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安一隅的南宋是出現英雄最多的朝代,國家為什麼還會滅亡?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裏看到大家的身影,養生大家並不陌生,但如何養生,如何使我們的身體達到平衡點,這其中的方法最為關鍵,那麼今天就讓我與大家一起學習如何養生。

中國的歷史,夏商周,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遼金,元明清,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特性!而南宋是個最為尷尬的朝代,北宋至少在趙匡胤和前幾代皇帝的治理下曾經繁華燦爛過,而南宋從誕生之日起就萎靡不振,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軟弱的王朝之一。面對中國北方的金人,總是乞求的姿態,風雨飄搖,夜夜歌舞的熬過了九個皇帝,終於抵不住強大的元朝的侵襲,最終走向了滅亡。他的滅亡是意料之中的,因為不圖奮進必自戕!

偏安一隅的南宋是出現英雄最多的朝代,國家為什麼還會滅亡?
岳飛

可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恰恰是這樣的一個偏安小朝廷,卻是中國歷史上出現英雄最多的一個朝代,岳飛,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也有眾多的愛國詩詞人如辛棄疾,陸游,李清照等等,想一想這麼多的愛國將軍,這麼多的愛國文人,為什麼不能收復河山?為什麼不能統一國家?為什麼不能富國強兵?甚至連偏安一方都沒有做到呢?

偏安一隅的南宋是出現英雄最多的朝代,國家為什麼還會滅亡?

我們先來説一説岳飛,他就是出生在兩宋交接這樣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在南宋一百五十餘年的黯淡歲月裏,他如流星剎那劃過,僅僅一瞬間,便隕落了。這是他個人的悲哀,也是那些盼着王師北定中原日的人們的悲哀,也是南宋這個偏安朝廷的悲哀!他給這個世界的歷史太短了,只有三十九年啊,引用宋史的一段話:“飛善以少擊眾。欲有所舉,盡召諸統制與謀,謀定而後戰,故有勝無敗。猝遇敵不動,故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偏安一隅的南宋是出現英雄最多的朝代,國家為什麼還會滅亡?

岳飛的為人和品行是現代人無法比擬的,他廉潔奉公,全家均穿粗布衣衫,他與士卒同飯,與士卒同住茅屋軍帳,與士卒同甘共苦。他的財產只有三千貫(約合二千多兩銀),南宋對軍隊犒賞極厚,岳飛從來不取一文,全數分給將士。

他嚴以律己,厚以待人。他令出如山,賞罰分明。他從不縱女色,圖安逸。他事母至孝,衞國保家。他文才橫溢,儒將風範。他武藝高強,武略非凡。他身先士卒,行若明鏡。他廉潔避功、直言不諱、文采風流、治軍嚴明、戰功卓著…….他的好太多了,他濃縮了中華民族幾乎所有的傳統美德,可是上天卻沒有給他更大的發揮空間!真是蒼天弄人啊!

偏安一隅的南宋是出現英雄最多的朝代,國家為什麼還會滅亡?

岳飛與眾多文臣不同,他骨子裏只有用武力恢復北宋的大好江山,所以説岳飛是難得的文武雙全的英雄人物。在他短短的三十九年生命中,他親自參加了當時所有大大小小的戰役,對內鎮壓流民起義,對外抵抗金人侵略,才三十多歲就統領岳家軍,直抵金人腹地。説岳飛是南宋小朝廷最有效的武力保障絲毫不為過,比起“中興四將”其他三位將軍,岳飛出身農家,年紀最輕,升遷最快,是當時最耀眼的軍事將領。可能也是因為年輕,可想而知31歲的他因軍功被授為清遠軍節度使,是何等的英姿勃發,我們只能有無比的遺憾,我們只能有無盡的唏噓!

偏安一隅的南宋是出現英雄最多的朝代,國家為什麼還會滅亡?

岳飛不光要面對金兀朮的百萬雄兵,還要面對那些政治經驗的官僚地主,更要面對的是一個極其腐敗的朝廷,主和派的比例遠大於主戰派,對岳飛來説危險也時刻臨近!在高宗趙構的默許下,秦檜一手策劃了陷害岳飛的陰謀,致使這位將領不得不撤兵,打道回府,丟掉唾手可得的勝利。如果岳飛沒有死,如果岳飛將戰爭進行到底,南宋的歷史是否會改寫,是後人經常猜測的話題。可是歷史是不容猜測的,歷史更不能假設,我們不想去意淫那段歷史,但歷史確實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公元1142年,連罪名都沒有,岳飛被以“莫須有”罪匆匆處決。直到二十年後,朝廷才下令為岳飛平反昭雪,官復原職,據説並以五百貫的高價購求岳飛遺體,對一位民族英雄來説不可謂不悲!

