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的“初代”梟雄:織田信長及“天下布武”的信念

自日本應仁之亂後,由足利家族所建立的室町幕府,已然名存實亡,內部原本的統治結構被打破,幕府無力掌管手下諸大名,致使原本負責拱衞京都的“守護”,逐漸佔地為王,各自“建國”,領國制的趨向愈發明顯。從十六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戰國大名始成氣候,互相成割據之勢,直到七十年代,有強大資本和軍事實力的大名逐漸穩定下來,從而開啓了日本戰國時期“羣雄紛爭”的亂世年代。

日本戰國的“初代”梟雄:織田信長及“天下布武”的信念

所謂“羣雄爭霸”,這一點和我國春秋戰國時代極為相似,這也是日本“戰國時代”名稱的由來。因為自十六世紀七十年代以後,不少大名及其領國已經初具規模。如東方有今川義元,北方有齋藤義龍、東北有被稱之為“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北有“北陸守護神”上杉謙信,瀨户內海有智將毛利元就,就連京畿之地也有六角義賢、細川勝元等割據勢力(不過之後細川勝元的權力被三好義長篡奪),畿內以北有朝倉孝景建國等等。

仍需要説明的是,儘管當時大名割據現象已經殃及天皇所掌控的京畿地區,但還是那句話,由於日本天皇的精神信仰地位,所以無論各地如何紛爭對抗,始終沒人敢有將天皇取而代之的想法。但這一時期就連室町幕府都成了擺設,因此以天皇為代表的中央朝廷,也就更加沒有什麼話語權了,基本趨於“透明”狀態。

“桶狹間合戰”

不過,上文中提到的這些大名梟雄,名氣雖然有大有小,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們都只佔據了一方領土,英雄豪傑也好,小人奸佞也罷,始終都沒能完成心中所共有的“統一大業”。因此,儘管那一時期也曾出現了不少如嚴島合戰、小豆坂合戰、上田原合戰、桂川原合戰、國府台合戰、長筱合戰等等著名的戰役,但真正改變了日本戰國格局的戰役,卻是發生在永祿三年(西元1560年)的“桶狹間合戰”。

日本戰國的“初代”梟雄:織田信長及“天下布武”的信念

之所以將桶狹間合戰作為日本戰國時代的轉折點,則是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出現了一位迄今為止仍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大人物——織田信長。經過桶狹間一戰,原本實力薄弱,名望並不大的尾張國(今日本名古屋一帶),在織田信長異軍突起的勢力帶領下,不斷征戰,又陸續整合政治資源,大有席捲天下,統一太平之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作為被許多日本戰國迷所推崇的織田信長,我們還是先來對他進行一個簡單的人物介紹。織田信長本是尾張國織田信秀的嫡長子,出生於西元1534年尾張國的那古野城,小名吉法師。西元1546年,十二歲的織田信長按照武家傳統,在城進行元服禮(日本武士及天皇的成人禮),並據傳統取大名為“三郎信長”。

而根據武家元服禮的要求,一般武士之子在舉行完儀式後,就代表着已經可以到了上馬征戰的年紀。加之織田信長天資聰慧,本領高強,因此僅在元服之後的第二年,便被委任為尾張國總大將,率領軍隊征伐三河國吉良大濱的割據勢力。

日本戰國的“初代”梟雄:織田信長及“天下布武”的信念

值得一提的是,據日本史料記載,織田信長面容英俊,頭戴紅巾,身披甲羽,也是一名翩翩少年。因此,在當時並不是所有人都對這樣一位少年將領感到信服。但在之後同吉良大濱的作戰中,織田信長卻成功衝入敵方軍陣,並在敵軍後方大肆放了幾處火後,又全身而退。這一戰績不僅震驚了其手下家臣,也樹立了織田信長在軍中的威望。

西元1551年3月,織田信秀辭世(終年四十二歲),身為嫡長子的織田信長順理成章的繼承領主之位,掌握了尾張國的全部權力。九年後(即西元1560年5月12日),被稱之為“東海之雄”的駿河守護今川義元,率領兩萬七千餘人的大軍,向尾張國浩浩蕩蕩的殺去。直至十八日夜裏,織田信長及其家臣才收到今川義元舉兵征伐尾張的消息,但此時離大軍壓境不過咫尺之間,留給織田信長等人商議禦敵之策的時間更是急促。

因此,據《桶狹間合戰記》的記載,當時年僅二十七歲的織田信長連夜召集家臣家將商議禦敵之策,卻始終無法得到一個令他滿意的答案。如身為織田家重臣的林桶勝就表示:

