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學作為巴川公學的特色,如何在小班制情景下展開高效教學?怎樣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和變化過程?更適合學生的小班化教學方法是什麼?
針對小班化教學的種種重點和難點,巴川公學所有老師們一直在不斷探索和研究,盡最大努力發揮小班制教學的優勢和作用。
就在上一週,我們也有幸聆聽了巴川公學的小班課堂。一堂堂精彩的講述,讓我們沉醉了……
在五月這個初夏時節,巴川公學骨幹教師率先開展了以“小班制情境下的課堂教學研究”為主題的課堂展評活動,多位骨幹教師帶來一堂堂精彩的課程,為小班制教學的進一步深化與推進,展現出他們的理解和行動。
1
馬林佳老師利用以巴川公學教師工作、生活的真實場景為主題的圖片、音頻及視頻進行課堂導入。通過呈現生動熟悉的材料,使現在進行時句型的運用更加直觀,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
馬老師通過巧妙的設計和構思,讓同學們在猜謎遊戲、表演活動中不斷鞏固所學知識,活躍了課堂氛圍。每一個教學環節都着力培養同學們的表達和實踐運用能力。
2
李易老師用她那抑揚頓挫的聲音,快慢有序的語調和簡單精煉的語言在初一展開了對《第六章 實數複習》的回顧和思考。温故方能知新,李老師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整個章節的各類知識。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活動,讓他們總結歸納易錯點和創新點。各教學環節銜接緊密,內容充實而富有挑戰,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3
葉友蘭老師以謎語為引,充分抓住了初一班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思維引至課堂,開始對人心靈之窗——眼睛進行探索。她的課堂依舊活力四射,鮮活的教具,有趣的遊戲再結合她風趣幽默的語言,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課堂中學到了科學知識。
眼睛,是我們重要的器官,葉老師不僅僅讓同學們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更是將保護眼睛,捐獻眼角膜的人文情懷穿插於課堂之中,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起到教學育人的引領作用。
4
黃燁老師用他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別出心裁的在微機室對初一展開了一場温柔但不失挑戰的數學教學——《第十章 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課堂上,以母親節引入課題,讓學生懂得有一顆感恩的心。通過學科結合,學生在課堂上動手操作,激發他們的興趣,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一步步走向知識的新大陸。
5
彭熙老師帶着同學們欣賞了《驛路梨花》,先是理清人物角色,然後讓同學們講述這個温暖的故事,引領我們走進了哀牢山,欣賞了這個誤會迭生、一波三折又引人入勝的故事,也認識了那片美麗的梨樹林、那座竹篾泥牆的小木屋,那位鬚眉花白的瑤族老人和那個淳樸善良的梨花。“多好的梨花啊!”師生們無不發出這樣的感慨。“驛路梨花處處開,雷鋒精神代代傳。”這無私奉獻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並將之發揚光大。
6
劉藝石老師用精練的語言提煉出了文本的關鍵詞——活命,將楊絳先生對平凡的三輪車伕老王的回憶娓娓道來,還讓同學們體會了作者楊絳先生簡潔的寫作風格,“文本細讀就是沉入詞語裏。”
劉老師帶領大家分析了《老王》一文中的一些細節,讓同學們用文本細讀的方法思考老王和楊絳之間的故事。劉老師引出了文革時期楊絳一家受到的折磨,説明此時他們也被逼到了活命的狀態,探討老王去世後楊絳是否應該感覺不安。最後,學生配樂朗讀小詩《老王和楊絳》,音樂和文字傳達出的悲痛感染着在場的所有人,久久無法釋懷。
7
遊軼老師以“我的興趣”為主題,首先從同學們的認知入手,通過猜謎和故事讓同學們認識到興趣的重要性,並通過“自我探索”活動,引發學生對自己興趣的思考和總結,最後由講述興趣的層級,和同學們一起完成了“我的志趣培養”,讓所有孩子們明確中學階段的我們想要有什麼樣的志趣,以及如何培養。
整堂課,授課流程清晰有序,活動豐富深刻,並充分發揮了小班制優勢,讓同學們無論是在交流合作,又或是自我彙報中,都充分進行了展示和分享。
8
盧宏偉老師這節課講了《運動損傷的預防及處理》,先是讓同學們觀看了三個不同運動受傷的視頻,然後讓同學們回答怎樣有效預防這些運動損傷,其次讓同學們舉例自己在生活中常見的運動損傷,自己又是怎樣處理。
盧老師在告知正確的處理方式以及親自示範擦傷後該如何處理。最後盧老師讓同學回答在返校途中和學校內都有哪些安全隱患?以及怎樣預防?以討論的方式結束了本堂課精彩的內容。
本次示範課活動的開展,不僅使所有骨幹教師們分享了他們的小班教學課例,同時也為青年教師們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台。通過此次示範課活動,全校教師在聽、評、議的基礎上,無論是在教學的思想理念提升方面,還是在具體的教法學法優化方面,都獲得寶貴的經驗。成長,我們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