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
它全長約5464公里
從青藏高原奔騰而下
浩浩黃河水東流入渤海
滋養着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黃河還曾叫過“德水”?
司馬遷曾堵過黃河決口?
為何隋唐沒發生過大的黃河改道?
關於黃河的冷知識
你都知道哪些?
秦始皇曾給黃河改名?
先秦時期,黃河名稱大部分時候叫“河”,有時為了表示至高的地位,也叫“大河”“泰河”。秦漢的史書上,還有叫“濁河”“黃河”的情況,這與泥沙含量高有關,比如《漢書》有云“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鬥泥”。
“黃河”這個名字,最早見於西漢初年。《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有載:“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存,爰及苗裔。”這裏拿黃河作比,意為直到黃河變成如細帶一樣的涓流,才會改變爵位永續的承諾。
到了東漢以後,“黃河”逐漸成為母親河的稱謂,延續至今。
黃河壺口瀑布,攝影@讀者·西藏往西
▼
而在黃河的名字裏,還有一個很少人聽説過的名字——德水。
這還是秦始皇給改的,當時流行“五德”説,認為周朝是火德,水滅火,所以秦朝是水德,既然最大的水就是黃河,所以將“河”更名為“德”,體現水德,只是叫的時間比較短。
這裏補充説下當時的黃河情況。戰國時期,齊、趙、魏三國以黃河為界,各自修建河堤,怕黃河水氾濫到自己地面上,戰亂時又不斷利用黃河淹城。秦統一後,把不合理的堤壩去除,利於行洪泄洪。
司馬遷曾扛沙袋堵黃河?
大禹治水的功勞歷代稱頌,古人有言“微禹之功,吾其魚乎?”就是説,沒有大禹治水的功勞,我們豈不是都成了魚了?
而在史學家司馬遷眼裏,對大禹崇拜更是有加,在《史記》中給予了近乎完美的評價。在袁延勝看來,司馬遷對大禹的稱頌讚美,很可能是受到自己親身體驗了治黃之難後的有感而發。
清末黃河淹沒農田後的情景
▼
西漢時期著名的治黃工程,是在漢武帝時代的瓠子堵口,瓠子在今天的濮陽西南一帶。西漢兩百多年的歷史裏,黃河決口氾濫大約有12次,漢武帝時期更是氾濫頻繁。當瓠子決口時,洪水遍及十六郡,當時派了十萬民工去堵口,沒有成功。
由於漢朝正忙於打擊匈奴,無暇顧及黃河,致使黃河氾濫23年。到了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下決心堵塞決口,並親自到決口處祭祀河神,命令百官參與堵口工程。
“瓠子決口圍堵時,司馬遷也到前線參與了堵口工作,很可能也背過沙袋,扛過石塊。所以司馬遷更加感嘆大禹治水是多麼偉大的功勞。”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袁延勝説,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堵決口成功,得以合龍,漢武帝還寫了一首《瓠子之歌》來紀念。
大唐盛世要感謝一位治河名人?
歷史上的治黃名人中,東漢的王景飽受讚譽,留下了“王景治河,千載無患”的評價。
不過,後人對於王景治理的到底是黃河還是汴渠存有爭議。汴渠是一條人工運河,從滎陽的鴻溝取黃河水,向東流經開封,貫通黃、淮二河。
黃河龍門河牀,位於晉陝交界處
乃黃河咽喉,相傳為大禹治水之地
攝影@劉夙培
▼
袁延勝的觀點是,王景最可能是同時修的黃河和汴渠,“修黃河與修汴渠是一個問題的兩面,黃河治好,汴渠才能好,而黃河氾濫,汴渠就受侵擾,史書上記載‘汴渠成,漢明帝行幸河渠’,這裏的‘河渠’就是黃河和汴渠。”
具體來説,王景治河包括兩方面:一是“築堤”,即治河;二是“理渠”,即治汴。
王景治河之後,到唐代末年的八百年間,黃河處於相對安流的狀態。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黃河流域沒有發生過重大的水災。這也為之後的大唐盛世打下了一個安定的環境基礎。
黃河第一灣,來源@私人地理
▼
據悉,對於這800年黃河相對安流的原因,有人覺得這歸功於王景治河,也有意見認為這一時期黃河中游植被良好,泥沙較少。
本文來源:大河報
歷史課堂內外
我們立足中學歷史課堂,把握新高考方向,提高大眾歷史素養!課件和試題每天免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