敵為大軍,我為小勢,若正面迎擊,幾無勝算,因此當先居城固守,再尋戰機。

日本戰國的“初代”梟雄:織田信長及“天下布武”的信念

按照當時日本戰國時期的軍事策略來看,凡大軍壓境,固守城池(又被稱之為“籠城戰略”)不出,尋合適戰機再出兵禦敵,是絕大多數戰國大名在與敵對戰時的做法。所以包括林桶勝在內的多數家臣將領,都對這一方略表示贊同。

然而,年輕氣盛的織田信長卻表示反對,根據他的説法:

先父信秀殿教誨,敵大兵壓境時,當離開居城奔赴國境抗敵,吾當謹遵教誨。出兵迎敵,迅決勝負。

再加上織田信長於同一時間,又出人意料的得到了今川義元在桶狹間一帶的軍事部署,而今川義元又沒能料到織田信長敢先發制人,所以也就沒太在意前期禦敵。結果,織田信長出其不意的率軍殺向桶狹間,今川義元的萬人大軍最終沒能成功抵禦,全線崩潰。據記載,桶狹間一戰,今川義元兵敗如山倒,在舍轎撤退的途中,卻被織田信長的家臣毛利新介追趕,並將其首級割下。

日本戰國的“初代”梟雄:織田信長及“天下布武”的信念

不過,織田信長雖然獨具軍事才能,收攏人心的能力也絲毫不差。在確定今川義元的首級真實後,便委託手下將其首級同遺體一併帶回駿府,又在熱田以南一帶,為其修建了千部佛經供奉的“義元塚”。順提一個小常識,在今川義元死後,其佩刀“左文字”,從此便為織田信長所有,作為戰勝的依據。

而在今川義元戰敗後,其殘餘勢力逐漸向松平原康聚攏。為了避免戰事無端升級,織田信長便派遣使者對松平原康進行遊説,成功與其結盟。為了表示結盟的誠心,松平原康不僅驅逐了今川家的全部勢力,甚至還將其賜予的“元字”換掉,正式更名為“德川家康”。

西元1562年,織田信長同德川家康於清州正式結盟,史稱“清州會盟”。

織田信長的信念——“天下布武”

在得到德川家的有力支持後,織田信長又一路征戰,以風捲殘雲之勢,於戰場上連連獲勝,勢力迅速擴大,不可同日而語。西元1567年,織田信長聽從妙心寺派禪僧澤彥宗恩的建議,將“天下布武”四字作為自己的馬蹄形印章文字,表明其欲將通過武力征伐的方式,迅速統一天下。

日本戰國的“初代”梟雄:織田信長及“天下布武”的信念

由於織田信長的名望逐漸傳遍整個日本,中央朝廷也不過向其靠攏。為了表明誠意,西元1573年7月28日,朝廷欲意改元,重擇年號,並將年號的選擇同織田信長進行商議。在經過多方討論後,織田信長最終決定取《道德經》中:清靜為天下正一句,以“天正”作為年號。所謂“天正”,即指天地秩序重歸正軌,即表明織田信長“天下布武”的最終奮鬥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天下布武”的戰略方針偏向於武力征伐,但實際上織田信長在征戰的同時,也兼具懷柔方針,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戰爭發生,同時一心建設領國,發展經濟,並沒有到窮兵黷武的地步。

曇花一現的“安土時代”

西元1576年元月,織田信長擇近江國安土山一處,令人營造了一座氣勢宏偉磅礴的城堡,並具山名將其命名為“安土城”,有“平安樂土”之意。日本南化和尚曾作《江州安土山記》,並於文末附七言詩一首:

六十扶桑第一山,老松積翠白雲間。

宮高大似阿房殿,城險困於函谷關。

若不唐虞治天下,必應梵釋出人間。

蓬萊三萬裏仙境,留與寬仁永保顏。

日本戰國的“初代”梟雄:織田信長及“天下布武”的信念

由於安土城的營造,自身高大宏偉,又被賦予了“平安樂土”的美好寓意,因此史學界也習慣將安土城營造完成後,織田信長繼續征伐天下的時代,稱之為“安土時代”。

織田信長作為日本戰國時期最先名揚天下的一代梟雄,不僅為之後日本的再度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也對國內消耗日久的經濟,起到了一定恢復和帶動發展的作用。西元1582年6月,織田信長於本能寺之變不幸遇刺,殞命黃泉。

織田信長的去世,也宣告着曾短暫出現的安土時代的終結。但值得一提的是,織田信長“天下布武”的志向,卻並沒有因此被時代所湮滅,反倒成就之後又一位梟雄——豐臣秀吉(原織田信長家將),在日本歷史的豐碑上再度寫下光輝燦爛的一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15 字。

轉載請註明: 日本戰國的“初代”梟雄:織田信長及“天下布武”的信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