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袁崇煥死得冤不冤?-------崇禎為什麼要自毀長城?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經典

崇禎三年八月,崇禎下令“磔崇煥於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煥無子,家亦無餘貲,天下冤之。”(《明史 列傳147》)

袁崇煥的死是明朝繼冤殺于謙之後又一起親者痛,仇者快的冤獄,鎮守邊關的遼東巡撫袁崇煥被以“謀叛”大罪論死,讓人悲憤痛惜。從某種方面來説,袁崇煥的死正式敲響了明朝的喪鐘。 袁崇煥死後,“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

一部明史掩羞恥

崇禎和歷史上大多數亡國之君不同,他是個勤於政事的皇帝,並不驕奢荒淫,也沒有寵信某個奸臣,坐視國事不顧,他“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從他剛登基就除掉魏忠賢的表現來看,似乎是個“明主”。他面對危難時局, “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可是歷史上對崇禎的評價並不高,特別是他自毀長成,更是被人詬病。他為何一定要殺袁崇煥呢?

一、崇禎的性格決定的

崇禎有着近乎病態偏執性格,他最大的缺點就是多疑刻薄,剛愎自用。他這個性格是有遺傳性的,從他的老祖宗朱元璋的多疑濫殺到朱棣的狠毒無情,從憲宗的荒謬、武宗的偏執到神宗逆反,都是這種性格導致。

崇禎五歲時,生母劉氏因誣陷而死,1620年7月父皇光宗去世,後又接二連三的發生意外之事,讓他開始懷疑身邊的事,他不再相信別人,為了能好好生存,保護自己,他不得不謹慎做事,謙虛做人。為了避免樹敵太多,他對人謙恭,尤其再對待害死莊妃的魏忠賢,雖然對其恨之入骨,但表面上還要保持謙卑的態度。正是出於這種險惡而特殊的環境,崇禎帝慢慢地形成了對周圍的人和事懷疑,猜忌的性格。

電影大明劫裏的崇禎

隨着後金的咄咄逼人,農民軍的風起雲湧,朝廷內部黨爭又起,使得崇禎這位急於求成的皇帝產生了急躁的情緒,認為這一切都是官吏的責任,則實行“重典治吏”。對文武百官的過失採取嚴懲不赦的政策,輕則訓斥加責備,重則“敗一方即戮一將,隳一城即殺一吏”。致使將領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崇禎即位之初果斷行動消滅了閹黨,但隨後復社錢謙益、周鍾等為代表的小東林黨,與馮銓、阮大鋮等閹黨餘孽以及温體仁、周延儒等勢力之間的新的政治鬥爭再度重現。而崇禎帝沒有能夠解決這一頑疾,為了儘早解決黨爭之亂,崇禎不能冷靜地掌握事實真相,而總是被黨爭的各方所利用,最後輕信其中一方打擊另外一方,結果自己卻介入黨爭之中,不能自拔。

電影繡春刀裏待殺的魏忠賢

崇禎即位之際,大明朝早已千瘡百孔,幾近四面楚歌。而朝上東林黨、浙黨、楚黨和閹黨之爭從未停止,大臣們拉幫結派,“在廷則門户糾紛。疆埸則將驕卒惰。” 同時天災不斷,流寇四起,“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潰爛而莫可救。”在這種情況下,崇禎的性格使他不相信任何人,只會懷疑、怪罪別人,他拼命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特別是他寄予厚望的重臣,他寄託了全部的復興希望,也不管這個期望是否超出實際。但是一旦希望變成失望之後,這種期望就轉化成痛恨,必殺之而後快。崇禎在位17年,殺掉的大臣不計其數,包括總督7人,巡撫11人。內閣成員更如走馬燈般換來換去。其實並不是滿朝無可用之人,而是他沒有那個耐心,也沒有那個器量。

二、賭徒的性質決定的

崇禎剛開始對袁崇煥也是寄予厚望的。

明史記載:“崇煥入都,先奏陳兵事,帝召見平台,慰勞甚至,諮以方略。對曰:‘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願假以便宜,計五年,全遼可復。’帝曰:“復遼,朕不吝封侯賞。卿努力解天下倒懸,卿子孫亦受其福。’崇煥頓首謝。”

這個時候,崇禎剛扳倒了魏忠賢,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他是真心想做一番事業的,袁崇煥五年平遼的承諾,更令他充滿了幻想。然而所有人都知道,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只有崇禎信以為真,當袁崇煥身上賦於了崇禎全部的希望和賭注,也昭示了他離死神越來越近了。

劇照

袁崇煥的計劃是:“恢復之計,不外臣昔年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

袁崇煥的這個辦法有沒有可能實現呢?

