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有言:"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每個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堅守,事業文章隨身銷燬,而精神萬古如新;功名富貴逐世轉移,而氣節千載一日。
一個人的志向與氣節在時間裏是不朽的,正如段祺瑞面對着許多壓迫,卻始終堅守着自己底線,抗日到底,不得不讓人讚歎他有着怎樣的氣節。
多重關係的身份段祺瑞,安徽合肥人,1865年生於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和他同時期的有吳佩孚和張作霖。同時,李鴻章和袁世凱和他的關係非常密切。
1885年,清朝內部為了"自救",開始了轟轟烈烈洋務運動,身為晚清重臣的李鴻章一手創辦北洋武備學堂。此時,剛滿20歲的段祺瑞憑藉自己優秀的成績和出色的能力,順利考入學堂。作為優秀學員,段祺瑞很快受到了李鴻章的賞識和重用。段祺瑞的所有成就都是在李鴻章手下開始的。
後來,袁世凱在天津小站訓練新式陸軍,段祺瑞剛好被指派在袁世凱手下當統帶、教練,正是這個機會讓他結識了袁世凱並被其所看重。
1899年,此時袁世凱擔任清朝的山東巡撫,奉旨前往山東去鎮壓義和團,段祺瑞就負責幫袁世凱擴建北洋軍。能力出眾的他很受袁世凱賞識,不久後就被其提拔為自己的親信。
不止如此,袁世凱還將自己的乾女兒張佩蘅嫁給了段祺瑞,可以説是非常欣賞他的才幹。就這樣段祺瑞成了袁世凱的女婿,在李鴻章和袁世凱兩大人物的提攜下,他的前程可謂是平步青雲。
但是雖然受着袁世凱的知遇之恩,段祺瑞卻也有着自己的底線和堅守。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此時的袁世凱正陷於水深火熱之中,他下令派段祺瑞去對付革命軍。但段祺瑞有着自己的遠見和卓識,曾經有過出國留學經歷的他知道共和制的意義所在,也知道要想救中國,就不能再像封建社會那樣來了。
他想看到中國復興的希望,所以雖然段祺瑞是奉命討伐,卻並沒有真正下手去對付革命軍,反而開始主張談判希望能借此給革命緩和的餘地,雖然最後還是袁世凱稱帝,但段祺瑞始終堅持着自己的立場堅決反對,甚至在多次勸阻無效之後被免職。
因為受着袁世凱的知遇之恩,段祺瑞不曾公開聲討袁世凱,但他也不會去參與袁世凱政府的爭端。在變化複雜的社會進程中,他始終堅守着自己的立場和氣節,並沒有因為權勢和親情而妥協,多重身份帶給他的是機遇也是選擇,他選擇了堅守自己的內心,便無所愧,無所畏。
與日本人的交鋒不久之後便迎來了袁世凱的倒台,憑着自己的能力和前期基礎,段祺瑞的勢力並沒有隨着袁世凱的沒落而沒落,反而隱隱成了軍閥混戰中的強者,割據一方。
在當時混亂的時代背景下,大部分內容軍閥勢力身後都滲透外國勢力的影響,因為時局的複雜呈現着一種私密的合作關係,像黎元洪背後站着美國勢力的支持,而段祺瑞當時也得到日本的幫助。
雖然各方面的勢力都相互有所接觸,卻並不代表他們就走到了一起,在大是大非面前,沒有人會讓步,段祺瑞自然也不會對日本做出讓步和妥協,反而是直接利用。
1917年到1918年期間,段祺瑞做了件許多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借錢。借錢不是什麼大事,但他借的是日本的錢,借日本的錢也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但他卻借了不還。
當時處於發展中的段祺瑞想了個辦法,他找到日本人進行商議,將自己東北境內的一些建鐵路、開礦產森林之類的權益"租借"給了日本,以此為抵押,然後向日本大量借錢,兩年時間裏,借了5億日元。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甲午戰爭時期,日本人從清政府手中獲得了約3.5億兩白銀,而段祺瑞就這樣不聲不響從日本手中弄回了1.4億兩白銀。靠着這些錢,段祺瑞重新整頓了自己的勢力,有了更大的發展,但是相對的,日本借錢後,卻並沒能拿到相對應權益,上了個大當。
這近乎"無賴"的舉動,在如今看來竟顯得有些可愛,無奈的日本也只能天天催着段祺瑞還錢,但段祺瑞愣沒有搭理,甚至公開性的説:"對於日本人,利用一下也就算了,等兩眼一閉死了,還用得着還什麼錢?"不得不讓人讚歎他的氣節與志向。
當然關於他做的事有很多,好事也罷,壞事也罷,都沒有辦法直接去判斷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他的氣節和底線,正如我們每一個人內心的堅守一樣。
抗日到底的宣言兵無常勝,水無常形,段祺瑞的勢力在時代浪潮中並沒能發展多久,局面形勢的轉變是無法預料到的,1926年,段祺瑞便被馮玉祥驅逐、下台。
到1931年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在戰爭走向無法定奪之前,日本方面特派土肥原賢前往天津悄悄地找到了段祺瑞,希望能夠藉助他的勢力,讓他出面替日本做事。但多次拜訪皆無果,段祺瑞拒絕與日本人來往,他的態度一如既往的強硬。
但日本勢力同樣充滿威脅,沒有辦法的段祺瑞只好悄悄地離開了日本的勢力範圍,隱居於上海。段祺瑞始終堅持着自己的立場,並公開表明了自己抗日的態度,《申報》記者採訪段祺瑞時,他回答:"日本暴橫行為...情不能感、理不可喻...我國惟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求。"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堅定地彰示着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氣節,一直到生命的最後,段祺瑞也始終不曾向日本妥協低頭,選擇了抗日到底。
和段祺瑞一樣的還有張作霖和吳佩孚,雖然他們都是割據一方的軍閥勢力,也給國內留下過一段陰暗的歲月,但在大是大非和民族大義面前,他們都不曾讓步。而我們敬佩這種選擇,在很多事情面前我們都沒有辦法去改變,唯有堅守自己內心的選擇,留有道德的底線。一個人的志向,無所愧便無所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