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毫無保留地支持教育部的減負政策
每個人都感覺到強烈的“不公平”,但是,這一系列舉措真的有那麼不公平嗎?真正的教育公平又是什麼?
........................................
教育部不負責教育,
負責教育公平
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到各種社交平台上,幾乎所有人的發言,都在強烈地反對教育部減負的種種措施呢?
其實是因為這些反對者,對教育部的政策定位有明顯的偏差,對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有嚴重的誤解,對教育能給自己孩子和家庭帶來的作用,更加是有着過於美好而又十分錯誤的判斷。
第一,讓我再次説明一個反直覺的判斷,教育部不是負責教育的,教育部是負責教育公平的。
這些想法完全錯誤。
要知道資源是有限的,從國家的教育政策來説,既不是保證每個孩子都學到最多的東西,也不是保證每個孩子都去到最好的學校,因為這根本無法保證。
就算把一整年的財政預算100%地投入教育,依然會是有些人學得多有些人學得少,而永遠是絕大多數人學得少;依然會是有些學校好有些學校差,而永遠是絕大多數學校差。因為學生的和學校的優劣,是相對的概念,無論政策和資源投入了有多少,都不會改變這個相對的差異。
那教育部要做什麼呢?教育部要做的,教育首先就是分配資源,不讓普通家庭學生失學,確保普及義務教育,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勞動力,保證整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保證整個教育的產出和國家社會經濟需求發展相匹配。
第二是儘量避免教育方面引起的階層固化 ,保證社會適當的流動性。
第三是制定相應的資源分配政策。在重點領域,力求實現教育和科研能帶來科技的突破,為整個國家和全世界各國在頂尖領域的競爭中把握機會。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需要在校外補課,如果你家孩子去不了本學區最好的學校,這個其實根本無關教育公平,也根本就不是教育部的職權範圍。
我猜你看到這裏,一定會氣得拍着桌子反駁説:孩子在學校根本學不到東西,這還怎麼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勞動力?
這些反駁的人,在一線城市或者是省會一級的城市待太久了,已經失去了對社會的基本感知能力。國家需要最多的勞動力,是上海外灘的金融精英,是北京國貿的外企白領,還是深圳的互聯網高級碼農?
都不是。所謂合格的勞動力,頂天了也就是富士康生產線上的工人而已,更多時候,可能只是一個能説會算的餐廳服務員、超市收銀員,或者是一個能使用智能手機有效工作的美團小哥、滴滴司機、順豐快遞員。
以上的勞動力,有什麼樣的知識是現今的義務教育階段培養不出來的呢?説得絕對一點,只要他們能讀完初中,這些知識就都有了,無非就是加減乘除混合運算,加上基本的識文斷字能説會寫的能力。如果再有點基礎的理科科學知識和認識最基本的一些英文詞彙,那就是更好不過了。
所以教育部的減負就是為這些人服務啊!而不是為北京上海的知識分子家庭和中產階級孩子的超前學習服務的。
如果在小學就學微積分,在初中就學三門外語,首先就是教育資源遠遠不夠,其次由於課程難度太大,一定會在義務教育階段,就導致普通家庭的孩子出現厭學和失學。那這些孩子可能將來只能靠出賣自己的體力為生,有一些甚至完全無法找到工作,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如果你是教育部的官員,你是更希望把有限的資源分配給大城市的孩子學量子力學或者是學西班牙語用,還是更希望把資源先確保每一個孩子都有書念,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慢慢擴展到十二年義務教育?