陸秀夫和張世傑大家也許不熟悉,他們的故事同樣可歌可泣,陸秀夫與張世傑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愛國者,他們受命於危難之際,殫精竭慮,顛沛流離,試圖力挽狂瀾,維護南宋江山,可是,腐敗的南宋王朝又豈是個人的力量能挽救得了的呢?他最終以自己的忠節之舉報效了國家。他的努力雖未能重扶正傾之宋室,但其忠心報國的愛國精神可歌可泣。雖敗猶榮!他們把中華民族的骨氣與氣節表現的淋漓盡致。

公元1279年的一個黃昏,傾盆大雨,烏雲遮日。也就是説能見度很低,此時被元朝逼到了南海一個小島上的南宋朝廷正在風雨飄搖中!元朝的軍隊趁着大雨來進攻,島上的十萬軍民在陸秀夫和張世傑的組織下準備轉移,但是元朝軍隊的進攻很快,而且戰船很多。

這時候南宋小朝廷的部隊和百姓已經被打亂了,張世傑趁着海面混亂,讓手下人駕着輕舟去幼帝趙昺的座船,接他脱離大船,以便尋機安全轉移。一直在小船中觀察着戰況的宰相陸秀夫面對此時此刻,知道事情已經非常惡化,已經沒有退路了!他怕奸細乘這個機會向元軍出賣幼帝趙昺邀功,又怕輕舟難以躲避元軍星羅棋佈的艦船,使南宋末帝幼主趙昺被俘或遇難,因而斷然的拒絕了張世傑派來的人的請求。

陸秀夫知道宋末帝幼主趙昺的座船笨重,又與其他艦船環結,行駛特別的緩慢。陸秀夫估計已經無法護衞幼帝逃走,於是便當機立斷,決心以身殉國。他盛裝朝服,先是手執利劍,催促自己結髮的妻子投海,妻子投海後,繼而又勸説幼主趙昺説國事至今一敗塗地,陛下當為國家而死,萬勿重蹈德祐皇帝的覆轍。德祐皇帝遠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説完後他便背起九歲的幼主趙昺,又用素白的綢帶與自己的身軀緊緊束在一起,然後一步一步地走向船弦,毫不猶豫的踏上了從臨安到厓山的最後里程,就這樣一個忠貞的大臣便帶着他的忠誠和大海同歸!

太后聽説幼主趙昺死去,悲痛欲絕,隨即也跳海而死。之後隨同跳海殉國的朝廷諸臣和後宮女眷少説也有十多萬人。好一片悽慘景象,張世傑等了很久,卻沒有看見去接幼主趙昺的輕舟歸來,知道肯定凶多吉少,於是決定果斷突圍,在夜幕下奪路而去。數日以後,許多死裏逃生的將士,又駕駛艦船集聚在張世傑的座船周圍,停泊在海陵山腳下。

有人給張世傑帶來了陸秀夫揹負趙昺共同殉難的噩耗。張世傑悲痛不已,正在這時,不幸之中又遇不幸,颶風再次襲來。艦船將士勸他上岸暫避,張世傑絕望地回答:“無濟於事了。還是與諸君同甘共苦吧!”隨後,他邁着沉重的腳步,艱難地登上座船舵樓,痛苦地俯視着在風浪中飄搖的宋軍殘船,焚香禱告上天説:“我為趙氏江山存亡可謂鞠躬盡瘁了,一君身亡,復立一君,如今又亡,大宋從此再無君可立了。我在厓山沒有殉身,是指望元軍退後再立新君,光復宋朝江山。然而,國事發展如此令人失望。難道這是天意!”張世傑説到此處,突然墮身入海,滾滾波濤又接納了一代英傑,後來人們為了表達自己對前輩的心願,在崖山陸秀夫抱幼主跳海的地方刻“宋丞相陸秀夫死於此”九個大字,用以永遠紀念這位臨難受命,壯烈殉節的名臣。陸秀夫與張世傑為國捐軀的故事也廣為流傳。

另一位民族英雄就是文天祥,南宋末年對元朝的抵抗是相當悲壯的,就在陸秀夫與張世傑死後,文天祥被俘,他被俘後寫的《過零丁洋》至今還被大家傳誦,就在文天祥寫了《過零丁洋》僅僅20天后,南宋在崖山海戰的慘敗後,陸秀夫揹着8歲幼帝趙昺跳海而死,南宋滅亡。張弘範向元世祖請示如何處理文天祥,元世祖説:“誰家無忠臣?”命令張弘範對文天祥以禮相待,將文天祥送到大都,軟禁在會同館,決心勸降文天祥。可是文天祥不為所動,堅決不投降,最後被處死,文天祥死時年僅四十七歲。後人評價他:“名相烈士,合為一傳,三千年間,人不兩見”“事業雖無所成,大節亦已無愧”肯定他主要不是名相,而是以名相能為烈士。

想像一下南宋偏安的歷史,再想一想這麼多偉大的英雄,你會傷心還是會落淚呢?這就是歷史的悲哀,也是封建社會的悲哀,英雄無用武之地,可嘆!可嘆!

一般來説,生活中,若問題出現了,我們就不得不考慮它出現了的事實。所謂健康養生,關鍵是健康養生需要如何做到。瞭解清楚健康養生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喜歡就關注我吧,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16 字。

轉載請註明: 偏安一隅的南宋是出現英雄最多的朝代,國家為什麼還會滅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