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寶寶走出襁褓後,進入的第一個"小社會",作為孩子的媽媽,自然對孩子牽腸掛肚。孩子在學校能不能吃飽穿暖、有沒有受到委屈、是不是可以學習到知識等,都是媽媽關心的事情。
幼兒園為了照顧家長的情緒,通常會邀請家長建立家長羣,拉近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老師會把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狀況發到家長羣中,讓家長隨時都能瞭解到孩子的狀況。
而有些時候,因為孩子的原因,家長也會在羣裏宣泄自己的情緒,對老師説一些言辭激烈的話,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
寶媽將老師壞話錯發家長羣,導致孩子被園方開除
王女士最近被女兒上幼兒園的事困擾,上週她像往常一樣接女兒放學回家。
在給女兒換洗衣服時,發現新買的裙子已經破損了,由於在上幼兒園期間,經常發生這樣的事,老師也沒有反映過,王女士便向閨蜜吐槽這種行為。
看到王女士指責老師的行為,羣裏的家長們都紛紛説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家長説老師一個人要照顧幾十個孩子,難免會照顧不周。有的家長説自己家的孩子也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既然交了學費,幼兒園是不是要對孩子負責?到底是老師沒精力照顧還是沒有用心照顧過孩子?
老師把這件事告訴了園長,園長認為王女士在沒有調查清楚之前,就隨意發表的不切合實際、不負責任的言論,已經給園方的聲譽帶來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所以通知王女士,她的女兒已經被開除了,建議王女士找一個可以照顧好她女兒的幼兒園。
家長的態度教養,影響孩子在老師眼裏的形象
俗語説"有其父必有其子",意思是説從家長為人處事的態度教養,就可以看出孩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現在的家長,總喜歡對孩子"雙標",在要求孩子做事情時,總會提出非常嚴格苛刻的要求。而到了自己以身作則的時候,則會拿一些"自己是家長"的理由搪塞孩子。
尤其是在孩子上學後,家長更覺得教育孩子應該由老師負責,跟自己沒關係,只要孩子沒達到自己的期望,就是老師的責任,擺出一副趾高氣昂的態度,或是帶着情緒去質問老師。
而這種做法,恰恰會令老師感到反感,從而影射到孩子身上,對孩子產生反感。其實尊重是相互的,家長平時尊重老師,心平氣和的和老師溝通交流,老師才會設身處地的為孩子着想。
如何維護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良好關係
1)主動和老師溝通
家長不要覺得老師的工作很輕鬆,要想照顧好每一個孩子的情緒,對老師來説是幾乎不能完成地事情,況且有的孩子情緒不會直接表現在臉上,需要老師談過心之後才肯説出實情。
家長主動和老師溝通,讓老師知道家長也在關心着孩子的生活狀況,願意配合老師的工作,老師會對家長留下好印象,也對孩子有了深刻的印象,平時更願意跟家長分享孩子在學校的喜怒哀樂。
2)不要在家長羣散播謠言
有的家長聽風就是雨,聽到一點風吹草動後就在家長羣散播,導致每個家長都誠惶誠恐,而且也影響了老師和學校的聲譽。
3)不要當眾指出老師的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老師也會犯錯,但家長非要當着眾人的面指出來,不僅會傷害老師的自尊心,也會讓別的家長對老師的專業能力產生懷疑,對老師帶來負面影響。
子諾寄語
合作才能雙贏,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都充當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家長要認清自己的位置,不要因為自己的盲目而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