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難?家長提前準備,明白這5點超別人一大截!

志願填報的重要性不亞於高考備考。畢竟,大多是的人只有一次填報機會,而一份發揮考生特長,使分數物盡其用的志願規劃背後需要長久的準備。為此,小優整理2020年志願填報重點,供2020屆家長和考生參考。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難?家長提前準備,明白這5點超別人一大截!

一、理清志願填報的思路

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既要從現實依據出發,又要參考歷史數據。現實依據主要包括:高考總分、考生位次和一分一段表等;歷史數據主要包括:近三年的院校投檔分數線及相應名次、各專業錄取最低分、平均分及相應名次等。

在現實依據和歷史數據的共同框架下,考生基本可以釐清志願填報的總體思路。

1、院校平行、專業平行

一般高考實行“院校平行志願”模式,也就是所謂的“學校 專業”志願考生可填報多個院校志願,每個院校志願可填報不超過6個專業志願和專業服從志願。考生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專業調劑”,也就是投檔後將可能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志願。

新高考實行“專業平行志願”或“專業 院校組志願”。目前已公佈相關政策的省份中,浙江、山東等省份採用“專業(類) 院校”平行志願方式;上海、北京等省市採用院校專業組志願。最大的變化體現在志願數量上,多個志願或志願組既賦予考生更大選擇權,也給考生和家長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2、考生名次、考生位次

一般高考對所有考生分科類、分批次按照總分進行排序,每個考生都取得一個“名次號”。新高考實施後,普通類考生不分文理、不分批次、按照必考 選考的總分進行排序,每個考生取得一個“位次號”。考生的總分相同時,按文化總分、語文數學總分、語文或數學單科成績等高低依次排序,全部相同者為同位次。

需要考生特別注意的是,位次號是在不分文理、不分批次、分段填報志願、分段投檔錄取等規則基礎上形成的,位次號不能等同於名次號,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區分和對比。當然,高校歷年錄取最低分、平均分所對應的名次號,仍可為考生填報志願提供大致的定位參考。

3、分數導向、興趣導向

填報志願時,考生應從自身特質出發,結合自己的職業目標進行專業選擇。但在實際操作中,考生與家長大多抱着“一分都不能浪費”的想法,更多地以分數為導向選擇院校和專業。家長往往基於生怕分數被浪費的心理,嚴重忽略甚至無視考生的自身特質,扎堆報考熱門院校的熱門專業,做出看似沒毛病、實則非理性的志願決策。

新高考背景下,在填報志願之前,考生有必要全面地認識影響個人發展的所有要素,包括身心狀況、性格特點、綜合能力、家庭條件和發展機遇等。其中,與專業選擇高度相關的決定性因素應該是考生的自身特質,包括特長、優勢、興趣、能力、潛力等,可以藉助相對權威的職業測評軟件,對自身的職業興趣、職業性格、職業價值觀等進行評估,再給自己劃定目標專業的範圍。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難?家長提前準備,明白這5點超別人一大截!

二、瞭解平行志願

1、平行志願也有自然順序

一是志願並列,考生所填報的多個院校志願屬於並列關係,即在同一投檔時間段,考生所填院校均有可能被檢索;

二是分數優先,在檢索考生填報的院校志願前,首先要將所有考生分文史、理工類按投檔分(高考總分加政策照顧分)從高分到低分進行位次排列,投檔檢索時,先從最高位次考生志願檢索,再依次檢索以後位次的考生志願;

三是遵循志願,考生所填報的多個院校志願雖然屬於並列關係但是院校志願欄目之間仍有自然排列順序,檢索時,是按考生填報排列的院校順序依次進行的,當考生的投檔分符合首先被檢索到的院校投檔線時,該生即投到該院校,由高校擇優錄取,考生檔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檢索該生的其它志願;

四是一輪投檔,因考生所填報的志願是平行的,故投檔檢索只能進行一輪,如果考生因幾個平行志願均未滿足院校條件而未被投檔,或投檔後由於某種客觀原因被退檔時,可以參加同批次徵求志願或下一批次的投檔檢索。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平行志願”不是“平等志願”也不是“平行錄取”。考生填報的平行志願有自然順序,並不是只要成績達到所填報的8個平行志願院校錄取條件,就可能會被8所平行志願院校同時錄取。而是隻要考生檔案投到一所志願高校後,其他志願就不再檢索,對每個考生而言投檔錄取機會仍然只有一次。

2、一個位次對應一個考生

考生的投檔分是考生高考成績總分加上固定的政策性照顧加分後的分數(是判斷考生是否向高校投檔的基本依據)。比如,某考生高考總分是590分,如果他是省優秀學生,按某省政策,他可以享受20分政策性照顧加分,他的投檔分就是610分。

位次是考生的投檔分在文史類或理工類排序中所處的具體位置。平行志願是從高分到低分對考生逐個檢索,當遇到同科類同批次同分考生時,計算機是無法判斷先檢索誰後檢索誰,因此必須分科類對同分考生按照事先確定的排序規則排出一個位次,一個位次對應一個考生。位次是惟一的,計算機可以按位次對考生逐個檢索。

3、平行志願風險注意規避

平行志願仍有一些風險,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長的重視。

由於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是採取一次性投出,一輪投檔後不可能補投。考生被投檔後,如果成績相對較低、專業不服從調劑、不符合特殊專業的體檢要求、不符合某些專業的單科成績要求等,高校就可能將檔案退回。而一旦出現退檔,考生只有參加徵求志願填報或下一批次錄取。

同時,考生定位不恰當、志願梯度不合適也是造成落榜的重要因素。如考生填報的8個平行志願都過高,投檔分未能達到院校的投檔線,考生檔案就不可能被投出。如果考生填報的平行志願之間沒有適當的“梯度”,則該考生被投檔的機會將大為減少,相當於自己把原有的8次機會變成一次機會,那樣變成了如果A志願不能投出,而B、C等後續平行志願院校比A志願院校要求還高,則後面的平行志願顯然也都無法投檔。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難?家長提前準備,明白這5點超別人一大截!

