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發生了太多我們從前聞所未聞的事情。
荷蘭的24名中學生,就做了一件突破絕大多數父母認知的事。
事情還要從今年2月份説起,當時,疫情還沒有在全球範圍內爆發,荷蘭多所高中的24名學生,飛去加勒比海,參加了一個為期6周的航海學習項目。
學習的過程是快樂的,也是短暫的。可等這羣孩子學完,打算回國時,卻發現,由於疫情蔓延,航班停飛了。
怎麼辦?留在原地,等待航班通航,回家可能會遙遙無期,而且生活學習也得繼續。於是,這羣孩子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既然空中路線走不了,我們可以走海上路線——橫穿大西洋,航海回家去!孩子們學的正好是航海項目,就當實踐了。果真初生牛犢不怕虎,這羣孩子的想法,簡單又刺激。孩子們將要乘坐的船,名叫“威爾德天鵝號”。這是一條原本建造於1920年的捕魚船,細細算來,這條船的壽命,已經有100年了。後來,經過翻修重建,船上增加了一些現代化設備,被改裝成了一條機帆船。
改裝後的船,排水量有355噸,並配有48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
雖然,它已經不是那種僅有桅杆和帆布的簡陋帆船,可這種體量的船,放到大洋裏,如果遇到變化莫測的海上天氣,那簡直就是“一葉孤舟”。
而孩子們乘坐這樣一艘船穿越大西洋,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在海上漂泊一個多月,要面臨各種無法預料的天氣、航海等因素,困難和危險,都不可估量。而孩子們的父母,居然都同意了。這些孩子們,也在興奮中,開始了他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冒險之旅。
經歷過艱難困苦孩子們更加懂得重逢的可貴
這羣孩子,最小的14歲,最大的也才17歲。面對這樣的冒險,他們更多的是興奮。要起航時,孩子們在聖盧西亞島上,儲備了大量的食物、水,以及保暖衣物。3月18日,在12名船員和3名教師的照看下,這羣孩子,開始了7000多公里的回家之路。
在大多數人的想象中,航海是有趣的,景色也是無邊。
可真航行起來,海上的生活,簡單枯燥又無趣,每天能看到的,只有無邊的水和無邊的天。孩子們慢慢感受到了這種與世隔絕,他們開始學習適應航海生活:學習、遊戲,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比如,打掃甲板,收拾工具,守夜等。
在船上,一個很大的困難是,船上空間狹小,四十多個人擠在一起,幾乎沒有隱私而言。
除了生活上的困難,孩子們路上經歷的恐懼,也很讓人擔驚受怕。經過著名的百慕大三角區域時,孩子們都很害怕。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百慕大三角區這片海域,海底地形十分複雜,海上常年盛行東北信風、海龍捲風。狂風來臨時,能形成10米多高的水牆,海龍捲風甚至能把海水吸到幾千米的高空。
很多船隻和飛機都在這個地方莫名遇難或消失。
父母不在身邊,有這樣驚險的旅行,對孩子們確實是一種巨大的考驗。
有的孩子,甚至還在恐懼的支使下,製作了“遺願清單”。
幸運的是,一切都很順利。經過38天的航行後,孩子們終於回到了家鄉荷蘭。得知孩子們安全歸來,掛念已久的父母們也都很開心,他們開着車,排隊來港口接孩子。
經歷了艱險,才更懂得重逢的意義,孩子們和父母久久的擁抱,有的還留下了激動的淚水。而這次旅行,也讓孩子們的生命體驗,更加豐富厚重。
有孩子説,最大的收穫是:“你必須學會適應,因為真的沒有任何選擇。”而船上空間狹小,孩子們同吃同住,為了保障安全,團結協作就顯的非常重要。這些青春期的孩子們,為了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竟然相處的十分融洽。除此之外,那些真正的“勞作”:比如,清潔、守夜等工作,也讓孩子們明白了工作真正的含義和責任。這羣孩子被船員們熱切稱讚,説他們“有着超出年齡的成熟”。
