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觀察了那些厲害的人,他們教會了我這 5 件事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經典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阿秀 來源|進擊的阿秀(zchxuexi)

原騰訊副總裁、知名技術專家吳軍老師,曾經在他的得到專欄提到一個故事:

谷歌剛進中國的時候,招了不少中國工程師,按理來説這些人能進入谷歌,應該技術能力非常強,但事實上谷歌對這些人的評價是「出工不出活兒」,北京這邊三四個工程師完成的工作,可能都抵不上谷歌總部的一個工程師。

吳軍後來深入研究了原因,發現並不是他們在智商、情商、能力、積極性方面有什麼缺陷,而單純是因為他們「不會工作」。

對你沒看錯,就是「不會工作」。

在谷歌總部,每年新進的員工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總有很有經驗的老員工,幫助新員工學習「如何工作」,比方找到什麼是正確的事,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學會學習,學習如何與人協作等等。

隨後,谷歌總部就陸續派一些優秀的老員工,來向中國團隊傳授經驗,幫他們梳理工作、建立流程。

中國工程師「出工不出活兒」的情況得到了改善,也得到了總部的認可。

我相信被招到谷歌的中國工程師,各方面都是人中龍鳳,但並不代表他們的表現也一樣優秀。

我們常常能見到很多類似的情況,有些人明明學歷不錯、很聰明、情商高、很刻苦,但就是沒什麼成績,甚至不如一些資質不如他們的人,過得很不如意。

後來我自己創業,認識了很多特別厲害的人,對比之下我就理解了吳軍老師這番話,很多人可能根本不會工作。

那些高產出的人,可能在這 5 個層面有巨大的優勢。

- 01 -

找到一個好的導師

你就能夠光速成長

有人説事業的成功要靠「高人指點、貴人相助、個人努力、小人作梗」,第一個層面就是高人指點。

所謂高人,就是那些有能力在關鍵時刻給你點撥的人,他們有能力展現你不知道的世界。路本來就在那裏,但是沒有他們指點你就看不見。

我最近發的一條微博引發了一些爭議,我説不要過度地依賴讀書、自學,因為這本質上是用你過去的認知和經驗,去理解和學習新世界,這樣受制於你的學習能力、過往經驗、實操能力,是極其低效的,甚至你走了彎路也不知道。

我説更高效的方式是去找高人指點,讓他們從更高認知維度上拉你一把,這對他們來説很簡單,但對你的幫助卻是革命性的。

就像我們上學的時候,可能你鑽研半天的題目、知識,老師只需要三五分鐘就能給你講透徹。因為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跟你並不在同一個層次上。

這就好比你在都市叢林裏辛苦問路而不得,但是有導航軟件的人,卻能一下指出路在哪裏。

但貴人是求到的,而不是等到的。

前一段時間有個業內知名的編劇,他們工作室想要自己做新媒體,經朋友介紹找到了我,想要諮詢做新媒體的經驗,上來就發了一個很大的紅包。

我説老師你太客氣了,大可不必發紅包。

但是這個老師非常堅決,他説我在佔用了你的時間本來就應該付費,而且我直接找你諮詢,省去了我自學的大量時間,還躲過了很多彎路,既然是你吃虧我受益,那麼發個紅包再正常不過了。

但是這個老師不是發一次紅包,而是每次求助都發大額紅包,就這麼着我一路幫他確定了運營方案、搭建了新媒體團隊、介紹了互推和廣告資源,甚至最後還莫名其妙成了他們的新媒體顧問……

如果這個老師最開始只是問問,那我可能也會真誠作答,但是絕對不會投入如此多時間精力。短短不到兩個月,他們的公眾號、微博、短視頻業務就已經紮好了基本盤,雙方還皆大歡喜,這不是雙贏是什麼?

- 02 -

不要輕易設限

你的能量遠比想象得更大

説句比較雞湯,但也很實用的話,不要輕易給自己設限,你的能量遠比想象的更大。

我以前在百度的時候,操盤過一個學術類的項目,其中一個環節是邀請知名學者。

我的操作路徑是:發邀請函-沒回-算了。

因為我覺得自己人微言輕,這些院士級別的學者,不答應我是正常的,所以我只能廣撒網,撈到誰就算誰。

但我同事不是這樣,邀請的學者發郵件沒回:

打聽到這個老師每天下午在清華西操場跑步,就去清華找他,連續一週陪他跑步,直到他同意;

打聽到這個老師有什麼講座、課程,就一遍遍去現場商談,上了這個老師一個月的課,直到他同意;

老師對陌生人有戒心,就拜託老師各種朋友、弟子介紹……

他想邀請的學者,基本都邀請到了,而且他還做了很多後續的工作,跟很多大牛老師成了關係不錯的忘年交。而我……學到了踏入職場後的第一課。

我每天在後台收到 N 多批判我的留言: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這一套太難了,一般人根本堅持不下來;

普通人想考名校研究生太難了,別説你的經驗,倖存偏差懂不懂;

我窮且工作忙,根本沒時間學習、進步,你對現實真是一無所知……

其實他們説的都對,職場太難、進步太難、學習太難、考學太難、改變太難……但不恰恰是因為難才有價值麼?啥啥都難,做夢不難,但你也不能總做夢吧?

