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小主説關注了後變漂亮了,你們相信嗎,反正我是信了
三國時期,最不新鮮的事情便是戰爭,因此一大批名將應運而生。不過這些名將中,大部分人都以驍勇著稱,例如呂布“膂力過人,號為飛將”;趙雲兩度在魏軍之中,殺進殺出;曹仁於大軍之中救出部將,獲“飛人”之稱;張遼以八百破十萬,威震逍遙津;甘寧百騎劫魏營,等等。但是曹操曾説過,僅憑勇武作戰的,那是匹夫,所以除了猛將之外,那個年代還湧現出了大量的統帥將才,他們的個人武藝不一定絕佳,但是其統兵能力,卻足以讓他們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三國曆史上統兵能力最強的十大統帥。
第十名:陸遜
陸遜,又名陸議,字伯言,是東吳名將。此人不但擅長謀略,助呂蒙輕易拿下了荊州,還擅長指揮戰爭。公元217年,東吳費棧被曹操策反,在丹陽地區煽動山越起事,陸遜奉命前去平叛。當時陸遜手下的兵馬非常少,如果硬碰硬根本行不通,於是他採用多插旌旗牙幢、分佈鼓角、夜裏派人潛入山谷,吹號擊鼓等疑兵之計 ,擾亂了敵方的軍心,很快便取得了勝利,打了一場漂亮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不過真正讓他揚名的,還是夷陵之戰。在這場戰爭中,他先是示弱後撤,誘敵深入,之後又固守拒戰,磨滅了蜀軍的士氣,最後火燒連營,殺的劉備損兵折將,狼狽逃回了白帝城。由此可見,陸遜極善用兵。
第九名:麴(qū)義
麴義曾是袁紹的手下,他出身於西涼,手下統領着一支精鋭的部隊,名為“先登死士”。當初袁紹與公孫瓚交戰的時候,他僅憑八百人弓箭手,大破公孫瓚五萬大軍,不但斬殺了公孫瓚的大將嚴綱,還幾乎全殲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公孫瓚長期在邊疆,與北方遊牧民族廝殺,他帳下的“白馬義從”更是一支不可多得的精鋭,麴義能夠取得這等戰績,可見其統兵能力之強。
第八名:高順
高順是呂布的麾下,他統領的部曲僅有七百餘人,但是他的部隊每逢戰爭,卻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雖然高順的名頭並不響亮,但是他憑藉着這支部隊,擊敗過不少聞名於後世的三國名將,例如關、張,例如夏侯惇。一向沒有用人之明的呂布,雖然奪了高順的兵權,但是每逢戰爭,還是會將這支部隊交回到高順手中,由此也可以看出,高順的用兵能力之強。
第七名:鄧艾
鄧艾是曹魏名將,他最大的戰績,便是滅蜀之戰。公元263年,司馬昭下令兵分三路滅蜀,鄧艾就統領了其中一路大軍。他原本是任務是攔截姜維,任務失敗之後,他選擇了變通,直接出陰平道,先在涪城大敗諸葛瞻,又在綿竹擊殺了諸葛瞻及其子諸葛尚,並在蜀漢眾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出其不意的出現在了成都城下,迫得劉禪不得不降。如果沒有絕佳的統兵能力,他根本無法取得這等成就。
第六名:司馬懿
論起“兵貴神速”這一點,還有一人比鄧艾做得更好,那就是司馬懿。公元227年,蜀漢降將孟達圖謀叛魏,司馬懿沒有請示魏主曹叡,而是一面去信寬慰孟達,降低孟達的戒心,一面日夜兼程的趕往孟達駐地。當他到達的時候,孟達還是一臉蒙,給諸葛亮寫信道:“吾舉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不過更讓孟達驚歎的,還在後面。當時他駐守的新城三面環水,地形深險,屬於易守攻守的所在,結果司馬懿僅十六天便攻下了城池。
然而司馬懿的軍事才能,並不僅限於此。公元238年,他奉命平定遼東叛亂的時候,為了避免消耗戰,他一面佯攻城池,一面率主力直逼敵軍的老本營,並對部下解釋道:“古人曰:‘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他的這一戰略,效果非常好,很快便攻下了拿下了遼東軍的大本營襄平,取得了勝利。
第五名:曹操
作為一代梟雄,曹操不但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還是一個卓越的軍事家。雖然他手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能夠獨當一面的大才也不少,但是作為統籌全局的人物,他還是親自指揮了不少戰役,例如平定黃巾、擒殺呂布、統一河北、征討烏桓、拿下漢中等。對於他的用兵能力,郭嘉曾評價道:“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李世民則評價他説:“臨危制變,料敵設奇”。
第四名:關羽
以有“武聖”之稱,他於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的風采,早已深刻在世人心中,除此之外,他的忠義,也令後人感慨不已。然而比他的武藝和忠義,更令人歎服的,是他的用兵能力。公元219年,駐守荊州的他,得以假節鉞,於是向曹魏宣戰。在此戰之初,他先圍困了曹魏名將曹仁;後來曹操派來援軍于禁,他又借漢水氾濫之機,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再勝一局。直到曹魏聯合孫吳,數十員名將以及謀士強強聯手,這才將其戰敗,使得他撤離樊城,失守荊州,敗走麥城。
第三名:周瑜
周瑜是東吳的大都督,他文韜武略,是一代名將。當初曹操率軍南下,孫權不知該戰還是該降,是周瑜力勸孫權,並主動請戰。在這一戰中,他大敗曹操,將曹軍從長江之南,迫回了江北,《三國志·周瑜傳》記載:“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能夠大敗用兵如神的曹操,可見周瑜之能。
第二名:徐晃
徐晃,字公明,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在五子良將中,張遼有威震逍遙津的威名傍身;張郃以用兵巧變著稱;樂進膽烈,每戰先登;于禁治軍嚴明。如此看來,好像徐晃很難與他齊名。其實不然,徐晃的用兵能力,比起這些人,有過之而無不及。襄樊之時,曹仁被圍,于禁被擒,他臨危受命,迎戰關羽。當時徐晃的手下,只有數量不多的新兵,但是他沒有失利,而是避實擊虛,突破了荊州軍的外圍防線,迫得關羽親自前來與他交戰,最後大破關羽,直透重圍,殺入了樊城包圍圈,取得了勝利。對於他的用兵能力,曹操感嘆道:“賊圍塹鹿角十重,將軍致戰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意思是説,曹操行軍打仗三十餘年,從來沒見過像徐晃這樣,能夠突破鹿角,殺入敵軍重圍,並取得勝利的人。
第一名:孫堅
孫堅原本是郡縣的小吏,出身並不高,但是他驍勇善戰,名聲很快便傳了出去。於是黃巾軍起義的時候,他得到朝廷的徵召,隨軍平叛;西涼叛亂的時候,他再次被委以重任。不過他最出色的戰績,並非這些,而是討伐董卓一戰。當時各路諸侯,都不敢冒進,唯一奮勇向前的曹操幾乎全軍覆沒,自己也差點死在戰場上,但是孫堅卻憑藉着自己的部曲,兩敗呂布,擊潰胡軫,斬殺華雄,使董卓撤離了洛陽。董卓的部下,驍將諸多,士兵也多是善戰的西涼人氏,孫堅卻憑藉自己的能力,取得了如此戰果,稱他為三國時期最擅統兵的人,絕不為過。只不過這樣一代名將,在討伐黃祖時候,因獨自巡山,死在了黃祖士兵的箭下,一代英雄,就此隕落。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一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