而孩子們不同尋常的經歷,也讓我們看到:孩子雖然年齡小,可他們不是真的沒有能力,也不是不能約束自己,而是很多時候,在缺少實踐的情況下,他們真實的感受和潛能,根本不容易被激發出來。而此次橫穿大西洋,這羣荷蘭孩子之所以能成功,也絕不能僅僅歸功於運氣和勇氣。孩子們表現出來的超常的耐性、適應性,跟父母平時的刻意鍛鍊也是分不開的。我們絕不鼓勵孩子盲目冒險,在安全可控的範圍內,加強對孩子的鍛鍊,也是必要的。
孩子對世界的認知,都藏在實踐中
感慨這些荷蘭孩子的同時,我也想到自己孩子的一件事。我家孩子6歲時,從儲藏室找到一根蠟燭,當時她很興奮,去廚房拿了爸爸的打火機,一併放到自己牀頭,並説:“晚上我要點上紅蠟燭,當枱燈。”我聽了明令禁止,並告訴她,不允許玩火。可孩子一臉奇怪,連連發問“為什麼”。那一刻我意識到:孩子根本不懂得“火”的危險性。因為從沒有機會認識“火”,我也疏忽了這方面的教育,在孩子心裏,“火”只意味着新奇,意味着好玩。
我們這代父母小時候,雖然也沒怎麼接受過跟“火”有關的教育,可大多數人都有過小時候點蠟燭的生活經歷。被燭火燒到頭髮尖、被蠟燭油燙過手指、鄰居家因為使用蠟燭不慎燒到被褥,這些生活經歷,都歷歷在目。正是因為這些親身經歷,讓我們日後深刻的明白:使用火燭,一定要謹慎。魯迅曾説:“一碗酸辣湯,耳聞口講的,總不如親自呷一口的明白。”聽過的道理,總不如親自實踐,得來更深刻。而能在孩子心底裏打上烙印的認知,一定也是來自實踐的。
並不是説,所有潛在的危險,都要帶孩子親自嘗試。而是,當父母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這個道理時,更要對孩子的不成熟行為加以留心,直至他們更真實、更透徹的認識這個世界。
有遠見的父母,都有些心狠
孩子的成長路上,智商其實只起到了20%的作用,剩下的80%,都是由情商和品質決定的。孩子們身上一些品質,比如:自信心,責任心,自律力,獨立能力,抗挫折力,情緒管理能力等,對他們的成功和成長,都有着巨大的幫助。而這些品質,我們很難靠説教、講道理讓孩子習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實踐中,讓孩子有身體力行的感觸,並在磨鍊中習得。
去年夏天,成都的劉先生,送給12歲兒子的小學畢業旅行是“從成都騎行到北京”。父子二人,每人一輛自行車,歷時18天,騎行1900公里,終於到達了孩子心心念唸的首都北京。
這一路上,爆胎、大雨、落石、斷道、滑坡、暴曬、負重、飢餓、痠痛、疲憊……父子倆都經歷了。騎行秦嶺時,山路上落石不斷,驚險連連。連續的爬坡,讓劉先生都覺得膝蓋劇痛,可孩子卻一直衝鋒在前,不斷給他打氣。
雖然騎行很苦,可孩子卻表現出不亞於成人的意志力、堅持力、自律力。這還要得益於平時劉先生對孩子的“刻意歷練”:平時週末,劉先生都會帶孩子一起跑步、鍛鍊,去附近騎行。劉先生説:“其實學習、生活、工作的過程都跟騎行一樣,有很多的陡坡,有一帆風順的時候,也有痛苦的時候,人生百味都在這路上了。我希望孩子能在騎行中,明白這些道理。”劉先生的兒子也覺得很有成就感,他説這次騎行,是可以吹牛一輩子的事。
你看,那些更在乎孩子成長的父母,也會關心孩子的安危,但他們從不怕孩子吃苦。而有遠見的父母,都稍微有些“心狠”。雖然,我們不贊成讓孩子冒險,可在合理的安全範圍內,父母樹立讓孩子在實踐中歷練,在歷練中成長的觀念,尤其重要。孩子不會一輩子在父母的庇護下生活,我們能給到的最好的保護,無異於催生孩子最堅實的羽翼。父母給孩子的愛,一開始就應該指向別離,而唯有歷練,孩子才能真正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