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知識的詛咒
知識的詛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來源於美國伊麗莎白·牛頓(Elizabeth Newton)在斯坦福大學所做的關於一個簡單遊戲的研究。伊麗莎白在完成其博士研究課題中做了一個敲擊實驗。她把實驗人員分成兩組,一組為敲擊組,他們每人拿到一份25首歌的歌單,然後按着歌單,利用敲擊的方式傳遞歌的內容,另外一組為猜測組,他們和敲擊組一對一配對,通過敲擊組的敲擊猜測他們敲擊的是什麼歌曲。
這個遊戲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很艱鉅。在伊麗莎白的實驗過程中,敲擊者敲出了120首曲子的節奏,而猜測組僅猜出了其中的2.5%,也就是120首裏的3首。更有趣的是,在猜測組猜歌曲名前,伊麗莎白讓敲擊組預測猜測組猜對的概率,他們預測概率為50%。那麼這中間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敲擊組的估計與猜測組的實際情況差別那麼大?
要理解這個偏差,大家也可以試着敲一首《祝你生日快樂》。你會發現在敲擊的過程中,是伴隨着你心裏的哼唱。如果你錄下來去聽,你會很容易發現這是哪首歌,因為你聽得時候,你心裏也會唱這首歌。但如果要求你心裏不唱這首歌再敲一遍,你會發現,你根本實現不了!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一旦你知道了一件事情,便再也回不到不知道的狀態,去講述、去傾聽這件事情了。
就好像我們被知識詛咒了一樣!事實是,我們確實被詛咒了。
知識的詛咒在我們的教育和教學中有什麼借鑑和指導意義呢?如何才能打破知識的詛咒呢?
預習
預習——填補教與學的鴻溝。
説起預習,很多人會説,預習會有助於課堂理解,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的更加深刻。事實上,這些都忽視了預習起到的一個最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預習填平了學生和老師在所講章節的知識點的鴻溝,使老師和學生處在了同一個背景條件下,那麼老師和學生溝通的詛咒就降低了或者是部分消除了。
概念,學生們讀過一遍,在他們的腦子裏就有了印象,當老師再講解時,就如音符,會在孩子們心中流過,共情就會產生,互動就會起來,理解就會深入。
例題,孩子們看過,在老師們舉例時,思路就不會被禁錮,學生們的自信心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拓展,孩子有了概念的理解,有了解題的方法論,拓展就不是一籌莫展,概念和方法的遷移就能實現。
所以哪怕預習時僅僅把要講解的東西讀一遍,其效果也已經達到了老師和學生共處同一個情景的效果,那麼知識的詛咒不再存在,或者知識的詛咒可以跨越,課堂的成功就可以預見。
因此,老師們,家長們,不要再讓預習僅僅停留在你們的教導和叮囑裏,要讓孩子們真正地動起來。上課時檢驗一下孩子們的預習成果,做的好的多表揚表揚,做的不好的多鼓勵鼓勵,讓孩子們真正地養成預習的習慣,還要看得見效果。
教學——與時俱進
用學生熟悉的背景知識講解理論技巧。
時代在變,人的背景也在變,不變的是我們書本上的定律、公理和公式,不變的是我們做人做事的核心理念和規則。問題來了,老師們和孩子們的經歷是不一樣的。
在我們的孝文化中,有卧冰求鯉的故事。講的是晉朝琅邪(今山東臨沂)人王祥,幼年喪母,繼母並不喜歡他,且經常在其父面前數落他,從而導致讓其經常受罰。有一次,父親和繼母生病,王祥忙着照顧父母,衣不解帶。冬天,生病的繼母想吃鯉魚,但因河水結冰無法捕魚。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用體温把冰面化開,從化開的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非常高興,把魚拿回家繼續供奉父母。
在我們講解這個故事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們的共情效應並不強。尤其是孩子們會説,想吃魚去菜市場就能買了呀,捕魚可以用船呀,破冰可以用破冰鏟呀,赤身卧冰,凍病了他怎麼繼續照顧父母呀?一系列問題就出來了,因為時代不同了,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了,但孝敬父母的孝心孝意就是不變的。
那麼怎麼辦?課還得上呀!