從滿清方面來説,和明朝進行大規模戰爭的主要目的實際上是爭奪遼東局面的主導權。

薩爾滸之戰後,明朝在關外已經完全處於守勢,蒙古部落投降清朝已經是大勢所趨。但在遼東的不只是蒙古部落,還有幾十萬遼東漢人,這是明朝在遼東長期經營帶來的結果。所以,要不要放棄遼東,關係到朝廷到底是不是還要在遼東維持一個防禦體系,依託這些遼東漢人,抵禦清朝的擴張。

如果明朝決心堅守,花大力氣經營遼東地區,建立穩固防禦體系,依託城防和大炮堅守,清軍強攻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勝算。無論是袁崇煥在寧遠的防禦戰中,還是寧錦大捷,都可以説明這一點。

明末遼東形式圖

能夠守住是不夠的,五年平遼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明軍不善於野戰,無法消滅後金這種以騎兵為主的部隊。大明財政也沒錢,無法支撐持久的戰爭。所以袁崇煥的計劃是很難實現的。

當給事中許譽卿好心的提醒袁崇煥時,袁崇煥回答:“聖心焦勞,聊以是相慰耳。”許譽卿非常吃驚:“上英明,安可漫對。異日按期責效,奈何?”袁崇煥這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牛皮吹大了。所以後來袁崇煥不斷的向崇禎提條件,擺困難:“崇煥又言:‘以臣之力,制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一出國門,便成萬里,忌能妒功,夫豈無人。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帝起立傾聽,諭之曰:“卿無疑慮,朕自有主持。’大學士劉鴻訓等請收還之臣、桂尚方劍,以賜崇煥,假之便宜。帝悉從之,賜崇煥酒饌而出。”

許譽卿和與袁崇煥

但崇禎腦子發熱,一心想着五年平遼,根本沒看出袁崇煥反悔之意。他盡全力滿足袁崇煥的要求。可憐的袁崇煥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三、多疑的內心決定的

袁崇煥根本不瞭解崇禎。其實也不能怪他,他畢竟是從嶺南突然啓用的,之前都沒見過崇禎。所以他認為崇禎賦予他極大的權力,他有權對抗金的一切事務有最終拍板的權力。這就使得他腦子發熱。

毛文龍雖為地方軍閥,但明廷對其頗為倚重,“累加至左都督,掛將軍印,賜尚方劍,設軍鎮皮島如內地。”客觀上來説,從戰略上考慮,毛文龍深入敵後,以海島為基地,採用游擊戰術,確實有着很大的作用,至少能牽制清兵,讓皇太極投鼠忌器。雖然毛文龍貪功,冒餉、不肯受節制,難以調遣,但罪不至死。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名總兵,袁崇煥根本無權擅殺毛文龍。後世普遍認為毛文龍之死是個冤案,是袁崇煥排除異已的一種手段。

斬毛文龍

袁崇煥沒有仔細的考慮後果。毛文龍死後,從鴨綠江到旅順的許多城鎮、海島都先後被清佔領。尤其嚴重的是大明的屬國朝鮮被後金佔領,從此皇太極再無後顧之憂,可以盡全力攻明。毛文龍多年心血毀於一旦。毛文龍死後,部下尚可喜,耿精忠先後降清,遼東局勢越發惡劣。聽到毛文龍的死訊。

“帝驟聞,意殊駭,念既死,且方倚崇煥,乃優旨褒答。俄傳諭暴文龍罪,以安崇煥心”。

崇禎雖然表面上沒有怪罪袁崇煥,只不過是現在還用得着他而已,他對袁崇煥的自作主張相當反感的。如果説以前袁崇煥是崇禎的寵臣,那這次事件之後,這種關係破裂了。“崇煥始受事,即欲誅毛文龍。”對於剛上任就做出如此目無君上的舉動,這筆賬記在了崇禎心裏,袁崇煥再也不能出一點岔子,否則新賬老賬就要一塊算了。

四、皇帝的面子決定的

大明從來沒有把後金當成一個國家,當成一個同等級的對手。在崇禎眼裏,這些金人,不過是建州餘孽,除了剿滅,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也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儘管明屢戰屢敗,但沒有人敢提議和的事,岳飛的前車之鑑,天朝的尊嚴,使得“諸將罔敢議戰守。”

天子威嚴

袁崇煥就是個另類。史載:“議戰守,自崇煥始。”雖然袁崇煥的戰略是正確的,在那種情況下,那個時間點,議和對大明來説有百利無一害,但袁崇煥面對的是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國”自居的一羣人,甚至是全國人。當時整個朝廷尚無危機意識,特別是這件事是袁崇煥自作主張的。

“崇煥初議和,中朝不知。”袁崇煥的膽子也太大了。“及奏報,優旨許之,後以為非計,頻旨戒諭。”袁崇煥直到收到戒諭才明白過來,所以後期他也不敢再提議和的事,只敢偷偷的和後金私下談判。他對崇禎的奏摺中説:

