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明明就是很出色的國士無雙全能型武將,偏偏因為各種因素導致人氣不彰,這個人就是曹魏五子良將的第五名,徐晃徐公明。
陳壽的五子良將排序,主要反映一件事,一來是將軍打仗的戰功;二來是曹操的信任度。
在曹操主政期間,五子良將的職位分別是:于禁當到左將軍,樂進是右將軍,張遼徵東將軍,張郃是蕩寇將軍,最後則是徐晃,在曹操生前,他當到平寇將軍。
從官職名稱上,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玄機。前左後右是所謂的四方將軍,征討東西南北則是四徵將軍,通常四方是大於四徵。
而四方將軍也是有尊卑的,前>左>右>後,當時的前將軍是夏侯惇,于禁和樂進一左右就佔了四方將軍的兩個缺。
再來,四徵將軍中的徵東給了張遼,順帶補充,當時曹仁掛名徵南,夏侯淵掛名徵西。最後就是張郃與徐晃盪寇、平寇這兩個將軍位,講句不好聽的,就是俗稱的雜號將軍。
如果你認為雜號將軍未必不受重視,我完全同意,但當一個人嘴巴上講,我很愛你勝過愛別人,結果一個有給名分,一個沒給名分,那他到底比較愛誰,這就很清楚了。
比較完官位職等,扣掉逆天的張遼不看,其他人都和陳壽在《三國志》的列傳排序相符合,但是這5個人的戰功,也真的配得上他們的官位嗎?
戰功最華麗的明顯是張遼,這也反映在他個人列傳字數上,奪首功的部分就包含收魯國、破昌豨、荊州天柱山討賊、合肥之戰擊退孫權等等。
同時他的助攻表現也很搶眼,參與官渡之戰掃蕩河北,回到鄴城的時候,曹操還親自迎接,邀請文遠搭同一台車。
張遼還有斬殺單于蹋頓,解除柳城之危的功勞。沒有這神來一斬,郭嘉100%的預言成功率,恐怕就要破功了。
接着説徐晃,他的首功包含渭水之戰,帶領4000精兵對抗馬超的關中聯軍,成功守住灘頭堡,讓曹操主力部隊渡過黃河,勝算大增。還有後來的樊城之戰,力敵威震華夏的關羽,直接粉碎諸葛亮隆中對的美夢。
此外,徐晃的助攻也不少,有陪曹操平中原、定河北,赤壁之戰過後還跟着滿寵戰關羽,隨着曹仁打周瑜等等,説他能打併不意外。
後來在跟隨曹操攻打呂布的時候,徐晃也勸降過呂布的手下。攻打河北袁家的易陽城時,也勸降過他們的城主。
于禁加入曹軍不算晚,前東家又是曹操的恩公鮑信 因此頗受信任。早年也是跟着曹操打助攻,防守能力特強,有擋住黃巾賊夜襲,宛城之戰斷後止血的記錄,中期也在官渡之戰發光發熱,東海滅昌豨抓過首功。
整體來説,和徐晃的功績其實相去不遠,但是作戰風格很不一樣。
然後是樂進,他雖然沒有明顯的首功記錄,但是加入曹軍最早,參戰數量最多,加上先登無畏,深獲曹操信賴。
張郃則是個降將,和樂進很像,多半都是以副將身份隨軍。可是樂進跟的主帥是曹操,張郃則是夏侯淵的快樂夥伴。
看完五子良將的戰功,我們不難發現,曹操對這五個人是有信任程度的差別,降將出身的張遼,累得跟狗一樣,好不容易才擠上四徵將軍。
在曹操時期的官位,顯然比不上親信的于禁、樂進。儘管後來他靠破錶的戰力,曹丕即位之後封他為前將軍。但是仔細想想,以張遼付出的努力,這是早就該得到的,,然而徐晃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翻開《三國志》,陳壽對於徐晃的個性做過總評,形容他個性簡樸謹慎,作戰風格不是追求展現個人勇猛,而是更加註重情報,戰前先調查,試想過各種最壞的情況後才會開戰。
説的更簡單一點,就跟製作藥品的理念一樣,先研究不傷身體,再研究效果。而等到開戰之後,徐晃則是不打則已,一打就打到底。
為了儘快取勝獲得成功,他手下的士兵甚至會忙到來不及吃飯。只不過徐晃這種作風,在其他將軍眼裏未必服氣。
某種程度上,他出兵謹慎,等到確定有勝算的時候,才來個餓虎撲羊,爭取最大戰功。玩遊戲的人一定對這種隊友很有印象,説好聽點叫做尾刀王,嘲諷一點就是尾刀狗。
舉個例子,徐晃人生最光彩的一戰,莫過於樊城救援,當時關羽帶兵把朝曹仁包圍的跟鐵桶一樣,密不透風。
徐晃奉命前去救援,他是第一批到的,但是他就是按兵不動,手下將領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但是徐晃秉持着“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不為所動。
幸好最後參軍趙儼,出面幫他緩解,加上曹操也派人支持他的決定,徐晃的鐵龜戰術,最後才得以實現。
如果你是一個小兵,跟着徐晃上戰場那是相當開心,因為他基本上不會讓軍隊做無謂犧牲,考慮得很周到。但如果你是跟他平級的將領或者其他中級將官,可能就有點感冒了。
徐晃曾經感嘆説:能夠遇到曹操這樣的好老闆,必定會努力建功報答他。自己個人的名聲算什麼。這句話其實語帶玄機,大家不妨推敲看看。
徐晃跟賈詡一樣,都是曹氏企業裏面的孤鳥型人物,很少廣結人脈。賈詡身在廟堂之上,那是潔身自愛,怕惹禍上身。
但徐晃之所以成為孤鳥,恐怕有更多原因是來自於武將間彼此的觀念不和。不要説三國時代的人了,就連現在的人愛的也是衝鋒陷陣、以一當百的熱血故事,像張遼、關羽、太史慈,認為這種才叫做無雙名將,徐晃的成功多少有一點被看不起。
但我們仔細推敲,在台面上唯一有能力在前線衝鋒,又能夠放下身段勸降敵人,還可以跟主公分析國家戰略的,五子良將中扣掉張遼,就剩下徐晃了。
我甚至會懷疑,徐晃可能跟傳説中的趙雲一樣,是有士族背景的半謀臣將軍。
徐晃雖然在襄樊之戰打出代表作,但是他來不及升官發大財,曹操就去世了。
因此在曹操活着的那段時間,徐晃的封官、獨立作戰的機會,相對起來都不如其他四位。
但如果以後世的上帝視角來看,我會認為徐晃是五子良將中,僅次於張遼的那一名強者。
男人尾刀尾刀不是罪,就算低調也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