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4人,後面6人,共幾個人”小學生答11人,老師打了個叉
小學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起點,絕大多數時候,“小學”也被視作“幼稚”的同義詞。
但在輔導孩子做功課時,家長們卻常常被“幼稚”的小學題目難住,有時候甚至還會引起爭論。
最近就有這樣一道小學題目,題幹很簡單,但卻引發了老師家長的大爭議:
“小豬佩奇問:我在排隊,前面有4人,後面有6人,隊裏共幾人?”
小學生原本想的答案是10人,卻被機智的家長一眼看穿了錯誤:前面4個,後面6個,加起來10個,但是還有“我”啊,所以一共是11人才對!
“11人”的答案交上去,老師卻給打了個叉,這下家長可炸了鍋,11人怎麼還不對呢?“我”不算人嗎?
可老師的解釋,還真就是“我不是人”:重新審題,題幹中的“發言人”是小豬佩奇,小豬佩奇確實不是人!是豬!隊裏一共是10個人和1頭豬!
對於這種解釋,網友們更是難以接受,這是小學數學題,又不是腦筋急轉彎,這麼出題是否太不合適了?
不過出題老師也有自己的看法:小學階段本來就是偏向於通識教育,什麼語文題、數學題,不是檢驗孩子的學習成果有多棒,而是為了督促孩子認真學習,為了開拓孩子的思維;
這類“腦筋急轉彎”數學題,同時考驗了孩子的數學計算和語文閲讀理解,培養孩子的認真讀題審題的好習慣,鍛鍊孩子的綜合思維。
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但更多人包括許多小學一線教師依然堅持認為,這類題目,不該出現在課堂上,不該出現在試卷上!
數學本身是一門嚴肅的學科,在數學的領域,一是一二是二,容不得文字遊戲,容不得語言陷阱。
小學數學,從一年級開始就要培養孩子認真、細心、嚴謹的態度,需要孩子們仔細分辨每一個條件,尋找巧妙的解題思路,卻不需要孩子過度聯想,去猜測“老師讓小豬佩奇開口,到底是算豬呢還是算人呢”!
這種腦筋急轉彎一樣的數學題,放到網上可以譁眾取寵,放到課堂上卻只會擾亂正常的數學學習秩序,讓孩子們不斷產生誤解、歧義,進而懷疑自己。
對於小學生來説,剛開始接觸加減乘除就夠難的了,再用這些似是而非的題目條件擾亂視聽,只會弄得亂七八糟,毫無益處,連正常教學作用都欠奉,更別説引導孩子開拓思維了。
親愛的家長們,你家孩子有遇到過什麼奇葩題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