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鴉片戰爭的失敗瀰漫全國時,清朝內部已經有一些人開始求變,希望得以改變這一局面。在這些聲音中,最先被採取的辦法是希望通過學習西方列強的科學技術,從而達到“自強”“求富”的目標。這場運動,在歷史上被稱為“洋務運動”。
作為洋務運動的提倡者和力推者,李鴻章在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他自稱一生在洋務運動中所做的事情,不過是“裱糊匠”,只做一些修修補補,於大事無補。但在客觀上,李鴻章確實為後來後來中國的軍事、工業,做出過一定的貢獻。
既然是洋務運動的重要推行者,李鴻章必須掌握有足夠的職權,才能調動足夠的資源去行使這項變革。直隸總督的職位,就是其中一個關鍵。
按照清朝最初對直隸總督的定製,這個職位掌管現在天津、河北大部分,以及山東、河南小部分地區的軍政大權,官階為正二品。因為距離京城較近,直隸總督地位比其他總督更高,被認為是位居全國第一。
當然,憑着李鴻章的出身、資歷、威望,確實足以勝任這一職位。道光二十七年,24歲的李鴻章考中進士。這足以證明他的能力過人,且潛力無窮。能在30歲以前選入進士,意味着李鴻章有足夠的精力走過漫長的仕途。而且,他又順利通過朝考,選入翰林院,成為庶吉士。這是一個很高的起點。清朝時,翰林院屬於國家培養人才的最高機構。翰林院培養的人才,都是為了將來封疆入閣補充人才。
而且,李鴻章還在考中進士前,入了曾國藩門下。後來戰亂四起,李鴻章又入曾國藩幕府,擔任幕僚。這種磨礪和學習的機會,對於李鴻章後來為人處世,幫助極大。到了平定太平天國時,李鴻章又以書生身份入軍營,參與湘軍,組建淮軍,鎮壓太平天國,平定捻軍。無論是起點,功績,李鴻章都足以擔任直隸總督的職位。
不過,李鴻章在接任直隸總督時,這個職位已經跟最初設立時有很大不同。雍正年間,朝廷讓直隸總督兼任兵部尚書銜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職位。直隸總督因此擁有從一品官階,並且可以更好的行使軍事權力和監督轄區內文武官員。乾隆年間,直隸總督又陸續兼任直隸河道總督、直隸巡撫的職位,職權大增。咸豐時期,直隸總督又接過長蘆鹽政的事務。
所以,在同治九年,李鴻章接手直隸總督的時候,這個職位本身的權力就已經非常大了。李鴻章上任不久,便開始着手擴建天津機器局,從事軍工生產。這是洋務運動初期,其他洋務大臣的共同思路,主張在軍事上最先學習、效仿列強槍炮。
後來洋務運動開始轉向生產,李鴻章又組建輪船招商局,實行官督商辦。到洋務運動後期,開始推行“求富”目標,此時興辦的失業,多與民用有關。江西興國煤礦、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天津電報總局、唐胥鐵路等,便是在這個背景下出現的。
而在李鴻章興辦的洋務中,最引人註明的,自然還是北洋水師。這支水師一度是他最驕傲的成績之一。它在光緒元年開始組建,完全是在空白的基礎上,以淮軍舊部為基礎,招募留洋管帶和外籍教官,使用的主力艦船,都是從國外採購,威力遠勝於同時期清朝組建的其他水師。因為是淮軍舊部,所以北洋水師對李鴻章的個人忠誠度極高。以至於朝廷清流非議,北洋海軍其實就是李鴻章的私家軍。
最初推行洋務運動時,朝廷內部,反對聲音其實有很多。而且,洋務運動又需要經常跟外國人交涉。朝廷在授予李鴻章直隸總督後不久,又屬於他北洋大臣的職位,可以掌管外交、海防、軍事、關税等職權。
光緒二十二年,各地督撫雖然陸續掌握有對外交涉權力,但遇到外交大事,還是需要跟北洋大臣商議。等於説,清朝半個外交部,都是掌握在北洋大臣手中。而且,此後北洋大臣一職,均有直隸總督兼任。
李鴻章的手中,不僅握有直隸總督封疆大屈按的權力,還握有軍事、外交、關税、海防等權力,地位已經遠遠超過一般封疆大吏的範疇。也難怪日本伊藤博文會認為,李鴻章是“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