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土爾扈特大部東歸後,留在當地的卡爾梅克人如今怎樣了!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經典

地球人都知道,俄羅斯聯邦屬下有21個自治共和國,在這些民族自治共和國中,有個叫卡爾梅克的共和國,“卡爾梅克”在突厥語中為“留下來的”意思,它是怎麼來的呢?
明朝後期,在中國天山北部的塔爾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地區,生活着一支遊牧部落,他們是漠西蒙古四大部落中的一支 ——土爾扈特部。其他三支分別為準噶爾部、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其中又數準噶爾部最為強大,控制着新疆和中亞部分地區,其次是和碩特部,控制着青藏地區,土爾扈特部備受準噶爾欺凌。
土爾扈特首領和鄂爾勒克為了尋找新的生存環境,遂率部西遷,一直遷到當時尚未被沙皇俄國佔領的伏爾加河下游、裏海之濱生活。當然,他們也趕跑了原先生活在該地的原住民。
土爾扈特人在伏爾加河流域這片人煙稀少、水草豐美的平原上,開始生活繁衍,建立起了土爾扈特汗國。 在接下來的100多年時間,土爾扈特人始終保持着與清朝政府的關係。
17-18世紀,俄羅斯經歷了雄主彼得大帝、女強人葉卡捷琳娜女皇等的治理,國力大增,對領土的控制慾急速膨脹,日子原本過得有滋有味的土爾扈特人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沙俄政府從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打出一套組合拳:在汗國設立一個叫扎爾固的機構,限制汗王的權力;讓大量的哥薩克移民向東擴展,不斷縮小土爾扈特的遊牧地;迫使信仰藏傳佛教的土爾扈特人改信東正教。
原本地位平等的關係,隨着沙俄的日益強大就這樣被打破。 18世紀,沙俄帝國為了控制出海口,發動了一系列的侵略戰爭,而每次戰爭都要徵用大量的土爾扈特青壯年騎兵上前線,去為了沙皇的野心跟與他們毫不想幹的奧斯曼土耳其人、瑞典人、波蘭人、克里米亞人、諾蓋人廝殺,死傷慘重。其中跟土耳其人就打了21年,能活着回來也就十之一、二,用土爾扈特人的話説,如果再這麼下去的話,土爾扈特就會沒了。
雍正皇帝執政時期,曾派使者聯絡土爾扈特部,希望他們配合大清,作共同夾擊準噶爾,可由於沙俄視準噶爾為盟友,橫加阻撓。
當準噶爾被清朝消滅的消息傳來時,當時的土爾扈特汗王渥巴錫召集重要人物,開了一次小型的絕密會議,密謀離開生活了將近一個半世紀伏爾加河流域,回到之前的故土,若能佔領準噶爾空出來的牧場最好。
電影《東歸英雄傳》講述的就是清乾降三十五年(1771年)初,渥巴錫率領部眾迴歸祖國的故事。由於保密工作沒做好,土爾扈特人脱離沙俄東歸的消息被泄露,渥巴錫不得不提前行動。原本計劃集體撤離的土爾扈特部眾,由於伏爾加河遲遲不結冰,致使西岸的人無法過河,眼睜睜看着東岸的主力部眾離去。
而留在了俄羅斯的那些人,就是現在的卡爾梅克共和國的主體民族。土爾扈特能源源不斷地提供很好的騎兵,再加上賦税,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當然不甘心讓他們從自己的手掌心裏逃掉,她派出大批哥薩克騎兵,去追趕東去的土爾扈特人。
17萬攜老帶幼的土爾扈特男女,又趕着大量牲畜,很快遭到哥薩克騎兵的圍追堵截,可他們硬是殺出一條血路回到了祖國新疆的伊犁地區。由於一路的惡戰,加上疾病和飢餓的困擾,“其至伊犁者,僅以半計”。
