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8月9日,北京大學發出了今年第一批錄取通知書。與以往不同的是,送件人是來自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的兩位90後隊員吳超、王奔,作為戰鬥在戰“疫”最前線的醫護人員,他們帶着最真摯的邀請重返武漢,與基礎醫學院老師、基礎醫學強基班學業輔導員楊恩策老師一同,為4位通過強基計劃被錄取到北京大學基礎醫學專業的學生送上這份包含熱忱的錄取通知書。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自1月26日起,北大先後派出四批援鄂國家醫療隊共400多位醫務人員征戰湖北抗疫一線,扛起救護生命的職責擔當,成為疫情中最美的逆行者。吳超和王奔正是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的成員。作為優秀黨員代表,他們曾在新冠抗疫一線一同執筆向總書記寫信,將抗疫過程中的工作和所悟向總書記彙報。3月15日,總書記的回信帶着勉勵一同到來,充分肯定了青年隊員在抗疫工作中的優秀表現,並提出了更多鼓勵與期許。總書記在回信中讚揚道:“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
而今,吳超和王奔再度踏上旅程,將這份在北大蓬勃生長的醫學精神和青年理想信念傳遞給未名新燕。
接受通知書的4名學生為:
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詹驍恆
湖北省潛江中學 郝文琴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 高進一
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獲得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銀牌,破格入圍強基計劃 劉彥君
強基計劃
2020年,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優秀學生,國家啓動了強基計劃。北京大學秉着為國選才育才的理念,將數學類、物理學類、化學類、生物科學類、力學類、歷史學類、考古學、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古文字學方向)和基礎醫學等優勢基礎學科納入強基計劃。
對每個新生來説,收到錄取通知書的一刻意味着他們將開啓人生中最美好最充實的時光,無數次的憧憬在這一刻塵埃落定。然而,特別的送件人也讓收到錄取通知書的一刻更加意義非凡,作為援鄂醫療隊的醫生,同時也是北大醫學部的老師,三位隊員與同學們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流,向他們表達了真摯的祝福,飽含了90後學長對00後學弟學妹殷切深厚的囑託,更代表了歷久彌新的北大精神代代相傳。
同學們懷着激動的心情拆開通知書,北大紅熱烈而深沉,封面可見北京大學中文系袁行霈教授親筆題寫的 “錄取通知書”五個大字,燙金的文字是一擲千金的承諾,亦是一把開啓北大的鑰匙。打開封面就可以看到“大學堂”的牌匾,立起來仿若一扇門。這扇門,是北大的知識之門,是北大的精神之門,她承載着“學堂門啓,北大常新”的厚重歷史底藴,訴説着燕園對新同學的擁抱與期待。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韓濟生院士通過視頻連線對同學們順利進入北大表達了祝賀,勉勵年輕學子永攀醫學科學高峯,同時針對同學們的困惑和疑慮,對他們今後的學習科研進行了耐心的講解和指導。
詹驍恆同學對醫學懷有赤誠的熱愛與堅定的信念,他説:
“疫”當前,“醫”當先,醫學是對抗疫情的第一力量,是實現健康的必要保障。作為在疫情面前首當其衝的武漢學生,我不僅親歷疫情之痛,更心懷學醫之志。“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醫學正是我心中抗擊疾病,為人類贏取健康的“萬人敵”。吾輩新時代醫學生定將堅定個人理想信念,響應祖國理想號召,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為“偶像”,強醫學之基,努力學習,不負韶華!”
郝文琴同學分享了自己與強基計劃的獨特緣分,正是強基計劃點燃了她投身醫學的信念之燈:
“很榮幸能通過強基計劃進入我夢寐以求的大學—北京大學。高中三年,我在父母的支持和老師的幫助下一直學得比較踏實,在學校考試中名列前茅,尤其是複習階段,成績與名次都有顯著提升,我也許不是同學中最聰明的,但我一定是最努力的,能坐得住冷板凳,刻苦鑽研。
高一時北京大學的劉珏老師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形象的課,為我們介紹她的從醫之路與專業選擇,這讓我對醫學心生嚮往。又在生物老師的引導和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對從事醫學研究有了更多的嚮往。在此次疫情中,許許多多的醫務工作者以及背後的醫學研究人員,他們身着白衣心有錦緞,用奉獻與堅守為病人帶來希望,用拼搏與奮鬥為居家隔離的我們築起保護牆,用專業與大愛讓世界為中國驚歎。劉珏老師更是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中最年輕的委員,為國家抗擊疫情作出了貢獻。我希望能像她一樣,通過自己熱愛的專業為國家做出貢獻,也讓自己的學習更加有意義。”
今年上半年,由於疫情影響,湖北學生的學習備考備受關注,一封通知書,不遠千里帶來的是認可與激勵。戰“疫”鬥志,理想萌芽,過去與未來,創傷與希望,均在此刻交織。一個月後,學生們即將帶着這封錄取通知書走進北大校園,相信師長和老師們的祝福,讓這份通知書藴含更深的意義,此刻的記憶像一盞明燈照亮他們敢為天下先的家國責任,更將鼓舞他們追逐夢想不忘初心的勇氣,為人類醫學事業再添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