思考,那才是最糟糕的事情。”在俞立中眼裏,是學生和家長對傳統教育模式的不滿給上紐大提供了發展的空間。
上海的標誌性建築東方明珠再亮紫羅蘭之光,慶賀上紐大2020屆學生順利畢業。
文章不錯,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