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五道槓”少年,成了現代版傷仲永,父母的捧殺是原罪
都説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決定孩子的人生。
的確如此,孩子剛生下來都差不多,但在家長的不同養育方式以及不同際遇下,到最後形成的結果一定是千差萬別的。
相較把孩子生下來,如何把孩子培養成才,是件更考驗父母的事。
深諳教育之道也願意為此付出的家長,即便孩子資質平庸,最後也能發展得不錯。而那些目光短淺、不會教育的家長,即便生出了天才,最後也可能把他養成“仲永”。
方仲永的父親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總是帶孩子四處拜訪名人權貴,仲永的才華沒有得到充足的發展空間,最終就慢慢枯萎了。
這樣的父母現實中確實存在,不知大家還記得曾經的“五道槓”少年嗎?他就成了現代版的“傷仲永”。
“五道槓”少年的經歷,值得父母們深思
“五道槓”少年原名黃藝博,因模仿大人作報告而走紅網絡,網友以及媒體都認為他身上的氣質很穩重,甚至有人用“一個嶄新的時代,一位優秀的少年就此崛起”的詞條來形容他。
之後其父接受採訪時表示,兒子兩歲時就開始看新聞聯播,7歲看人民日報、參考消息,小小年紀還被任命為少先隊武漢市副總隊長,可謂是一時間風頭無兩。
然而,父母的成熟教育開始得太早,也讓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年齡格格不入。與之前的光輝狀態相比,現在的黃藝博儼然成了路人甲。
高考前,黃藝博就已經通過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自主招生了,但由於高考成績只有477分,尚未過二本線,最終只上了一所極為普通的大學。
並不是説這個學校不好,只是與人們的預期相差太大,畢竟當時大家都認為他很可能被名校破格錄取。
在黃藝博天真爛漫的年齡階段,父母灌輸了太多的功利主義教育,這樣的“捧殺”是導致他最終泯然眾人矣的原罪。
如今人們提到他,基本都離不開成熟老氣、功利心太重的形容詞。
分析
“幼有神童之譽,少懷大志,長而無聞,終乃與草木同朽”,是如今運用在“神童”們身上的普遍公式。若父母為了名與利犧牲孩子本身才能的發展,總是得不償失的。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會帶有強勢的主觀意願,不顧孩子本身的優勢和興趣,安排他走自己鋪好的路,成為自己期待的模樣。
這樣未必會讓孩子少走彎路,反而會讓他們內心迷茫。孩子慢慢失去自我主張、變得叛逆不説,還將失去童真和對成長的熱情。
父母如何避免捧殺式教育?
1)順其自然,讓孩子自由成長
都説兒孫自有兒孫福,循序漸進、順其自然,才是尊重孩子心理和認知發展的做法。
適合的年齡做適合的事,才能讓孩子一路上走得更穩,如果心理過早承受太大壓力,再大的成就最終也會化為泡影。
2)別讓孩子太早接受現實教育
讓孩子認識現實沒錯,但也要根據他的年齡承受力而定,不要一股腦灌輸太多。
孩子應當擁有快樂成長和做選擇的權利,很多時候,現實不是在父母灌輸中獲得的,而是孩子摸爬滾打之後感悟到的。
現實主義教育和功利主義教育,會讓孩子的心理產生沉重壓力。
3)正確的價值觀很重要
孩子是否優秀,直接取決於他的人生價值觀。
有長遠格局的父母,都會把重心放在育人和價值觀培養上,而不是讓孩子多考幾分、多獲得幾分關注。
不管哪一行,孩子最終要想走得遠,都需要有內涵支撐,這是永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