三、瞭解院校

瞭解院校可以從高校《招生章程》着手。招生章程內容包括學校全稱、校址、層次,辦學性質,學習形式,外語考試語種要求,錄取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學費標準,獎助學金,聯繫方式等。

學校每年發佈的《招生章程》意味着學校對社會和考生的承諾,是該高校開展招生與錄取工作的規章依據,所以考生和家長要注意認真研讀。

1、瞭解高校基本情況

解讀招生章程,首先要了解院校基本情況,包括隸屬關係、院校性質及層次、辦學規模、院系及專業設置情況、師資狀況、科研水平及成果、收費標準、獎學助學措施、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及去向等,這些都是擇校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2、加分政策

高考照顧加分由教育部統一劃定範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一定的自主權。一般來説,各省招生部門確定的政策加分,只適用本地區的高校,外地高校認可與否由學校審查決定。近幾年高考加分政策進一步收緊,家長要注意解讀政策,積極幫孩子爭取應得的加分。但考生的加分是否管用,一定要仔細閲讀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條款。

3、看投檔比例

不少考生家長誤以為只要被高校提檔,就一定會被錄取,其實這是不對的。學校審閲檔案後,少數考生檔案會因各種原因被學校退回到省招辦, 即“退檔”。教育部規定,普通高校的調檔比例一般不得超過招生計劃的120%。各高校為了既順利完成招生計劃又保證招生質量,調檔比例一般都在100%- 120%之間。

4、看單科成績要求

高考錄取時,有些高校對已投檔的考生在安排專業時有單科成績的要求,主要有兩種方式:

(1)單科成績原則上應達到及格水平。

(2)單科成績必須達到某一分數標準。如外語類專業對考生外語成績的具體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對語文成績的具體要求,經濟學類專業對數學成績的具體要求等。

5、看身體條件及其他要求

招生專業對外語語種的要求、招收男女生的比例、對於身體健康狀況的要求,如色盲色弱、聽力嗅覺等信息,考生也要了解。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難?家長提前準備,明白這5點超別人一大截!

四、瞭解專業

1、透過專業名稱辨析

選擇專業時,要重點關注專業名稱、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專業特色及就業前景等,大體判斷目標專業學什麼、怎麼學、是否適合學、學完幹什麼。根據歷年錄取情況,剔除錄取可能性小的專業和不喜歡的專業,根據個人專業偏好和錄取概率,劃定目標專業的大致範圍。

2、分辨冷熱門專業

有機構調查顯示,高考的六大熱門專業有經濟管理、數理化基礎、生命科學、電子信息、計算機、法學;六大冷門高薪的專業有: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西班牙語、航空航天工程、建築學、外交學、工程物理。

不少考生對“熱門”專業情有獨鍾,認為進“熱門”專業是將來找到好工作的途徑。其實,“熱門”和“冷門”本身是相對的,考生應把目光放長遠,理性對待。

“熱門”專業並不一定就業率高,一些急需人才的專業,例如“石油工程”、“邊防管理學”專業,由於其專業性強,就業面相對較窄,其招生並不多,但就業率很高。因此要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熱門”與“冷門”之間適合自己的選擇。

3、瞭解專業實力

通過不同渠道瞭解專業綜合實力。以教育部公佈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例,同一專業的不同級別可以反映不同高校專業實力的區別。

第四輪學科評估是基於2016年在95個一級學科範圍內開展(不含軍事學門類等16個學科),共有513個單位的7449個學科參評。

評估結果按照“精準計算、分檔呈現”的原則,根據“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為9檔公佈。具體方法是按“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9檔公佈:前2%(或前2名)為A ,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 ,20%~30%為B,30%~40%為B-,40%~50%為C ,50%~60%為C,60%~70%為C-。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難?家長提前準備,明白這5點超別人一大截!

五、結合考生情況選志願

考生意願在志願填報中是必須綜合考量的因素。一個人的志向是激發自我奮發努力的動力,也是未來個人事業的方向。所以在填報志願時,考生需要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才能合理地選擇自己人生的航標。

1、考慮特長

在同等條件下,各校各專業都願意錄取那些顯示相關特長的考生。假如考生在單科競賽中(省級以上)曾取得優勝,只要高考成績達到了院校的提檔線,被其相關專業錄取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2、考慮性格

有的同學活潑開朗,有的沉着穩健,有的是急脾氣,有的是慢性子,因此在選擇志願時應考慮考生本人的氣質和性格。比如,細心謹慎的考生很適合管理類專業,性格活躍、善於交際的考生很適合傳媒類專業等。

3、考慮成績

考生應對自己的高考成績在全體考生中的位置有所瞭解,在選擇專業時明確自己所在的梯度。另外,還要注意自己的單科成績,如清華大學看重數學、物理和外語,因為它是一所理工科為主的大學,如果這三門課程的基礎不好,可能會存在些許影響。

更多因素如考生對地域的偏好,如是否願意離家;考生的家庭環境、如醫生世家等等均在考慮範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54 字。

轉載請註明: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難?家長提前準備,明白這5點超別人一大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