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打開教師專業進階之門

教師培養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如何培養教師這個問題上,我們試着從教師發展源頭追問:“是什麼讓教師不斷進步?”“從新手教師到專家型教師有怎樣的路徑?”我們通過對專家型教師訪談、開展教師現狀分析,總結出促進教師進步的因素及專家型教師的特質,發現了三個共同點,分別是“對教育對象的深刻理解”“實踐工作中的問題意識”及“教學反思能力”。這三點恰恰是一個教育研究者的基本素養。蘇霍姆林斯基在《給青年校長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讓教育工作給教師帶來樂趣,使每天上課不致成為一種枯燥而單調的義務和程序,那你就要引導每一個教師都走上從事教育科研這條路。”因此,我們將課題研究作為教師培養體系的核心,通過課題研究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推動教師發展。

通過觀察分析深入研究幼兒

近十年來,我們開展的課題研究有“幼兒園兒童哲學教育活動的實踐研究”(簡稱“兒童哲學”)、“幼兒活動投入狀態解讀與發展支持的研究”(簡稱“投入狀態”),以及“迴歸生活的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實踐研究”(簡稱“迴歸生活”),這些課題的出發點都是關注幼兒、研究幼兒。

課題研究重在鼓勵教師去觀察、思考,從不同角度看待幼兒、分析幼兒,同時要幫助教師掌握方法,用於實踐。

比如,在“投入狀態”課題中,觀察的意義不僅在於評價,更是活動開展的基礎和動力。幼兒活動投入與否?投入程度如何?觀察是否能做到較為準確和穩定,以確保觀察信度?我們通過35次看課活動後的研討,引導教師講述自己觀察到的幼兒最投入和最不投入的情況是怎樣的,從中不斷抽取教師描述幼兒行為的關鍵詞,並反覆揣摩、體會,逐漸形成了投入程度的三個層次,具體如下:

高投入:很高興、有發自內心的喜悦、反覆試驗、帶着目的思考、遇到問題能堅持、主動尋找解決辦法、持續時間長、不為外界所動。一般投入:完成任務、從眾、被動、遇到問題放棄(畏難)、易受外界影響。不投入:不感興趣、做其他事情、無聊、遊離。

標準的形成,讓教師觀察有了抓手。剛開始,教師並不能很好地把握標準,即使是同一個幼兒的同一種表現,教師的判斷也不一致。於是我們對凡是產生爭議的現象,都擺出來討論,直到達成共識。數次討論後,標準得到認可,逐漸穩定下來。

不同課題由於其研究重點不同,會有不同的觀察重點或記錄方式。在“兒童哲學”課題中,我們主要引導教師記錄幼兒的“原聲音”,從中發現幼兒對世界的認識。而在“投入狀態”課題中,不僅要觀察,更要解讀。因此觀察不能僅停留在“看見”上,更重要的是“知道”,並與自己的教育行為發生聯繫。於是,我們形成了“實況詳錄+驗證解讀”的觀察方式。

以科學活動個體觀察表為例,表的一側為“實況詳錄”,要求教師如實記錄,不添加任何個人色彩,以保證信息真實性。另一側為“幼兒活動解讀表”,教師要提供幼兒投入程度的證據。這些證據不僅是幼兒活動狀態的證明,更是對幼兒學習現象的解釋和推斷。解讀表的增加讓教師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對幼兒投入的狀態進行更細緻的解讀,提高了觀察的質量。將這些信息彙總在一起,能指導教師準確解讀幼兒,同時反思自己在活動中的策略是否恰當。

