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周瑜和魯肅關係如何 周瑜魯肅誰更受重用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周瑜和魯肅

周瑜和魯肅都是東吳孫氏集團裏極為重要的兩個人。周瑜幫過孫堅,後來又幫助孫策奪天下,受到孫策的重視,孫策死後,繼續輔助孫權,一生官至偏將軍,掌握軍隊大權。

魯肅像

魯肅性格豪爽,仗義疏財,當年周瑜受袁術之命,任居巢長,因缺少糧食,周瑜向魯肅借糧食,魯肅把一倉糧食全部借給周瑜,二人成為好朋友。

天下混亂,魯肅帶着鄉親到曲阿,本想投靠鄭寶,周瑜勸他去投靠孫權,專門寫推薦信,魯肅初到孫權那裏,就提出三分天下的言論,這種能看透事情本質的能力是無人能及的,孫權因此對他刮目相看,委以重任。

公元202年,曹操官渡之戰大敗袁紹,曹操勢力非常大,魯肅建議孫權把兒子送到曹操那裏當人質,以求得平安。周瑜堅決不同意,認為送人質之後,只能受制於人。孫權聽從周瑜,沒有送人質去曹營。這其實是魯肅想聯合劉備,對孫權採用的激將法。魯肅得到孫權的同意,親自勸説劉備,陳述其中厲害關係,使得孫、劉能夠聯合,還和諸葛亮等人成為朋友,共同商討打敗曹軍的策略,最終贏得赤壁之戰。

戰後,周瑜勸説孫權軟禁劉備,魯肅堅決不同意軟禁劉備,反而同意借荊州給他,實現三國鼎立的局面。事實也證明,沒有劉氏,單靠孫氏,根本抵擋不住北方大軍。周瑜死的時候,臨死還向孫權推薦魯肅,他一直都認定只有魯肅才能幫孫權穩定局勢。

周瑜曹操

周瑜是東漢末年名將,二十一歲起就隨着孫策平定江東,孫策被刺死之後,孫策的兒子孫權接手他父親的事務,周瑜領兵前去奔喪,一方面是為了弔唁已死的孫策,更多的是為了向江東各方勢力展示他是支持孫權的信息。

周瑜畫像

曹操是東漢末年亂世中發展起來的勢力首領,三國時期建立了自己的曹魏政權,他也曾經也是一個正直的漢朝好官員,後來因為漢朝的腐敗實在是太嚴重了,他也向皇帝反映過這一個情況,可是皇帝對此並不理會,於是隨着漢朝進一步的腐敗加劇,曹操開始建立自己的軍隊,並逐步壯大。

曹操曾經兩次向孫權的東吳地區發過兵,第一次他率兵二十萬想要一舉將東吳拿下,但是弱點早已被周瑜掌握,他只用了五萬的兵力就將曹軍擊敗,這次大戰,讓東吳的軍隊徹底在東漢末、三國初奠定了穩定的基礎,天下被三大勢力分割的情況基本已經確定,但是,這位打敗了曹操的將才卻並沒有在歷史上繼續書寫他的輝煌,赤壁之戰過去僅僅三年,他就重病離世,去世時的年齡僅三十六歲。

第二次曹操討伐孫權的時候,當他看見孫權部隊依舊還是那麼強悍之後,意識到自己這次也是不會成功的,所以他再次率軍返回了,曹操的一生曾經有過剛正的一面,也曾有過小人奪權的一面,或許他稱不上是英雄,但絕對算得上是個梟雄,當時的他已經和皇帝沒有什麼區別了,但在他活着的時候卻並沒有廢掉皇帝自己登基,直到他去世,職位還是漢朝的丞相。

龐統周瑜

對於周瑜和龐統之間的關係,並沒有過多的記載,只知道龐統擅長於使用計策,而且大多都是害人的毒計,不過他的才能卻能和諸葛亮齊名,只是比諸葛亮更為驕傲罷了。而周瑜這個人相信所有人都不會陌生,三國時期他幾乎能和諸葛亮齊名。他的出眾的才華可是被很多的人稱讚的。雖然在史料的記載之中他在最後由於心胸狹窄,而被諸葛亮活生生的氣死,但是屬於他的光彩仍然在歷史的軌道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筆。

周瑜畫像

那麼這樣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會有着什麼樣的關係的呢?

