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指揮打仗,十分厲害。在解放戰爭中,他麾下的兵力不多,但承擔的戰鬥任務卻為別人的幾倍,每一次,都是在關鍵時刻擔負重任。
陳賡打仗有一種神機妙算的能力。1948年打黃維的澮河阻擊戰,陳賡在戰前預計的戰局如神仙一般精準、無誤。
在戰役伊始,陳賡率四縱負責阻擊黃維兵團。他決定在背靠澮河的南岸南坪集對黃維兵團進行阻擊作戰,其中以11旅在南坪集正面負責“頂牛”,31團在最前沿,另兩個旅在左右兩邊負責側翼掩護。
敵強我弱。起初,不少人認為陳賡把戰鬥力最強的11旅放在南坪集,擔心其他地方被黃維攻破,阻擊戰打成失敗。
陳賡卻很有把握。他對他們説:“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和黃維是黃埔一期同窗,他的脾氣我瞭解,他不是打仗的科班軍人,是辦教育的,書生氣十足,為人較死板,不像蔣軍別的將領那樣圓滑,他不會打破常規。如果不進攻南坪集,而進攻別的地方,在他看來,是有悖兵法。等他進攻不成,再改變方向時,我們就贏得了時間。他估計我們一定在河北岸防禦,想不到我們會背水作戰。”
以後,戰鬥的發展果然完全如陳賡所言,黃維不管戰鬥激烈,一直是一根筋地死攻南坪集,其他地方哪也不攻。
戰鬥打響後,31團背靠澮河阻擊黃維兵團,扼守最正面的楊莊、郭莊,戰鬥十分激烈。
陳賡親自打電話向31團團長梁中玉詢問,通信如何,陣地預備隊如何,傷亡如何?通話不久,他就口授一份縱隊黨委給31團的嘉獎令,並且説:“立即通報全縱隊。”
政委説:“戰鬥還在激烈進行中,勝負未決,就發嘉獎令,沒有伸縮餘地,是不是太早了?萬一他們打敗了呢?”
陳賡説:“我與梁團長通話,正是敵人進攻最猛烈的時候。敵若再組織強大火力,將至夜晚。到那時,我軍後續部隊也到了。你放心吧,勝局已定。”
政委聽後,雖然把嘉獎令發出去了,但心裏還是將信將疑。
果然,晚上其他縱隊的後續部隊趕上來了。
戰鬥到第二日黃昏,陳賡再一次詢問了31團的傷亡情況,説:“你們準備再阻兩天。”
結果,才過一會兒,就總前委來電了:命令11旅撤出南坪集,誘敵18軍過澮河以北,然後4、9縱主力沿澮河南北夾擊,切斷敵18軍與黃維兵團的聯繫,由中野主力在澮河以南圍殲。
陳賡立即下令11旅撤出南坪集,讓出一個口子,敵18軍立即衝了過來,進入了劉伯承預設在宿縣西南的一個袋形陣地。當黃維發現時,大軍已鑽入解放軍的口袋很深。他察覺有切斷後路的危險,馬上向澮河以南畏縮。可是,一切來不及了。他本人和十幾萬大軍被解放軍包圍在宿縣以南,以雙堆集為中心的一塊狹窄地域內,怎麼也逃不出來。
到了這個時候,黃維還是沒轉過彎來。在接下來的24日、25日,敵18軍再次用炮火猛擊南坪集,結果,發現這裏已經空無一人。
澮河阻擊戰成功地把黃維大軍攔阻在澮河兩岸多日,為中原野戰軍主力調整和把黃維集團包圍在雙堆集一帶贏得了最寶貴的時間,後來被譽為“解放軍十大鐵血阻擊戰”之一。而澮河阻擊戰的每一步進程,完全如陳賡所預料,簡直如神仙一般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