迴歸祖國的土爾扈特部,就生活在今天新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爾塔拉州蒙古自治州,他們的後裔和新疆各族人民一道為建設和守護邊疆而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對於未能東歸的土爾扈特人,亦即“留下來的”卡爾梅克人,沙俄政府採取嚴厲措施,將他們嚴格監控起來。卡爾梅克人也曾醖釀過迴歸,但他們的首領阿沙爾瑚被葉卡特琳娜二世“請”到彼得堡談人生。
在阿沙爾瑚被軟禁期間,女皇於1771年10月下令取消土爾扈特汗國,成立卡爾梅克管理處,選派一大批俄國警察進入卡爾梅克部“維持治安”。
1773年,俄國爆發了普加喬夫起義,起義軍領袖普加喬夫是哥薩克軍人出身,他組建的以哥薩克人為骨幹的起義軍驍勇善戰。俄當局就想到了曾經征服過他們、更擅長騎射的蒙古人,於是就讓卡爾梅克領主車臣多爾濟率軍去鎮壓普加喬夫的起義軍。
車臣多爾濟非但不幫助沙俄政府,反而與普加喬夫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俄軍,幫助義軍佔領了不少城鎮。普加喬夫起義被鎮壓後,俄國政府追問車臣多爾濟為何與普加喬夫共同進攻俄軍時,車臣多爾濟以“詐降”來搪塞。此後,俄政府繼續加強對卡爾梅克人的控制,他們幾乎失去了一切政治權利。
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卡爾梅克人蔘加了蘇俄紅軍,組建了卡爾梅克騎兵團,為保衞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浴血奮戰,參加了著名的察裏津(斯大林格勒)保衞戰。後來的蘇聯陸軍元帥伏羅希洛夫説:“如果能讓我擁有10萬蒙古騎兵的話,不光察裏津,整個黑海和高加索都會唾手可得。”
有鑑於此,蘇聯政府於1920年成立了卡爾梅克自治州,到1935年,改為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
蘇聯衞國戰爭期間,卡爾梅克有兩萬多子弟組成騎兵團參加著名的基輔保衞戰。基輔戰役蘇軍共損失約70萬人,其中卡爾梅克子弟有1萬多人戰死,近萬人被俘。
1942年,卡爾梅克共和國首府淪陷,卡爾梅克上層向納粹投降,並組織了偽政府,還為德軍組建了偽軍。二戰末,蘇軍紅軍重新佔領了卡爾梅克,卡爾梅克人被扣上了通敵罪的大帽子,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被撤消,全體卡爾梅克人不分老少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直到1957年,赫魯曉夫廢除了流放令,允許卡爾梅克人迴歸故鄉。1958年,蘇聯政府經過大量的調查取證,終於為卡爾梅克人平反,因為大量事實證明,卡爾梅克人為二戰作出了巨大貢獻,在卡爾梅克淪陷期間,他們在敵後戰場開展游擊戰,和德國法西斯進行着殊死的戰鬥;就是那些參加偽軍的人,在蘇聯紅軍進攻時,往往採取消極逃跑,或者速降的是辦法,使蘇軍取得意想不到的勝利,加速了德軍的敗亡;而紅軍中的卡爾梅克戰士,更是高舉着蒙古人傳統的 “蘇魯錠”,從本土一直打到柏林城下。
卡爾梅克由此重新恢復了自治共和國,蘇聯解體後升格為俄羅斯聯邦內的共和國。如今的卡爾梅克共和國面積7.6萬平方公里(超過比利時,丹麥,瑞士和荷蘭總面積的總和),人口30多萬,人均GDP是8087美元,在俄聯邦各州和自治共和國中排名第74,首府為埃利斯塔。卡爾梅克國民講蒙古語,使用中國的蒙文託忒文,信仰藏傳佛教,是歐洲唯一信仰佛教的國家,埃利斯塔市內建有歐洲最大的佛教寺院——釋迦摩尼大金寺,因此,有歐洲小拉薩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