“恢復之計,不外臣昔年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之説。”

但是袁崇煥還是在下政治上單純了點,他沒有經過批准,私下與皇太極書信往來,他有沒有想過皇帝會怎麼想,那些堅持“氣節”的大臣會怎麼想。

崇禎在這個問題上也很矛盾。從本意來説,他是反對的。小小一個建州,居然逼得大明天子要與之議和,皇家威嚴何在?後世如何評價?朝臣如何看?只不過當時他的確是被局勢弄得焦頭爛額,所以他既希望能與後金取得和平,又不願意自降身份。

最好的結果就是後金與大明各安天命,井水不犯河水,達成這種默契。但是他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所以袁崇煥死後的崇禎十年,兵部尚書楊嗣昌也提及議和之事,崇禎曾私下允許其見機行事,但要求楊嗣昌絕對保密。這就是一個死要面子的皇帝的心理。

兵部尚書陳新甲不小心走露和議的消息,朝野大震,崇禎不惜用陳尚書的人頭來表明自己的態度,與袁崇煥議和之事曝光是如出一轍,因此袁崇煥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五、朝野的輿論決定的

崇禎三年十月,皇太極繞過錦遠防線,從察哈爾入長城,攻佔遵化。袁祟煥急馳入授,並於後金之前趕到通州。後金軍改道西犯京師。

“崇煥懼,急引兵入護京師,營廣渠門外。帝立召見,深加慰勞,諮以戰守策,賜御饌及貂裘。崇煥以士馬疲敝,請入休城中,不許。出與大軍鏖戰,互有殺傷。”皇太極只得退兵。

請求入城

本來,皇太極經過的地區不是歸袁崇煥管轄的,管轄的人是劉策,何況袁崇煥一聽到皇太極入長城的消息,立即千里救援,他自認為自己是有功無罪的。

“匹夫無罪,懷壁其罪”。這些國家大事,百姓是不懂的。還有一些京城的官員也是不懂的,他們覺得既然袁崇煥駐守邊關,現在敵人大軍壓境殺過來了,那就是你袁崇煥的責任。

加上出於恐懼心理, “都人驟遭兵,怨謗紛起,謂崇煥縱敵擁兵。”

這些謠言經過發窖,越傳越邪門,到最後傳言都説是袁崇煥引皇太極入關的。當時朝野大譁,老百姓怨聲載道,加上之前袁崇煥確實有過與敵和議的事,更使得“朝士因前通和議,誣其引敵脅和,將為城下之盟。”崇禎在這種輿論的協裹下,很容易相信這些傳言,做出錯誤的判斷,何況崇禎本來就不是個英明的皇帝。

六、難以啓齒的羞恥決定的

很多人説崇禎殺袁崇煥是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把崇禎當做曹操,把袁崇煥當成蔡瑁、張允,這是有失偏頗的。

《明史》載:“會我大清設間,謂崇煥密有成約,令所獲宦官知之,陰縱使去。其人奔告於帝,帝信之不疑。”

皇太極設反間計

皇太極兵臨城下之時,也許想過反間計,但絕不是袁崇煥的主要死因。袁崇煥從下獄到被殺,中間有近九個月的時間,如果想查明此事,相信可以查個水落石出的。可是崇禎想起了袁崇煥的五年平遼的牛皮,痛恨自己這麼關照袁崇煥,給他那麼大的權力和信任,但袁崇煥不但不為自己分憂,反而讓清軍殺到北京城下,自己險些當了明英宗。崇禎絕對不能容忍。

後清打到京城,引起朝野的騷動不安,這是一個奇恥大辱,必需一個替罪羊來平息天下人的怨氣,來背這個鍋,否則天朝顏面何在?由統帥東北的直接責任人來負責,對崇禎來説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七、祖大壽的錯誤做法決定的

袁崇煥被捕的消息傳出,關寧軍各將恐懼崇禎,當即棄守京城防線,在袁崇煥的部將祖大壽帶領下,開始返回關外駐地(有人認為關寧軍受到不公正待遇而出走,但從其能被袁崇煥一封書信召回來看,顯然是為袁崇煥而撂挑子)。

皇帝的詔書、兵部的文碟都不起作用,大臣們奉命只得請求袁崇煥,袁的一封書信還真的就將祖大壽召回來。國家首都受到外敵進攻,勤王之師不是不來,而是已經來了,僅僅因為領導被雙規就負氣走人,這何異於叛亂?更要命的是皇帝的聖旨不如一個犯罪嫌疑人的書信,大明王朝最具戰鬥力的國防軍地地道道變成了袁崇煥的私人衞隊。袁崇煥還能活命嗎?

