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2021年全國高考將正式拉開大幕,1078萬考生將趕赴考場,迎接人生路上的一次大考。今年考場如何防疫、各地如何為考生做好保障……有關今年高考,這些信息需瞭解。
1078萬學子今日赴考
根據此前發佈的時間安排,2021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時間為6月7日至8日。
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6月7日,語文9:00至11:30;數學15:00至17:00。6月8日,文科綜合/理科綜合9:00至11:30;外語15:00至17:00。
此外,部分省(區、市)由於考試科目設置不同,9日、10日也安排了部分考試科目。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078萬人,較之去年增加了7萬人,再創新高。
在考場設置方面,今年,全國共設考點7200餘個、考場46.6萬個(含2.6萬個備用隔離考場),涉考工作人員140餘萬人,其中監考人員95萬餘人。
防疫不放鬆 廣州為核酸陽性考生設專用考場
近期,一些地方出現本土感染和傳播病例,根據中國疾控中心專家研判,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需要繼續按照常態化防控要求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早在今年2月初,教育部便印發了《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要做好考生和考務人員日常體温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按要求為每個考點配備防疫副主考,設置必要的隔離考場、隔離設施,配備充足的防疫物資。
認真落實入場體温檢測、考場全面消毒、通風、保持間距等措施。開展全覆蓋式防疫教育和防疫培訓,確保全體考生和考務人員熟知防疫知識和操作流程。
近期,廣州的疫情牽動人心,當地已進行防疫部署,保障高考順利進行。
在6月5日召開的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廣州市衞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將考點劃分為普通考點、隔離考點兩大類。在普通考點內,分別設置了普通考場、備用考場和隔離考場。不同類型考生將分別安排到相應考場,採取不同的防護標準和要求,確保軌跡上互不交叉、空間上完全間隔。
對核酸檢測陽性的考生,廣州專門在定點收治醫療機構設置專用考場,最大限度保障考生順利應考。
對封控區域考生、密接考生、次密接考生等,採用專車、專用司機接送往返隔離考點,專車的司機均經過嚴密的健康檢測和疫苗接種、核酸檢測等。
資料圖:6月3日,江蘇省南京市,秦淮河石頭城段掛着“汛期漲水 注意安全”警示牌。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正值汛期 各地多部門聯動防汛防高温
6月,我國全面進入汛期,正值夏季,防汛和防暑降温工作也關係到考試是否能順利舉行。
根據中國氣象局的預報分析,今年高考期間(6月7-9日),華北南部、黃淮等地有高温天氣;華北北部、東北等地有陣性降雨;西南地區東部、江南及華南等地自西向東有較明顯降雨。
近日,教育部、國家衞生健康委等部門指導各省(區、市)集中開展了高考安全和組考防疫專項檢查工作。針對考試期間可能出現的突發自然災害、極端天氣、疫情傳播等,要求各地檢查應急預案及應急演練情況,確保一旦發生突發情況,各部門人員能夠快速反應、協同配合、穩妥處置。
從地方來看,為應對極端天氣,各地已進行提前部署,展開多部門聯動,為高考保駕護航。
當前廣東正值“龍舟水”降雨集中期,廣東省安委會、省三防辦、省應急管理廳發出通知,要求相關部門對高考考場及其周邊的低窪地段、地質災害隱患點,反覆進行拉網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對易受洪澇、山體滑坡等災害影響的考場,落實應急管控措施。
在防暑降温方面,4日,陝西省發佈了《關於做好高考期間防暑降温及其他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要在統籌防控疫情的同時,做好高考期間防暑降温工作,為考生營造清涼舒適的考試環境。
《通知》明確,可採取配備空調、電扇、放置冰塊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做好考場防暑降温工作;指導各考點合理準備酒精濕巾、飲用水等防暑降温物品、藥品,為考生候考、考試提供周到服務,保證考生考試期間合理需要。
嚴打考試作弊 謹防高考謠言
除了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各地也在嚴抓考試紀律。
近日,教育部統一公佈了教育部以及全國31個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考試機構2021年的高考舉報電話。教育部表示,教育部及各省(區、市)將會同有關部門根據舉報線索第一時間核查處理,堅決維護高考公平公正。
此外,教育部還介紹,今年高考前夕,各地公安機關連續偵破多起組織考試作弊案,涉案犯罪團伙利用互聯網招攬作弊考生,企圖使用無線考試作弊器材協助考生實施作弊。公安機關將會同教育、市場監管等部門繼續保持對涉考犯罪“零容忍” 態度,嚴厲打擊各類“助考”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2021年高考安全。
在今年5月召開的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教育部表示要嚴格考生資格審核,堅決打擊和治理“高考移民”等違規行為,嚴格執行招生政策,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嚴防冒名頂替上大學。
每年高考前夕,網上總會有些不良機構或不法分子動起“歪腦筋”,借高考散佈虛假信息,誤導考生和公眾,甚至實施詐騙。
為此,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聯合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部門梳理了諸如“出售高考試卷答案”、“押中題”、“低分高錄”等近年來出現頻率較高的高考假新聞、假信息,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明辨網絡謠言,謹防上當受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