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共責共情共育共建,消除親師焦慮

由 弓四清 發佈於 經典

  作者:王聰(海南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副教授)

宅家防疫,學校成了“播音室”,教師成了“主播”,家庭則成了臨時學校和教室,家長變成了班主任。這種“學校教育家庭化”的局面,給學校和家庭都帶來了考驗與挑戰,使家校關係變得複雜起來:家校出現信任危機,校弱家強引發親師焦慮,網絡家校溝通不暢等。

鑑於家校關係的現狀,要搞好家校合作,必須加強法律法規和政策建設以及教育治理,進一步完善教育管理體制,建立家校合作長效機制和家校平等互信關係,將焦慮化為動力,推進家庭與學校的共責共情共育共建。

  共責 家庭與學校合作的基礎

教育,是家庭和學校共同承擔的責任,因為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家校共責是合作的基礎,但家校角色和教育的角度不一樣,應該有分工、有合作。

家長不應推脱教育責任。有個小學生數學考了58分,家長質問老師:你們老師是怎麼教的?是我孩子不及格嗎?我看是你們老師不合格!家長的質問是推脱教育責任的表現。這樣的家長,在思想上有一個明確的家校“分工”:孩子入學後,家長只管衣食住行等生活事務,教育和學習的事情歸學校和老師管,甚至認為孩子在學校出現的所有事情都應該由學校負責。這樣的“分工”,是家長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教育權,使得“共責”變成了“單責”。重慶市青龍路小學以家長督導製為家校合作管理形式,使學生的成績單變成教師、家長、學生共同的成績單,形成了教師指導、家長參與、學生主動的良好互動教育狀態。

家庭教育要與學校教育互補。家庭和學校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兩個不同環境,要優勢互補。家庭教育優勢在於孩子的個性化教育,學校教育優勢在於學生的共性化培養。把家庭個性化教育與學校共性化教育相結合,才是最好的合作、適合的教育。

  共情 家長與教師的新型教育夥伴關係

有一位教師與家長談話,自己講了半個多小時,最後問:你聽明白了嗎?要是聽明白了,回去好好做。説完,轉身而去,沒給家長説一句話的機會。這位老師的溝通方式由於缺乏共情,沒有反饋,沒有互動,有的只是老師單向的説教,這種“一言堂”的結果只能是溝而不通,根本達不到談話的目的,損害親師之間的感情。

共情,也稱同理心,指的是一種能深入他人主觀世界,瞭解其感受的能力。同理心是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一種方式,是人際溝通的重要法則,是親師正向互動的基礎。許多親師間的衝突,往往是同理心的缺乏。親師之間要建立密切的夥伴關係,就應該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相互理解、體諒、關心、支持。共情,不僅有助於個人的持續發展和友誼的加深,也有助於家校共育。

  共育 辦人民滿意教育所必需

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和兒童都有責任,不能把政府和兒童排斥在外,要構建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和兒童共同參與的“五位一體”的立體化育人機制,這是最大範圍的共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主體,社會教育是延伸,兒童的自我教育是核心,政府主導是關鍵。沒有政府主導的教育,很難協調社會各界形成教育合力,而沒有兒童的自我教育,將使教育功效歸零。

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舉行“家校同心抗疫情,線上攜手迎開學”為主題的線上家長會,教師、家長和學生共聚雲端,共商家校共育的具體措施。家長會上,每個班級都表彰了在停課不停學階段表現優秀的學生。學校發表了《致全體家長一封信》,對疫情期間家長們的辛苦付出給予了充分的理解,也對家長如何為孩子制訂收心計劃,調整作息規律提出了具體而操作性強的建議和指導。家長代表在線發言,分享了家庭教育的經驗,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共建 促進現代教育和諧發展

家校共建意味着打造家校命運共同體,構建一體化教育格局,實現家校和諧與雙贏。和諧教育就是從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和受教育者自身發展需要統一出發,優化教育教學結構中的諸要素,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協調發展。

要實施和諧教育,一要堅持辦學以教師為本,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社會擁護、學生愛戴的教師隊伍。二要堅持育人為本,把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作為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要堅持家校共建,充分調動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家校合力。四要協調社會力量參與家校共建,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和諧發展。

《光明日報》( 2020年05月19日 1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