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馬上林沖,馬下武松”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知道的人卻鳳毛麟角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經典

觀古今看世界《詩經》有言“古公檀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這十六個字就是我國著名小説《水滸傳》書名的由來。《水滸》是一本充滿了英雄色彩的講述北宋末年宋江起義故事的小説,書中用非常細膩獨特的筆觸刻畫了108位梁山好漢和諸多故事情節,非常的引人入勝,在民間流傳甚廣。梁山英雄豪傑匯聚一堂,每一位好漢都有着各自獨特的技能特長,賬房蔣敬、樂師樂和、蕭讓善畫、安道全善醫,甚至還有精通炮銃之術的凌振,另加智囊武將無數,可謂是五花八門。而在人們最熟悉的人物評價中,有着“馬上林沖,馬下武松”這樣的一句,二人皆是梁山數一數二的武藝高手。但殊不知,這一句評價之後還藏着後半句。

“馬上林沖,馬下武松”描述的是林沖與武松二人在武藝上的強大過人。在梁山征戰四方的時日裏,能打善武的好漢們都被分為了馬軍隊和步軍隊,一路騎兵,一路步兵,互相配合進行攻擊。林沖作為當今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一身槍棒技術可謂是毋庸置疑的,作為朝廷軍的一員,騎術更是十分了得。在梁山中林沖有着“馬軍五虎將”之首的稱呼,可生擒扈三娘於馬上,力戰呼延灼不敗,《水滸》有詩曰“丈八蛇矛緊挺,霜花駿馬頻嘶。滿山都喚小張飛,豹子頭林沖便是。”,威名可謂十分了得。

而行者武松更是步兵中實打實的強者了,憑藉着一身虎膽和兇狠玩命的打法,作為步軍首將的魯智深也得避讓三分。且不提空手打死了景陽岡的猛虎,光是讓金眼彪施恩吃癟連連的蔣門神被武松幾拳打死足以説明武松近戰的強大,在拋棄了武器長度的戰鬥裏,勇猛兇狠就是最為強大的武器。“馬上林沖,馬下武松”確實人如其名,但是它的後半句“水裏張順,賽跑戴宗”卻沒有什麼人熟知了。這大概是因為張順和戴宗都不是林、武二人這等以一當十的習武猛將,但不能否認的是張、戴二人也是十分傳奇的好漢。

張順,人稱“浪裏白條”,和兄長張衡二人都是潯陽江上的漁民。憑藉着一身上好的水性和豪邁的性格,在一幫捕魚人中成為了領頭者。二人平日裏擺渡和捕魚來維持生計,時不時也組織一次劫富濟貧,在潯陽江裏威望很高。宋江在刺配江州的時候,與李逵和戴宗二人在潯陽江旁的酒樓作客。暴脾氣的李逵因為沒有下酒的魚吃,前往魚市討要,結果因為口角衝突大鬧魚市。張順來了之後,當即就和李逵戰了起來。作為黑旋風的李逵戰力可不是白叫的,陸上把張順狠狠壓制,於是張順用計謀把李逵騙入水中,立刻反敗為勝,用高超的水性打得李逵連連叫苦。

張順的水性十分驚人,可“沒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這一身強大的水戰能力也讓張順為梁山屢屢建功,並且打造了一支堪稱騎兵的梁山水軍。只可惜,張順在徵方臘時,為了從水路助宋江破開杭州城,冒險深入湧金門死於亂箭之中,一代水中猛將就此隕落。在龔開所著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記載張順道“雪浪如山,汝能白跳。願隨忠魂,來駕怒潮。”《水滸》原著中也有詩曰“膽大能探禹穴,心雄欲摘驪珠。翻波跳浪性如魚,張順名傳千古。”可見“水裏張順”水性之強可謂出神入化登峯造極。

而戴宗相比張順而言,他的意義又更大了。戴宗,稱號神行太保,是梁山軍師吳用的摯友,一身神行御馬的本事讓戴宗有着善騎能跑的名氣。根據傳聞,戴宗全力奔馳能夠日行八百里,大概400千米的路程,可謂是匪夷所思。戴宗一身俠肝義膽,有着強烈的正氣,在得知宋江的想法後於江州結識,並引薦了李逵。在宋江題反詩入獄後,更是想盡辦法救宋江逃生。雖然戴宗一身武藝實屬普通,戰力極低,但他卻用自己善跑的能力來為梁山好漢們傳遞信息。古人云“兵貴神速。”,不論是打仗還是救人,第一時間獲得最新的消息是可以改變戰局情況的。在那個沒有發達交通工具的時代,除了馬人們沒有任何辦法去傳遞消息,只能八百里加急單騎疾走。而戴宗就是憑藉他這一身遠勝信使的跑速,在多次關鍵時候力挽狂瀾,並且在徵方臘的時候保證了梁山好漢們最新的軍情更新。

戴宗最終在岳廟出家,晚年圓滿,這也正是他一生付出後收穫的美滿。“馬上林沖,馬下武松。水裏張順,賽跑戴宗。”林沖和武松都是為梁山提供了強大武力的存在,而張順和戴宗則是承擔起了後勤與消息的重任。在《水滸傳》的故事裏,四個人的地位不相上下,都是十分的重要,張順戴宗也同樣是和林、武二人一樣的實打實的好漢,為了心中的大義來付諸行動,並且忠心到了生命中最後一秒,實在是兩名偉大的良將。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