在三國志之中,周瑜是一位非常難得的大將之才,完全可以獨當一面,尤其是善於統領兵將。在史料之中關於周瑜事吳一事提到的很少,只知道在後來他不明不白的死在去向征戰巴蜀的旅途之中,當然了,有關於他是被諸葛亮給氣死的説法這只是人們的猜測,事實如何並不知。在他死了之後,是龐統一路護送他的遺體回去下葬的,這一路之上,龐統可以説是寸步不離。而在那個時候,如果不是親信或是特別熟悉的人,是不可能送的。所以由此事看起來,龐統應該是周瑜的麾下大將或是親信。

而且在諸多的史料之中也有着可以證實兩人之間關係的證據,通過這些證據,可以證明龐統和周瑜兩人即是上下級的關係又是好友的關係。只是這兩個人最後的結局都不太好,都是客死異鄉。


 

周瑜陸遜

周瑜和陸遜,都曾做過三國時期東吳的大都督,陸遜要周瑜小上8歲,兩人同為東吳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都是戰功卓著,聲名在外。

《三國演義》周瑜劇照

一提到周瑜,大家首先想到了就是“即生瑜,何生亮”,在《三國演義》裏,被諸葛三氣周瑜,最後落得個吐血身亡的悲狀結局,給大家的印象周瑜就是個雖然滿腹將才,卻心胸狹隘的自負之人,孰不知,不看《三國演義》的編寫 ,歷史上的周瑜,才情出眾,江東一帶流行的“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就是對他精通韻律的讚譽,而且周瑜少有將才,自21歲起便隨孫策一起平定江東,為江東吳氏打下了大好江山,和孫策的關係一直非常好,若不是孫策遇刺身亡,軟弱多疑的孫權繼位,周瑜的下場也不會如此,三國鼎立的態勢也有可能改寫。周瑜生前一直推行兩分天下,而不被孫權認可,孫權對周瑜一直懷有戒心,即使是父親的知交,也不能完全信任。

陸遜,字伯言,他最著名的功績當屬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最後一戰,夷陵之戰大敗劉備蜀漢大軍,直接促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這種平衡狀態維持了數十年之久。這場戰爭讓陸遜一戰成名,走上了出將入相的光明仕途,陸遜一生謹小慎微,在政治態度上屬於保守防禦的一派,和鷹派主戰的周瑜是兩個派系,他在政務治理上面非常具有實幹能力,但是在國家戰略層面上,不如周瑜的眼光長遠和深刻,剛開始時,非常受孫權的器重,一直能獨善其身,但在晚年不幸捲入了東吳的立嗣之爭,被孫權排斥責罰,一代良相,內心憂憤,不久便鬱郁寡終。

周瑜妙計安天下

周瑜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將領,為孫權奪得一分天下付出了畢生心血。

《赤壁》周瑜劇照

公元208年,孫權的大軍和劉備的軍隊一同對付曹軍,在赤壁將其打敗。戰爭勝利後,荊州作為兵家必爭之地,被瓜分。劉備只分的南部最小的四個郡縣,他當然不甘心。

劉備多次向孫權借地,説是地方小,不夠屯兵。孫權聽從魯肅等人的建議把地借給了劉備,可是孫權想要回的時候就沒那麼容易了,孫權多次要回所借之地都沒有成功,周瑜建議孫權以和劉備結秦晉之好為由,把劉備騙過來,趁機把他軟禁起來或者殺掉。

周瑜的誘騙之計,騙不過諸葛亮,諸葛亮沒有拆穿周瑜的計謀,仍然讓劉備娶孫權的妹妹,劉備和孫尚香結婚後,沒有表現出要走的意思,讓孫權放鬆警惕,所以孫權並沒有依照周瑜的計策軟禁他。時機成熟,劉備依照諸葛亮的計策逃走,周瑜知道後,親自帶兵去追,不僅沒有抓到劉備,還被提前做好準備的劉軍將領反追,周瑜的士兵損失慘重,自己的之前的箭傷也復發,最主要的是劉備走的時候,還帶走了孫尚香,孫尚香可謂是當時的女英雄,才能和哥哥孫權有得一比,劉備不僅沒損失,還抱得美人歸。

因為這個事情,周瑜被説成是心胸狹隘,容不得他人的人。如今,這句話含有諷刺的意思,指的是付出了人力、物力,卻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

周瑜為什麼打黃蓋

東漢末年的故事:周瑜在帳中呆坐有半日,愁眉不展,經過的黃蓋看到後走入帳中。

黃蓋像

周瑜見黃蓋進來,周瑜問:黃將軍有事嗎?黃蓋抱拳説:我見大都督都坐了那麼久,他説完沉默了一下,嘆了口氣又説:不知道大都督有何心事,黃蓋我多事了。周瑜笑笑説道:不,黃將軍,其實也沒什麼事,只是如今曹賊來犯,蔡氏兄弟又前來投降,那蔡氏兄弟明顯是詐降。