我們發現,當教師真正開始關注和研究幼兒時,獲得的是源源不斷的專業領悟。它讓教師學會了研究自己的教育對象與教學工作,教師思考問題更有深度了。

研究聚焦教育實踐的真問題

科研本身就是為了解決實踐中的“真問題”,它具有很強的問題感。一個課題我們會用3—4年,讓教師關注幾個主要問題,進行持續研究。

例如,“迴歸生活”課題研究週期為4年,我們需要解決教師對生活教育的理解狹隘而膚淺、看不見幼兒、看不見幼兒生活,以及幼兒缺少自由自主的生活時間和空間等問題。

研究期間,我們從狹義的生活入手,從班級生活區域創建切入,用樸素的生活觀,帶動教師觀察幼兒園裏的人、事、物,將其作為教育活動的資源。最終實現了一日生活從高控到低控,教師從傳授知識到與幼兒一起生活,幼兒從被動生活到成為生活的主動探索者。

又如,在“兒童哲學”課題中,有一段時間,我們陷入了瓶頸。教師提出問題:兒童哲學只能是虛無縹緲的口頭議論嗎?這個問題成為我們着力思考的點。每有一點心得,大家就聚在一起研討。教師慢慢認識到:兒童的成長經歷着從感性、直接的經驗積累到理性、間接的經驗學習的過渡。感覺的投入、動作的參與、身體的直接體驗是幼兒鏈接自我與外部世界的基本方式,只有親身體驗才會有想象、感悟和思考。於是,我們着重以遊戲化、操作化、情境化的方式開展兒童哲學活動。

聚焦實踐中的問題,能幫助教師養成質疑、理性思考的習慣,這種習慣會伴隨整個研究過程,促使教師不斷思考並改進行為。

在研究中提升反思品質

課題研究之前,教師的反思隨意性較大。課題研究後,教師的反思多能聚焦到與課題相關的事件上,也逐漸有了角度。比如,我看見幼兒的行為了嗎?我在體驗幼兒的感覺嗎?我知道幼兒在觀察什麼嗎?成人的慣性思維阻礙我了嗎?教師通過觀察發現、辨別並解讀幼兒的行為,努力找到更適合的教育方式,促進不同幼兒的不同發展。

課題研究中,我們通常會收集很多案例,對其中反覆出現的具有代表性的現象,尤為重視。通過對典型現象的反思,將其中的現象和教師的反思引入不同活動,能幫助教師透過現象找到分析問題的角度,改進教育策略。

比如,科學區“自制泡泡水”活動中,有8個幼兒興致勃勃地在玩。唯獨阿寶站在盥洗室門口看着裏面的小朋友,持續了好幾分鐘。

剛開始,教師判斷阿寶不投入,處於未參與狀態。教師反思,可能是其他區滿了,阿寶不得不到這個區玩,且只想在旁邊看。於是詢問阿寶想到哪個區玩,阿寶並不理會。接下來,教師提出帶領阿寶參與遊戲,阿寶仍不為所動。但慢慢地,教師發現,阿寶是投入活動的。因為當“觀望”的阿寶,看到美霓吹出泡泡時,他高興地笑了。教師意識到,幼兒投入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對阿寶這種類型的幼兒,教師要耐心等待。

由此案例出發,我們又收集到一些類似案例,如在修建區觀望的幼兒、在木工區觀望的幼兒等。由此,我們將在活動中的“觀望”設定為一個典型現象。通過解讀,我們發現這些觀望中的幼兒,可能是投入的也可能是不投入的。接着,我們分析了不投入的“觀望”可能的原因,並分別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恰當的應對策略。

透過對典型案例的收集、解讀和拓展,教師在實踐中遇到同樣現象時,就知道從哪個角度去思考,並有了支持幼兒的方向。

與此同時,課題研究前,教師只注重埋頭苦幹,不注重經驗積累。隨着觀念提升,教師認識到,積累的過程也是反思的過程。因而,結合工作實際,我們建立了“兩個記錄”(教育反思、觀察記錄)、一個手冊(兒童成長檔案冊)。大家從記錄教育現象、自己的感受、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式等角度切入,並試着將點點滴滴的記錄用教育理論串連。在這樣的反思中,教師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長軌跡,體驗到研究的樂趣與價值。

(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第五幼兒園園長)

《中國教育報》2020年08月02日第2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中國教育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18 字。

轉載請註明: 課題研究打開教師專業進階之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