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二戰之前張伯倫的綏靖政策是完全錯誤的?翻開歷史,審視真相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經典

説起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人類浩劫的發生究竟為何而起時,相信很多人會説是三國軸心發起的。而德國之所以敢發起二戰,有能力發起二戰,其中就和當時英法的綏靖政策有着密切關係。正是因為綏靖政策,所以德國吞併奧地利英法縱容,德國索要蘇台德英法也縱容,甚至德國入侵波蘭英法依舊縱容。

就是英法的不斷縱容,導致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不斷膨脹,最後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切幾乎是現在公認的事實,張伯倫也被打成了綏靖政策的代表,被世人唾棄。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英國作為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為什麼要奉行綏靖政策?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張伯倫和的他執政時英國綏靖政策。

張伯倫和英國面臨的局面

要知道張伯倫為什麼會一直奉行綏靖政策,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先對張伯倫這個人有一定的瞭解。英國是一個極為傳統的國家,這一點在英國的政治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張伯倫本身的出生就非常顯赫,他的家族是一個在英國政壇有着較大影響力的政治世家。張伯倫的父親約瑟夫·張伯倫是英國的殖民地大臣,是20世紀初英國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

約瑟夫·張伯倫

他的哥哥奧斯丁·張伯倫則歷任過財政大臣、印度大臣、掌璽大臣、外交大臣和海軍大臣。

奧斯丁·張伯倫

當然在整個家族裏面登上權利位置最高的、最聲名遠播的,還是內維爾·張伯倫。

張伯倫靠着他多年以來出任衞生大臣和財政大臣中積累的從政經驗,以及在保守黨中的崇高威望成功的當上了英國首相。

張伯倫成為首相這一天是1937年5月28日,世界的風雲早已開始變幻,時代的車輪也在無情的向前。

當時的歐洲國家普遍沉溺在一種安靜祥和的和平環境中,各國社會上都瀰漫着一股極端的和平主義思想。這一切都要源於19年前的那場戰爭,那場被人們還稱為“世界大戰”而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這場戰爭在當時的歐洲被稱為是“最後一場戰爭”,可能當時所有人都沒想到這樣的戰爭會再來一次,規模甚至比第一次還大。

當時的歐洲經過了19年的時間卻依舊沒能抹平這場戰爭所帶來的創傷。大家都害怕戰爭,害怕戰爭帶來的不良後果。全社會極端的想要避免戰爭、保持現有的和平,當然有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德國。

德國作為一戰時期的戰敗國在戰後受到了巨大的制裁,德國在《凡爾賽和約》中失去了6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700萬的人口。並且還賠款1320億馬克,德國的海外殖民地也全部被瓜分,軍隊的數量和規模也被嚴格限制。

這個條約的內容讓一股屈辱、憤怒的情緒在德國的民間長期瀰漫,並且發酵。最終在一些“有心人”的煽動和催化之下,這股情緒很快的就轉化成了狂熱的復仇主義。

並且當時的世界局勢遠不是隻有歐洲才複雜無比,在世界的另一邊同樣也是如此。一戰結束後,除了德國被制裁以外,另外三大帝國——奧匈帝國、沙俄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直接解體。而在這些舊帝國倒下的身體上,許多新的政權和國家相繼建立,這些新出現的勢力讓本就複雜的國際形式更加複雜多變。

而在這些政權裏最讓英國這個傳統資本主義國家倍感頭痛的就是東方的紅色政權——蘇聯。這個曾經被資本主義國家各種打壓,只能在歐洲各國社會中游蕩的共產主義幽靈最終變成了一個紅色的巨人,震懾着整個西方資本主義社會。

除了這些外部危機,西方世界內部也是矛盾重重。英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已經在世界霸主的位置上坐了一百多年了,但是英國越來越感到自己像一個遲暮的老人力不從心。

在帝國的外部,美國迅速崛起,經濟、軍事方面都直盯盯的盯着英國的位置;德國納粹上台,極端民族主義和狂熱復仇主義充斥了整個國家;遠東的日本極力擴張,帝國在遠東的殖民地隨時面臨危險;意大利則在地中海和法國搞海軍競賽,老邁的地中海艦隊隨時可能失去地中海的控制。

在帝國內部,海外的殖民地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獨立運動此起彼伏。帝國國力的衰弱也讓殖民地不再對英國馬首是瞻,紛紛提出要更多的自主權。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斷衝擊着英國主導的世界秩序。

張伯倫上台的時候,大英帝國面臨的就是近乎內憂外患的局面。

英國的政策

張伯倫出任首相接手英國時,英國的整體狀況已經非常不好了,維繫帝國的穩定自然就是張伯倫的重要目標。

他上台以後做出的第一個選擇很簡單,很直接。就是延續上一屆政府留下來的綏靖政策。而綏靖政策就是指以退讓、妥協來安撫對手,避免戰爭的做法。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綏靖政策並不是張伯倫發明的,張伯倫之前的兩屆英國政府都一直奉行綏靖政策。

在我們熟知的918侵華、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德國進軍萊茵的這一系列法西斯擴張的過程中,英國一直都是姑息縱容的態度。要麼就是進行外交上的口頭譴責,要麼就是在經濟上施加一些微不足道的制裁。

作為當時國際聯盟的主導者、世界秩序的維護者、當時的第一強國,很多人都不明白英國為什麼要這麼退讓。這其中的現實因素過於複雜,簡而言之就是為了維持現狀,維持英國的現狀。

英國奉行綏靖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的衰落,在19世紀20年代英國的經濟體量佔到了整個資本主義社會中的50%,這種壓倒性的經濟優勢也讓英國擁有了龐大的軍事力量。而在這種絕對的經濟優勢和軍事優勢下英國根本無所畏懼,英國有底氣也敢發動戰爭打擊任何出現的挑戰者。

但是過了100多年,到了1930年的時候,英國的英國的經濟體量已經從當年的50%降到了10%。在這種情況下,僅僅是維持廣大的殖民地和整個英聯邦就讓英國政府焦頭爛額了。

在帝國日漸衰落、江河日下的這種局面下,英國的大部分官員都希望能保持原狀,維護現在的局面。而不是冒險去發動一場結果未知的戰爭。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也可以算是英國的傳統藝能了,那就是大陸均勢。在一戰之後,面對戰敗的德國,法國曾經一度提出要將德國徹底肢解,以此永久的削弱德國。但是這一個想法被英國人完全否決了,因為長久以來英國都奉行“光榮孤立”政策,而大陸均勢就是這一政策的衍生物。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歐洲大陸上的強國,也就是法國和德國為代表的國家互相牽制,避免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歐陸霸主。英國就通過這種“扶弱抑強”的平衡術從中漁翁得利,維持自身的霸主地位。

在當時的英國看來,比起已經戰敗並且受到了嚴重製裁的德國,和自己同為戰勝國的盟友法國反而更具有威脅。所以英國不僅反對法國提出的肢解德國,而且在德國擴張發展的初期英國也沒有大加阻礙,反而是玩了一手“扶德抑法”的把戲。而這種做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洛迦諾公約》和《英德海軍協議》。

《洛迦諾公約》削弱了德國所遭受的法國制裁,逐漸擺脱了戰敗國的身份。後者則直接解除了德國的海軍限制。而且在沒有英國的明確支持下,法國也不敢獨自對德國宣戰,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德國一步一步的壯大。

結語

這就是英國在二戰前的綏靖政策,就是在英國的這種國策下,德國的實力開始快速恢復,國力開始迅速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