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天上曾有20個月亮,近期以色列魏茲曼科學院的學者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觀點,古代圍繞着地球轉的衞星可能有20個之多,也就是大概有20個月球。
雖然聽起來很扯,但太陽系的星球擁有多數個衞星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就像木星的衞星就有67個、土星衞星也有62個這麼多。
是什麼讓學者相信有20個月亮呢?以色列學者為此解釋,這個理論可以完美解決現今月球理論的矛盾之處-月球碎片與地球成分相近之謎。他們認為,起初月球並不是有星球撞地球后,就噴出了現在的月球,而是現今月球是以前古代諸多月球拼湊起來的集合體。
也就是説,當初不只是有忒伊特這個星球撞擊地球后噴出月球碎片,而是好多個星球都撞過地球,最後噴出月球的一部分,最後這些小月球不是被地球自己吃掉,就是被周圍較大的月球逐漸吸引,最後形成了現今的大月球。
如此一來就能解釋為什麼地球的元素組成成分與月球這麼近似,因為當初每個小月球的碎片有的被地球吸收,有的成為了現今月球的一部分,也難怪地球的成分與月球成分幾乎一樣,只有一些比例上的差距。
其實這也不是一個新理論了,當初在1980年代的時候就有人提出多月亮學説,但完全被忽視了。如今科技的進步讓我們有了超級電腦,以色列團隊便在上千次的電腦撞擊模擬中,推斷出剛開始的月球數大約是20個這麼多。
在去年9月的時候,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也曾提出,一種月球是從地球身上蒸發出來的説法,雖然推論很合理,但依然躲不過地球與月球成分相似的受懷疑論點,但如今套上多月亮理論,一切就很合理了。
在宇宙剛形成的那幾億年間,我們不難想像在太陽系中的,星球的運行軌道以及大小都非常不穩定,在一陣激烈撞擊後,才慢慢穩定下來,月亮也在這段時間慢慢被地球吞蝕、或者形成大月球的一部分。
當然想要推翻主流的單次撞擊理論,或許這種假説還不夠。忒伊特單次撞擊理論之所以能夠在天文學站穩腳步,是因為單次撞擊理論能解釋地軸歪斜的角度;而以色列學家目前也搞不清楚這20個月亮形成的順序,還有現今的大月球究竟是被拚的,這一切大概都要等到有人再次登月,然後取回更多月球樣本,謎團才會越來越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