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文明誕生開始起,戰爭作為雙方勢力爭奪利益的一種極端暴力行為,被廣泛的運用,然而在生死相拼的戰場上,也免不了一些灰色幽默,歐洲就有一個小國,派出去世界上最搞笑的一支軍隊,80個人參戰,卻回來了81個,這就是接下來所要談到的列支敦士登。
作為全世界為數不多的袖珍國家,列支敦士登的領土面積只有160平方公里,擁有着3萬7千人的國民,在近代,他先後被羅馬帝國、俄羅斯帝國、法蘭西帝國所統治,1806年拿破崙勢力解體後,列支敦士登也趁機獨立,成為了一個主權國家。
列支敦士登的地位,恰好處在普魯士和奧地利之間,作為一個小國,他很難在風雲莫測的變換形式下獨善其身,在1866年,列支敦士登周圍兩個鄰居,普魯士和奧地利因為爭奪德意志龍頭老大的位置,爆發了戰爭,而在夾縫中生存的列支敦士登則遭了殃。
列支敦士登人知道,雙方任何一個國家,只要派遣一個團,就能佔領自己的土地,最明智的選擇,就應該是站好陣營,尋求庇護,因此經過列支敦士登議會的考慮,他們決定倒向奧地利,至於理由則是因為奧地利的陸軍似乎比起普魯士更加龐大。
既然加入了陣營,那麼也是有着為這個同盟參戰義務的,列支敦士登一合計,東拼西湊拉過來了80人組成的軍隊:這已經是他們當時全國的武裝了,就這樣,列支敦士登的部隊轟轟烈烈地奔赴前線,全國還為他們舉行了巨大的歡迎儀式。
奧地利自然不會將獲勝的希望放在列支敦士登的這支80人小分隊上面,但是奧地利軍事同盟還是決定,派遣列軍負責奧地利邊境城邦提洛爾的防務,列支敦士頓的這支大軍,又奔赴了遠方。在這一支軍隊當中,幾乎沒有人是正規軍人,他們都是被臨時徵召的,有屠夫、廚師、也有警察,列支敦士登人對這場戰爭,同樣也沒有什麼概念,他們來到提洛爾後,除了定時的巡邏,挖掘防禦工事以外,就是樂觀的在軍營裏面開酒會派對,好不快樂自在。
有意思的,鄰國意大利也參加了普奧戰爭,並且將加入了普魯士帝國方面的陣線。而派在提洛爾前線駐防的,恰好也是一支意大利軍隊,至於意大利人的戰鬥力,相信在二戰的時候諸位也聽説過他們的名聲,因此列支敦士登很快就和意大利達成了共識,雙方都樂得安閒,當普魯士人和奧地利人在戰場上你死我活的時候,意軍和列軍正在戰壕裏痛快地喝着啤酒。
畢竟列支敦士登軍團拿的是奧地利人發的軍餉,吃的是奧地利做的伙食,因此時間一長,列支敦士登人也有點不好意思了,那就隔空放個幾槍吧!意大利同樣如法炮製,提洛爾倒也不會長時間保持沉悶。
等到了1867年8月,普奧戰爭最終以奧地利失敗結束,列支敦士登人對盟友的失敗並不感到失落,反而十分高興,他們總算可以回到自己故鄉了!
就這樣,他們高奏凱歌,踏上了回國的征程,而列支敦士登全國認為,這80名勇士保全了自己的國家,因此國王也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歡迎人士,讓人開心的是,走之前的80個人,都原封不動地回到了故鄉,此外還多了一個戰友。
他是奧地利部隊的一名聯絡軍官,在戰亂中失去了和自己部隊的聯繫,因此列軍在回國的時候,順帶着也將他捎上了,或許是奧地利人被列軍換了的氣氛所吸引,奧地利人也加入了他們的團隊。
而後來分析普奧戰爭,奧地利輸的原因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類似於列支敦士登、薩克森等很多德意志邦國雖然明面上支持奧地利,實際上“出工不出力”,反而讓奧地利陷入了被動的局面,面對這樣的盟友,奧地利人自然也是哭笑不得。某種意義上來看,列支敦士登人才是聰明人,比起戰爭與國王,很顯然他們認為生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