祖大壽劇照

崇禎未必不知道袁崇煥的忠心,也許他有過思想鬥爭,但以上七個方面因素,特別是他猜疑的性格讓他做出了最後的決定。他直到死,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的,上吊之前他説:

“朕御極之初,攝還內鎮,舉天下大事悉以委大小臣工,比者多營私圖,因協民艱,廉通者又遷疏無通。己已之冬,京城被攻,宗社震驚,此士大夫負國家也。”

除了北京的百姓,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袁崇煥不該死,“天下冤之。”

八、袁崇煥到底冤不冤

袁崇煥主持遼東十幾載,掌握着當時世界上最精鋭的部隊--關寧鐵騎,在清軍繞過山海關進攻北京城的時候,袁崇煥帶兵跑在了清軍的前面,這個戰略是不明智的,他應該緊追清兵,等清兵到達北京城外,然後從後包抄。跑在清兵前面,你説清兵不是你引來的,鬼都不信。

如果緊跟清軍,把清軍的後路斷掉,皇太極絕對日子不好過。

事實上皇太極打到了北京城下,兵部尚書王洽都被捕了,袁崇煥下獄有什麼冤枉的?

因為清兵殺入長城而被崇禎殺掉的官員不止袁崇煥一人。兵部尚書王洽、薊遼總督劉策;工部尚書張鳳翔、宣大總督梁庭棟、兵部尚書張鳳翼,哪一個不是朝廷重臣?還不都是受牽連而死?袁崇煥不過是他們當中的一員。

電影裏的袁崇煥

袁崇煥之死,與他的關寧鐵騎有着莫大的關係。在敏感時期,關寧軍竟然擅自撤走,只能證明袁督師的軍隊,眼裏根本沒有皇帝,沒有百姓,只有袁崇煥。皇帝自然深恨,北京城的百姓自然也恨得厲害。

大明的百姓一年上交數百萬兩餉銀,結果敵人竟然打到北京城下;敵人在京城之下肆虐之時,大明的有生力量竟然不管不顧的撤軍而去了。所以百姓恨不得生食袁崇煥的肉。

袁崇煥最初的計劃是想把滿清束縛在遼東,保持住這種現狀,把滿清人拖死。但是他顯然沒有做到維持現狀。

袁崇煥的罪名中,有一條是:“及後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

袁崇煥率軍救援北京城,帶着喇嘛幹什麼呢?這幾個答案會滿語,是做什麼用的,不用説了吧。袁崇煥在率軍救援時,還在計劃和皇太極談判。喇嘛就是談判的中間人。所以攜帶喇嘛入城,會成為他罪名。

袁崇煥誇口五年平遼,事實上在所有人眼裏,只看到他想與滿清議和;甚至在滿清軍隊兵臨城下之時,都不忘這念頭,實在是有點讓皇帝接受不了。

電影皇太極圍北京的抗擊

所以,當時才會有許多人都認為,袁崇煥殺毛文龍,就是為了與滿清和議。袁崇煥在老百姓眼裏,就是漢奸,死有餘辜。

人們因為和議非議袁崇煥,主要原因還在他一方面誇口五年平遼,一方面與敵人議和,你這是想幹什麼?

袁崇煥下獄後,在給皇帝的奏章上説:殺毛文龍的事,我向錢龍錫彙報過,錢龍錫也同意。袁崇煥説這種話,明顯是想推卸責任。因為錢龍錫也沒有殺毛文龍的權力。

袁崇煥自己也承認“臣誅毛文龍之間與當時情事如此,但文龍大帥,非臣所得擅誅。、、、謹據實奏聞,席藁待誅,惟皇上斧鉞之,天下是非之,臣臨奏不勝戰懼惶悚之至”。

袁崇煥完全沒有必要説起錢龍錫,無論他是出於什麼動機,這樣做顯然是説錢龍錫因為錢龍錫是東林的黨魁,是支持我的。可是錢龍錫是東林黨魁許多人都想往死裏整他,所以非東林一系的人會把打倒袁崇煥當做對錢龍錫鬥爭的勝利。

袁崇煥像

按袁崇煥的説法,他更是死得一點不冤枉。他作為高級將領,與錢龍錫勾結,揹着皇帝,殺了一個獨鎮一方的統帥,對帝國邊防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這是什麼行為?是多大的大罪?不殺被毛文龍割據東江又浪費錢糧,無力做到稀少的資源統一調配,抗金力量無法凝聚,也就無法打贏後金。

袁崇煥的死,是很冤枉;但從他接手遼東後的作法來看,又不冤枉。他是個忠臣,是個能臣,但是政治上太不成熟,造成了悲慘的結局。

袁崇煥之死,成了千古爭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