想起來都是問題,做起來才有答案。

試一試再死,也遠比被自己嚇死好得多,更何況是是説不定就成功了呢?這句話確實很雞湯,但是很多人就是輸在「我認為我不行」上。

- 03 -

不要過度自信:

90%的「光速成長」

都是因為大勢至

我們來説點跟剛才不太一樣的:不要過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對現實要保持客觀。

彆着急,這不是打臉。

很多人總是聚焦於「怎麼提升能力」,但實際上提升能力和個人努力,可能沒你想象的那麼重要。

如果你能夠仔細梳理一下,過去幾年所有的 90 後大廠副總裁、畢業三年年入百萬千萬、35 歲財務自由的這些主角,往往都是因為是吃到了行業的紅利。

個人的光速成長,要依靠大勢至。

比如我認識的一個90 年的朋友,他當年沒考上研究生,畢業就進了一家初創公司。因為公司發展不明朗,很多人又找到了給錢更多的工作就都走了,他資歷淺不好找工作就留了下來,負責一大堆當時看起來沒什麼前途的業務。

誰知道這家公司趕上了移動互聯網大潮逆勢上揚,做到了幾十億美金的量級,這個兄弟作為初創員工也一路升到了公司副總裁,不到三十就年入千萬。

周圍人都很眼紅,只有他自己很焦慮,因為他總覺得自己才不配位,不值這麼多錢……

雖然他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但他確實在這個快速發展的行業裏光速成長,也收到了巨大的回報。

這給了我們什麼啓示呢:

首先,要對自己的能力保持客觀,留一隻眼睛看世界。

有個創業的老師説,你問所有創業者,他的成功率是多少,謙虛的可能回答五五開,不謙虛的可能説七成概率會成功。

但實際上呢,創業成功的總概率連 5% 都未必有。

不要對自己的能力、努力、運氣,抱有過高的期望,而是要留一隻眼睛觀察世界、行業。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強如喬布斯,八九十年代市場和技術不成熟,也只能被蘋果掃地出門;強如傑克馬,六七十年代創業也會 100%失敗;強如巴菲特,如果 1929 年大蕭條前殺入股票市場,説不定也上了天台了……

如果你忽視了大環境的辯護,總是覺得自己特別強,那你反而很危險。

其次,儘可能尋找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和公司。

最近螞蟻金服準備上市的消息,大家都看到了吧,至少上千人要財富自由了,不香麼?

不少人在錢沒多少、破事巨多、天花板低的行業裏苦苦掙扎,你説圖啥呢?

- 04 -

時間管理:

沒價值, 0% 投入

有價值,120% 投入

我發現很多牛人都特別珍惜時間,他們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時間管理理論。

1)時間複利是驚人的

我有一個研究生同學,他是台灣一家大型廣告公司的老闆,在他六十歲的時候我們成了同學。

他説他從很年輕的時候,就有一個信念,雖然我萬事不如人,但是如果我在一個方向上投入足夠多的時間,那我就能夠取得成功。

他説過一句話,很像現在流行的一句金句:別人喜歡週末,是因為週末可以休息;而我喜歡週末,是因為競爭對手在休息時,而我可以努力追趕。

他説甚至在結婚那天,他都工作到凌晨兩點,因為他做過一個計算,如果每天多工作一小時,那麼一年下來就是 365 個小時,如果按照 8 小時工作制計算,那每年就多工作了 45 天……

這個工作強度,着實有點變態。

2)時間管理沒有中間狀態:不很有價值=沒價值

前一段時間演員小陶虹的一段採訪火了,她説:

演戲這件事,如果你有天賦,你一定要百分之百努力,如果你沒有天賦,那你可以考慮乾點別的。

很多事情就是沒有中間狀態,時間管理也是一樣,如果這件事情有價值,那你一定要投入 120%的努力,如果沒什麼太大價值,你就儘可能 0 投入。

如果記錄自己的一天,就會發現你大多數時間,都在幹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比如微信聊天、刷短視頻、漫無目的學習、機械性的工作……