我覺得只要稍微理性一點,這些大城市的精英們應該不難理解現在的政策取向,但偏偏就因為關乎到自己和孩子的利益,模糊了雙眼。
我先要澄清一個在討論教育問題的時候,極其重要、時時被提及、但又經常被混淆的概念。我希望大家能首先建立關於若干階層的共識。
我來提一個我自己結合中國國情得出的簡單明瞭的判斷方法:整個社會階層從教育資源的調動能力上可以有一個三分法——
這三個類別分別是,普通人家(我非常不喜歡用網絡流行的“寒門”一詞)、中產階級(這是最廣為人熟知,但又幾乎永遠被誤解誤用的一個詞)、以及有錢人家(我同樣不喜歡有些人常説的“權貴”一詞)。
普通人家的定義就是從來沒有考慮過給孩子在外面補課的家庭。因為這些家庭真的不可能有餘錢花在這上面。如果不是國家的義務教育政策,這個羣體的大多數家長都有讓孩子輟學打工的衝動。很多自稱“普通人家”的,根本就不是普通人家。
中產的定義就是一邊給孩子補好多課,一邊在抱怨費用高的家庭。
有錢家庭的定義就是默默給孩子教育砸錢,但從來不會有絲毫抱怨的家庭。雖然有的時候可能也會湊熱鬧聊幾句,雖然也會私下找朋友幫忙請教,但是一般不會發朋友圈抱怨。
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的狀態,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很多你的疑惑、不滿、困擾,也就應該能夠找到根源。因為教育部的政策和國家的方向一定是照顧普通人家,而不是照顧你中產階級和有錢人。
而有錢人懶得發聲,所以在社交平台上嚷嚷的人,絕大多數都是誤以為自己是普通人家的中產階級,當然了也有一些誤認為自己是有錢人的中產階級。
現行教育政策的目的就是要照顧真正的普通人家,但是所有矛盾都來自於,很多時候,你覺得你是普通人家,但其實你根本就不是普通人家。
如果你能在媒體平台上發出聲音來抱怨現在的教育政策,哪怕是一個微博,一條朋友圈。你感覺到的不公平,恰恰就是國家教育政策所追求的那種公平。能在公共平台上發出自己聲音的羣體,根本不屬於教育部照顧的對象,從來不是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重點考慮的羣體。
教育部現在推行減負政策,讓學校不能教得太難,也不能超前學習,甚至連排名和成績都不準公佈了;政策制定者還擔心你不補課別人會補,所以特地幫大家砍了奧數為代表的各種各樣的校外比賽,規定校外機構補課時間不得超過晚上8點;全國還在推動小學和初中就近入學的搖號制度。
那我再問一次:你還要補什麼課呢?難道校內降低學習壓力,校外嚴禁補課,孩子快快樂樂的童年不好嗎?所以你們抗議的根本就不是減負,你們抗議的是孩子不能夠早學多學、不能夠不補課、不能夠早早地把別人加的孩子遠遠甩在後面。
對於真正意義上的“普通人家”,照顧弱勢羣體的孩子,減負是對的。不掐尖不拔優,才是最好的培養合格勞動力的最佳教育模式。義務教育就是要拉低學術水平,降低區分度,增加社會流動性。
我知道這個説法非常反直覺,大家先不要跳起來。我假設幾個場景,希望你就應該能夠理性的接受了。
全民高水平教育,實力不夠
如果要讓學生在學校多學東西,先把全國小學生中學生的英語學習中的口語部分提高上去。能不能做到呢?在可預見的若干年內,絕對不可能做到。
教育資源是有限的,要給全國都無差別地配上合格的英語口語老師,現在沒有這個實力。那麼從公平起見,唯一的合理選項就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尤其是小學部分對英語口語不做重點要求。不然,光是英語口語這一個科目,就可以把千千萬萬的真正的普通人家的子弟,擋在繼續深造的門外了。
事實上不光只是在義務教育階段是這樣,就連全國學術最領先的北京地區的高考,英語也只是計劃在2021年,才第一次加上口語考察的內容。這種低水平廣為人 詬病的“啞巴英語”,恰恰就是為了照顧普通人家的孩子,實現教育公平。因為就連首都北京,可能在門頭溝延慶房山這樣的地方,也不是到處都有合格的英語口語老師的啊。
“小鎮做題家”的倖存者偏差
很多人爭辯説,以數學為代表的理工科學習,普通人家子弟只要勤奮努力反覆做題,沒有名師的指導也可以提高。凡是這樣想的,都是在有意無意欺騙自己,全都是選擇性記憶而已。
我父母就是種地的,而我本人也就是一路學霸過來的。但是正是作為這樣野生學霸的代表,讓我深深意識到我只是農村的特例。前後三條村幾十年來出的大學生,迄今也就我這一個而已,而我是來自於以富裕和重視教育著稱的江蘇,全國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我當年中小學階段之所以能成為學霸,恰恰就是因為考得容易,在學校學的東西太少太簡單。但如果當時增加學習的難度,小學五六年級講點三角函數,初中三年級講點微積分基礎,我基本會被嚇到退學吧!
