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十六州具體是指哪十六個州?為什麼它的戰略位置如此重要?
大家好,我們的小楠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燕雲十六州就是幽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是指中國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位於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個州,因為幽州在遼代又叫燕京,所以後人習慣把它們稱為燕雲十六州,那燕雲十六州具體是指哪十六個州呢?
1、幽州:幽”指的就是今天的北京市區,它是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時期北方的軍事重鎮、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
2、順州:順州包括現在的北京順義區。
3、儒州:儒州主要指現在的北京延慶。
4、檀州:檀州是指現在的北京市密雲區。
5、薊州:薊州位於現在天津市最北部的薊州區,天津自古以來都是中原王朝阻擋北方遊牧民族南侵的主要屏障。
6、涿州:現在的河北涿州。
7、瀛州:主要指河北省河間市。
8、莫州:位於河北省任丘市北部區域。
9、新州:主要指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
10、媯州:媯州位於現在的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
11、武州:武州主要是指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
12、蔚州:蔚州主要是指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
13、應州:位於山西北部,主要指現在的山西省應縣。
14、寰州:寰州位於現在山西省朔州市東部。
15、朔州:位於山西北部,主要是指現在山西省朔州市區。
16、雲州:“雲”指的就是現在的大同,雲州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
在燕雲十六州中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餘九州在山的西北,十六州大致涵蓋了現在北京、天津與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
燕雲十六州基本上都分佈在長城的南側,是長城這條古老防線背後的戰略支撐點,其中的瀛、莫二州還向南深入到了河北腹地數百里。 縱觀中國北方地理大勢,太行山、燕山等山脈呈一條曲線綿延千里,勢如一條張牙舞爪的龍,屏蔽着華北大平原,保衞着中原腹地,實際上是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一道分水嶺,歷代中原的漢族王朝無不在此設關守險,這樣可以避免派出很多兵士鎮守平原地區的關口要隘,自後晉石敬瑭將河北、山西北部的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後,歷代中原王朝都失去了這一天塹,自燕京往南直至黃河,再無險礙可憑,華北大平原上一馬平川,極利於遊牧民族的騎兵馳騁,中原王朝盡失地利險要,再加上缺少了塞北傳統養馬的基地,缺少良馬精騎,難以同遼國爭鋒,也無法阻擋遊牧民族縱馬南侵。
自秦漢時期及唐代以來,在中原農耕文明與北方少數民族無休無止的你爭我搶中,沿長城一線的險峻地形始終是以步兵為主的中原軍隊抗擊北方遊牧民族騎兵部隊的天然屏障,“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描寫的就是這段經歷。長城要隘山海關、喜峯口、古北口、雁門關、居庸關,都在這一帶。失去了這些土地和戰略支撐點,地處中原的王朝就等於失去了中國北部、西北部的山川之險,也等於是失去了長城防線。 即使到了現代的抗日戰爭時期,這一地帶仍然是抵抗日寇的天然防線,在喜峯口、南口都發生過激烈的戰鬥,當時叫做“長城抗戰”,雲州、應州、寰州、朔州、蔚州等地區都成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
在冷兵器時代,地理因素對於戰爭態勢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當把戰馬作為機動作戰力量,以迂迴、穿插、長途奔襲作為主要作戰手段的遊牧民族,消除了崇山峻嶺和峽谷深澗這些困擾着他們行軍作戰的不利因素,而突然在華北平原殺出一路重甲騎兵,他們那些對自己有利的作戰特點在戰爭中馬上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