時間管理這件事,是沒有中間狀態的,有價值的事就應該全力以赴,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就應該堅決放棄。

這就是我説的,做正確的事,遠比正確地做事重要得多。

3)善於規劃時間,形成自己的節奏

大多數人的工作和生活,基本沒什麼規劃,更談不上節奏了。

但是我發現很多特別牛的人,都有自己的節奏,過去的一年我自己也在踐行這一套方法,感覺受益良多。

有個精通時間管理的老師説,我們的很多 Flag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我們不能堅持,而單純是因為沒有規劃,要麼是把這個 Flag 忘掉了,要麼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耗散了自己的精力。

我就開始踐行這一套理論:

首先是模塊化管理時間,在固定時間做固定工作,而不是想起來就做。

比如我每天上午起得晚,所以上午的時間比較短,所以我就把每天最零碎的事情,比如團隊溝通、運動,都安排在上午;

把下午的大塊時間用來寫文章、深度思考、學習;

我每週六的上午,都用來整理家務、打掃衞生;

每週天的下午,都是覆盤、做選題的時間;

大多數電話溝通,都是在坐車的時候打的……

如果每天的時間都相對固定,就不會有遺忘了,也不會因為任務的轉換,讓時間變得碎片化,降低了效率。

其次是寫工作日誌,定期總結。

賀學友老師是阿里巴巴中供鐵軍的著名銷冠,有一次我恰好去拜訪他們公司,順便參加了他們的內部會議。

會上他完整分享了自己「早啓動、晚分享」的管理策略,每天下班前,都會要求員工記錄、總結、反思當天的工作,並在第二天的啓動會上,給出解決方案和執行路徑。

這樣顯著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老闆能針對性地幫員工解決問題,員工成長速度肉眼可見。

第三是清單革命,有計劃地工作。

有計劃的工作,能夠讓你在繁重的工作當中,始終緊扣重點,還能夠做到不慌不忙,完美駕馭工作。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為什麼精英都有清單思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標題查看。這篇文章詳細講述瞭如何制定清單,幫助你規劃工作。

- 05 -

錯中求對:

絕不試圖捍衞過去

我發現很多事業上特別強的人,往往不會玻璃心,即使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在問題面前也會展現出巨大的靈活性。

同樣很多人喜歡自我欺騙,試圖捍衞過去。

自從我開放個人微信號之後,有很多讀者朋友請我看他們的文章,希望能夠給予建議。

我看過近百篇文章,大多給了客觀評價,比如話題選擇冷門、素材詳略不得當、價值觀有問題、故事講述方式不吸引人等等……

但不少人嘴上答應,要麼下次卻又發來一樣的文章,繼續辯解自己想法的合理性;要麼是惡語相向,認為我有眼無珠;還有不少人直接拉黑了……

後來我就索性不再看投稿了,因為我發現很多人面對問題時並不客觀,他們寧願忽視問題,或者拒絕承認別人指出的問題,只為了能在自己存在的小環境裏,感到心理上的舒服。

能虛心接受,並改正問題的人,太少了。

這種對錯誤的保護毫無價值,甚至還會影響你在問題中尋找機會。

我推薦過很多次的博主@硅谷王川 就説(以下這段話經過了我的編輯):

一般人看到某件事的演變趨勢和自己的預測不一樣,會本能產生牴觸情緒,然後暗自希望這個趨勢迅速扭轉,符合自己 (愚蠢可笑的) 預測。

如果還不扭轉,甚至差距加大,就可能開始罵娘,或者學鴕鳥,或者編故事自己欺騙自己。如果趨勢稍微扭轉回撤了一點點,就小人得志般地沾沾自喜。

但在這個時候,恰恰可能有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

人的本能是不想耗費成本,還能總讓自己舒服。但很少有這種好事。

最後,可以給大家總結一下這篇文章:

選擇一條快速發展的賽道,等待大勢至,讓自己光速成長;

別給自己設限,以你的勤奮、才智,成就遠比你想象得大;

尋找遠勝於你的高人指點,你絕對能快速成長,少走彎路;

永遠要做正確的是,珍惜時間,學會有節奏和規劃的人生;

如果發現自己是錯的,別捍衞過去,從而喪失真正的機會。

這篇文章是我觀察到的,我周圍一些人的成功之道,你絕對無法完全複製,但我想一定能夠對你有所啓發。

加油!

作者簡介

阿秀,一個追求“句秀、骨秀、神秀”的文字夢想家,一個熱愛碼字的個人管理專家,36Kr特邀作家,脈脈特約專欄作者,多篇文章全網收穫千萬級別閲讀。個人公眾號“進擊的阿秀”(ID:zchxue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