當然這也無非就是相對公平而已,因為就這樣我們也可以看到,全國頂尖大學當中,像我這種農村野生學霸的比例也是越來越低。如果全面放開補課,全面增加在校學習的難度,那麼最好的教育機會就都會集中在大城市的知識分子家庭或者富裕階層。階層分化導致教育投入的分化,從而更加帶來階層的進一步的固化。
當那些整天嚷嚷補課難補課苦,不讓補課更加難更加苦的人,明白自己不是普通人家而是中產階級之後,那麼他們就應該理智而清醒地意識到,國家不會幫中產階級帶孩子,更加不會幫中產階級開輔導班,大把普通人家的孩子,國家還照顧不過來呢。
中產的教育焦慮,最主要的來源就是一句話:“我們家的孩子總不能還不如我們吧。”
首先我要給這個羣體一個忠告,就是時代不同了,當年的你們,就如同我一樣是學霸出身,讀了名校可以改變自己和整個家庭,甚至家族的命運。但是如今你們的孩子,不管學習是好是壞,其實已經不能從本質上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了。你們的收入是多少,手裏有幾套房才是決定孩子和家庭的命運的。
教育的回報早就不一樣了,自己的成功路徑不可能再被自己的孩子複製。大道理不用多説,只要想一想80年代畢業的大學生是什麼樣,90年代的是什麼樣,現在的大學生又是什麼樣,就都明白了。
在一個相對成熟穩定的社會發展階段,教育慢慢的就變成了一個消費品,而不是投資品。你之所以還要讓孩子去最好的學校,不是因為有投資回報,而是要體驗這個消費的過程。
總之,擺正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預期。痛苦既來自於希望的破滅,更來自於希望本身,完全沒有希望有時候反而倒還是更好些。所以認清這一點,索性讓孩子自由生長,有輔導孩子功課的功夫,不如去努力工作,説不定能多攢上一套房,這個可能比什麼985、211更加能夠保證孩子的將來。
所以我們必須毫無保留地支持教育部的減負政策。反正讀什麼樣的好大學,都不能夠從本質上改變中產階級的命運了。又何必加大中產階級的教育軍備競賽,並且擠佔普通人家孩子的教育機會呢?永遠要明白那個邏輯陷阱:
讓清華北大畢業生的孩子上清華北大這不叫教育公平,讓清華北大畢業生的孩子上不了清華北大,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既然教育部的政策,就是不讓你這個階層去跟普通人家搶資源,那中產階級就只能去跟有錢人搶資源了。有錢人家的孩子怎麼學習?
先説個段子,前兩天我跟朋友閒聊,説國內某頂級富豪的孩子去了麻省理工學數學,我朋友本能地問是不是捐錢進去的?我就笑着問他,如果你家孩子能捐錢去頂級名校,你會讓孩子去讀麻省理工的數學嗎?去哈佛讀拉丁文、去耶魯讀藝術史、去斯坦福讀東亞關係它不香嗎?
