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和袁術是最憋屈的諸侯,只打了一次敗仗,卻被世人嘲諷1800年

​袁紹出生在一個四代都有三公貴族家庭當中,在袁紹輩分之上的四輩皆是位高權重的三公,在當時“三公”的職位是除了皇上之外!最具有實權的一個官職。袁紹也算得上是權勢家族中成長起來的富家公子,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條件俱佳的人物卻不懂得在審時度勢觀察時局變化。

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朝局當中,袁紹雖然身為貴族子弟,但因為自己是庶出,所以不被自己的弟弟所重視。而且袁紹的弟弟(袁術)就是家中的嫡子,袁術一直瞧不上自己的哥哥(袁紹),袁術還自命不凡的想要稱王。當初渤海太守袁紹殺死了冀州韓馥,袁紹便聯合在南方的荊州劉表。袁術是和北方的公孫瓚有間接的聯繫,袁家兩兄弟遠程進攻,想着相互牽制對方,卻沒有想着團結一心對抗外敵。而這時的曹操卻在他們兩兄弟的爭鬥中逐漸落後的強大起來。

都説團結就是力量,袁家連內部結構都不穩定的家族,又怎麼可能擁有天下,而平定四海。袁家兄弟想要順應民心,卻連最起碼的血緣關係都能計較。這樣的主公難以收買人心,更何況忙着自我算計,又有何時間去深謀遠慮?

在董卓作亂的時候,袁紹就曾反對董卓廢立新主。然而袁紹也沒有聽從自己的手下沮授的建議接回漢獻帝。反而是從小和袁紹一起闖禍的曹操聽從了旁人的建議將漢獻帝接到了許昌。袁紹看到信奉皇帝的福利這麼多,便開始眼紅與曹操得到的諸多福利,袁紹開始不服氣地説:“洛陽不適合住皇上居住,許昌的地勢也不好,應該把皇上接到自己的鄄城來。”

結果,曹操以漢獻帝的名義寫了個旨意教育袁紹。詔書裏的內容大意是指“袁紹你的兵多將廣,勢力強大,朕四處奔波無處可依的時候你在哪裏?你一直想着擴大自己的勢力或者在忙着攻擊他人。你説對大漢王朝的忠心耿耿,朕怎麼到現在都看不見呢?”

按照當時政府的機制,袁紹不得已只能回寫了封檢討信,袁紹心底卻裏明白這一切都是曹操的作為。此時此刻的袁紹也許還覺得曹操還是當初那個跟自己吊兒郎當的貴族公子。沒想到曹操已經心智成熟,曹操向皇上請令,要讓袁紹也跟着升官發財,讓袁紹當太尉,而袁紹卻不甘心自己低曹操一頭。結果曹操大氣的將自己的大將軍位置讓出來給袁紹。袁紹還心有不甘地跑去指揮曹操替自己殺人。結果曹操卻回了封信,教育袁紹現在是如何做人的時刻。

曹操雖然小時不學無術,但面對政治理念確實比袁紹更加懂得審時度勢。關鍵的時刻收買人心是最為重要的時候,在政治的初期為自己樹立好一個良好的名聲,才能有利於自己下一步的計劃,曹操已經在時局中不斷的自我成熟。

也許人都是先入為主的客觀思想,袁紹一直將曹操定義為小時候不學無術的官家少爺。自己卻將思維侷限在當初的印象當中。沒想到這樣的思想,卻讓袁紹在自我感覺良好中一步步失去了自己的先機。自命不凡袁紹發起了官渡之戰,卻沒想到曹操已經在自己的就是觀念裏自我突破一步步地強大崛起,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只會招貓逗狗的公子哥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4 字。

轉載請註明: 袁紹和袁術是最憋屈的諸侯,只打了一次敗仗,卻被世人嘲諷1800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