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欽天監: 您選的墓址旁有另一皇帝陵墓, 朱元璋: 我死後和他做伴

由 解洪海 發佈於 經典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後,有感自己年事已高,命欽天監官員給自己尋找萬年吉壤。在中國古代,給皇帝找龍穴是一件相當嚴肅而莊重的事情。欽天監的官員親自跋山涉水,跑遍南京附件的所有山頭,終於給朱元璋找到了一塊極佳的風水寶地。但是有個比較大的問題是,龍穴正南三百米有另一位皇帝的陵墓,這就是三國時期吳國大帝孫權及妻子的合葬墓蔣陵。


俗話説的好,一山不容二虎,一個龍穴也不能安葬兩條龍(皇帝)。按舊制,要麼另外尋找風水寶地,要麼就將原來的陵墓遷移走。欽天監的官員向朱元璋如實陳奏,等待皇帝親自做決斷。


朱元璋接到奏陳,和大臣們商議。很多大臣都覺得應該遷走孫權的墓,因為從文治武功來講孫權都不如當今皇帝明太祖,恰合“相讓”,也有一些大臣認為既然已經安葬了孫權,風水已經被其佔了,再修陵墓可能並不合適。但是説來説去,無非還是要朱元璋自己做決定。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貧苦佃户出生。其父母親是被餓死的,下葬的時候連像樣的衣服都沒有,更別説棺材

了,連安葬的墳地都是別人送的。因此並不相信風水一説。而且他本人也曾經出家為僧,對生死輪迴也有所瞭解。


朱元璋最後做了一個令大臣們都無法相信的決定:即不另選風水寶地,也不遷移孫權的陵墓。用他自己的話來説,希望死了以後和孫權做個伴。朱元璋的決定雖然在當時引起了朝臣的議論,但是因為懼怕朱元璋的權威,也沒有誰敢站出來反對。於是修建孝陵的事情就決定了下來。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孝陵已經修建了十餘年,朱元璋死後,又修建了十餘年才完工。其陵墓綿延數十里,單單守衞的軍隊都有六萬人,可見陵墓工程之浩大。也正是因為如此費工費時的巨大工程,使得孝陵固若金湯,在清末民國初的混亂時期逃過了被盜掘的命運。


建國以後,很多考古學家對孝陵進行了實地考查。他們發現雖然孝陵表面被盜墓者挖得千瘡百孔,但是並沒有損害到墓室,因此朱元璋的陵墓還是保存完整的。只是有一個疑問:孫權的蔣陵真的存在嗎?考古學家按照史書的記載,對孝陵正南三百米蔣山上的孫權墓進行了實地勘察。雖然蔣陵的地表建築已經蕩然無存,但是考古學家在地表十餘米下發現了人為的建築痕跡,並且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夯土結構,這説明蔣陵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墓室保存也很好,就沒有再深入發掘。現在,孝陵和蔣陵都成了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