這個段子説明了兩個問題。第一是,有錢人家的孩子成績不好,這個印象和窮人家的孩子都是學霸一樣,是錯覺,是選擇性的記憶。第二是,有錢人用各種資源換取教育的能力和範圍,遠遠超過普通人的想象。
真正的有錢人,根本不會在意學校是否減負,也根本不會在意怎麼補課。教育資源就是用錢買的,如果錢買不到,那就是錢花得太少了。所以對他們來説,自然的選擇就是避開國內教育的競爭。因為教育部減負的原因,他們砸再多錢也很難把自己的孩子區分出來,所以他們會瞄準國際教育這個路徑。
以美國的名校為例。你美國不是要求素質教育嗎?那我的孩子從小就學馬術,打冰球,甚至是玩絕大多數中國人見都沒見過的曲棍球。不是要求社會責任嗎?那孩子可以去北極探險,去尼泊爾支教,去非洲搞潔淨水工程,去南美拯救海龜。不是要求創新精神嗎?
有錢人讀私立學校或者是出國讀書,都不再需要用普通人的税錢來補貼富人了。而這些有錢人家庭當中有沒有真正醉心於學術的呢?當然有啊,剛剛説的麻省理工讀數學的孩子就是。但是這個路徑不是恰恰就滿足了這孩子的學術追求嗎?如果這個孩子留在國內,真不一定能考上清華的數學系。所以真要覺得自己是有錢人的,就請參考這條路。
但是十分殘酷的是,中產階級處在一個兩難的境地。義務教育階段本來以他們的家庭資源是可以讓孩子早早勝出的,但是減負政策之下這個化為泡影。而義務教育之後的高考又不一定拼得過普通人家的野生學霸。
當這些家庭想讓孩子往國際教育這條路走的時候,他們要面對那些真正的有錢人的孩子,拿重金砸出來的無可超越的競爭優勢。但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綜合盤算之下,可能中產階級還是不得不選擇國際教育這條路。正如我前面提到過的,父母是雙清華雙哈佛,那他們的孩子考上哈佛的概率,其實某種程度上要比考上清華大得多。
第六,一味提高在校學習難度,過於重視考試和做題,一定會埋沒真正的天才。我支持教育部的減負政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讓天才能更容易脱穎而出。
如果課程太過繁難,那麼哪怕是最聰明的那幫學生,也需要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理解課程本身。這幫最天才的學生,將沒有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去看課外的雜書,去探索課程之外的廣闊世界。最優秀的學生也將無可避免地淪為做題機器,所以校內課程,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校內課程過難的話,一定會扼殺天才。
而毫不矛盾的同時,課程再難,也會有個限度,總不能讓初中生都去學量子力學,所以最後要區分所謂的“優秀學生”,就只能在考試本身做文章。把大量沒有意義的軍備競賽式的小學奧數課程競賽禁掉之後,反而能讓真正的數學愛好者和數學小天才有機會冒出來。
結語
我知道,大家看這篇文章最想看的是,減負政策之下大家應該怎麼辦?
很遺憾,你會發現我的觀點就是,首先要毫無保留地支持教育部的減負政策,但是任何政策都必然,有人得就必有人失:
普通人家的孩子是這個政策的受益者;有錢人家的孩子根本無所謂;而中產階級家庭的小孩確實上下都不挨着,成為受損的最大一個羣體。
中產階級面對孩子的教育,要麼就淡然處之隨遇而安,要麼就深度介入孩子的學習親力親為,要麼就砸鍋賣鐵玩有錢人家的國際教育遊戲。
如果這些都不願意,那麼當然最後一條路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在各種社交平台上批評這個減負的政策。可是無論再怎麼批評,都永遠改變不了這個事實:減負政策是正確的,最棒的教育是錢堆出來的,中產是兩頭受氣。
所以還是辛曉琪老師説的好:“啊,多麼痛的領悟!”
意猶未盡
........................................
【藍橡樹家長圈】家長的圈子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數萬家長一起,學習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與數百位牛爸牛媽暢聊教育;線上線下家長沙龍提前佔座。
長按複製ID, 添加好友, 申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