黃蓋説:詐降何解?都督怎麼看出來的。周瑜説:那蔡氏來降不帶家眷明擺着是沒有誠意。我正在想如何利用那蔡氏,在用一計,可惜了,黃蓋又問:怎麼個可惜法。周瑜説:曹操生性多疑想要用計,需要用苦肉計,可是這苦肉計,周瑜説了一半不在説了。

黃蓋説:我來和大都督來演,大都督怎麼做呢?周瑜忙説:不行啊!將軍這苦肉計需得真啊!想要騙過蔡氏兄弟,給那曹賊送消息不容易啊!在説將軍身子怎能熬住啊!黃蓋聽見後説:大都督,我沒事,為了江東父老,你別在猶豫了,在説在這軍中還有誰比我更適合呢?

周瑜不説話了,為了能打敗曹操也不得已了。就這樣二人上演了一場苦肉計,順利騙過了蔡氏兄弟,這就是史上週瑜為什麼要打黃蓋,也成了一段佳話,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因此他們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周瑜外號

周瑜,字公瑾,生於公元175年,是東漢末年東吳的著名將領,著名戰例就是威振天下的赤壁之戰,他的外號是和他的外貌有關係的,歷史有記載周瑜,風流倜儻,謀略過人,而且還精通韻律,當時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的美談,周郎就是當時人們對這樣一個內外兼修,氣宇軒昂的周瑜起的外號。

《三國演義》周瑜劇照

在古代的詩詞中都能看到周郎這個別稱,郎在古代是對青年男子的美稱,還有丈夫之意,而周郎這個外號就是對周瑜最好的形容,他自從21歲時便跟隨東吳的孫策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名副其實的青年才俊,而且他和三國的著名美女小喬的愛情故事,也是對郎才女貌最好的體現。周瑜還有好兒郎的英雄氣概,為人重義重義,謙虛有度,他和孫策同年,聽聞孫策尚義,和他結拜並輔助孫策建立了東吳政權,是東吳的柱國之石,而且他還積極推薦有才之人為東吳效力,魯肅,程普等人就是周瑜推薦的。

孫策遇刺後,周瑜悲痛萬分,憑周瑜的實力和能力 ,他完全可以自立一派,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因為周瑜是一個忠義之人,連孫權都感慨,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如果不是器量大,是不會久為人下的!可見周瑜的氣度非凡,可惜就是這樣一個內外完美的人,英年早逝,在《三國演義》的誤導下,被世人誤解是心胸狹隘,氣急攻心而亡,歷史的真相卻不是如此這般簡單明瞭,後人研究,從周瑜的遺書來看,可能他的死是東吳內部政權鬥爭的一個陰謀。

周瑜彈琴

周瑜,字公瑾,三國時期東吳的大都督,在赤壁之戰中聯合劉備大軍大敗曹魏,是個極具個人魅力的歷史人物,關於他的典故常見於後世的詩詞中。

《三國演義》周瑜彈琴劇照

在老版的《三國演義》中,能看到很多次周瑜彈古箏的畫面,對於周瑜精通韻律,工於作曲,這在歷史上是不爭的事實,有很多史書都有記載,而周瑜彈琴當然也是可能的,一個精通韻律的人怎麼會不會彈琴呢,就像一個美食家光會吃不會做,哪有這樣的道理。

對於周瑜精通音律,在當時的江東流傳這樣一句話“曲有誤,周郎顧”,這充分説明了周瑜的音樂造詣是有多高,外表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周瑜獲得了周郎這個稱號,可見當時的人們對他是多麼推崇,在三國時期,歷經西漢東漢四百年的漢朝文化薰陶,當時的人們已經形成了崇尚忠義,講究禮樂的傳統漢文化,只要讀過書受過教育的都會點音律,彈幾曲古箏,而做為官宦人家出生的周瑜,自小受到教育比一般家庭的同年小孩,要更全面更周到了,他年少成名,氣質不凡,而且還精通音律,果真是人中龍鳳。

在周瑜二十五歲時,他遇見了小喬,並終其一身只娶小喬一人為妻,對待愛情的專一,讓這個外表風流的大將之才更添傳奇,自古都説英雄配美人,周瑜和小喬這樣一對郎才女貌,名副其實,在《三國演義》裏有這榜的畫面,周瑜正在凝神彈琴,而小喬在旁邊靜心聆聽,兩人相知相惜,實在是後世夫妻相處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