一個辦法是,把這個拉到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去。在講這個故事之前,先和孩子們討論兩個問題:1、我們重感冒了是什麼感覺,需要不需要別人的幫助;2、在我們長大的過程中,有沒有父母生病的情況。比如媽媽重感冒,爸爸又不在家,你是怎麼做的?在孩子們熱烈討論之後,再正式引入這樣的故事,因為孩子們已經有了共情,課程的進行和教學目標就會比較容易達成。
再舉個例子,雞兔同籠的問題,最早在1500年前的《孫子算經》內出現。似乎一直到近代,都不會出現孩子們沒見過雞和兔的情況。但是恰恰在現在的年代,雞和兔離我們孩子們是越來越遠。吃的雞肉都是宰殺切好了的,兔子更是很少見到。那麼,你講雞兔同籠的故事,有些孩子會是一臉懵懂,兔子,兔子是啥,好吧電視裏或者圖片上見過,但他可能真沒什麼印象,那你説這個問題怎麼解?我想,老師如果把兔子換成獨角獸,孩子們到可能更容易理解起來。
這樣的案例主要想説明一個問題,因為時代在改變,老師們在授課過程中,舉例儘可能取材於孩子們生活場景裏經常出現的,這樣有助於打破或者降低知識的詛咒,老師和孩子們共情交流才更容易。
行規——不妨換個角色
學生的行規問題一直是學校管理尤其是學生管理中的一個難題。而寄宿制學校,千頭萬緒更是多,學生的行規問題也就尤其多。
仔細分析行規問題,你會發現95%以上的問題都是習慣問題。習慣問題當然要用習慣的方式來解決。其中,讓好習慣顯而易見,讓壞習慣不可見就顯得尤其重要。但是讓好習慣顯而易見好做,讓壞習慣不可見就可能容易起衝突了。
讓壞習慣不可見之所以容易起衝突,原因有兩點:1、既然是習慣,你不讓他發生還是會有慣性;2、學生並不一定認為這是一個壞習慣。第一點好理解,第二點為什麼會發生,原因也在知識的詛咒。
在我們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洗衣服是統一到宿管阿姨那兒的,這就要求孩子們要把名字寫在衣服上,方便宿管阿姨歸還。然而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經常發些孩子們沒寫名字,從而造成宿管阿姨需要挨個查找詢問是誰的衣服。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認為孩子們粗心,忘記寫了。批評,提醒注意,發些治標不治本!
然而,這些問題得到最終改善源於我們在加強電子管理時增加的一項贖回政策,這些政策要求被沒收電腦的學生需要做二十個小時的義工才能贖回電腦。其中很多孩子做義工時就選擇了和宿管阿姨一起整理衣服。在整理衣服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不寫名字的話,會給衣服整理和歸還工作帶來很大的困擾和工作量。而這些參與義工的孩子有些就是之前那些不寫名字的“問題”孩子。後面的事情就顯而易見了,這些孩子在這個問題上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在我們的班級管理中,很多老師也發現,讓一些經常有行規問題的孩子負責他經常出問題的方面的工作的管理,可能更容易把整個班級問題解決。這是因為,你讓“問題”孩子和你站在了同一個場景裏,知識的詛咒降到了最低,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讓教師和管理者同處於一個知識背景下。
開會、下命令,或者是規則頒佈後,常常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很多人在執行過程中還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分析問題原因有很多。比如説開會時開小差,會議內容太多,效率不高等等!當我們去詢問出問題的人們,發現他的理解和開會時要表達的內容和方向完全偏了,而且可能還不在少數。知識詛咒在這裏發生了。
為什麼會發生知識的詛咒?管理命令的發佈是管理者站在管理者的知識背景、視野、角度和能力去發佈的,而執行者和管理者的角度、知識背景甚至能力並不站在一條線上。知識詛咒當然會發生。
曾經聽過這麼一個故事。一家日本公司的領導,把一個得力手下叫到辦公室,讓他去做一件事情。吩咐完後,手下就要走,領導不讓,和他確認,你明白任務是什麼了嗎?手下説,明白了。領導還不讓走,説那你跟我複述一遍,然後手下就複述了一遍。領導還沒讓走,繼續問,那你準備怎麼做?然後手下説,會這麼做這麼做。説完領導認為也挺好。這時我們認為,領導該放行了,然而並沒有!領導繼續問,你認為你完成整個工作有什麼困難?手下想了想,説沒有。然後領導才放行。
這是一個領導發佈命令非常好的避免知識詛咒的方法。在很多時候,領導直接把要做的事情一説,下屬就拼命去幹了,乾的好説明他能力強,乾的不好説明他執行力不足。其實最根本的,是不知道知識詛咒的存在。能力強的當然好,能力弱的就把事情沒做好,白白浪費了時間,錯過了最佳時機。
我們日常開會的時候,也會經常存在知識的詛咒。很多時候,開會是這樣的,説有這樣一個事情,講了一大堆,然後做了一個完成時間表,問有沒有問題,下面的人還在消化理解中,能有什麼問題?然後就執行,執行過程中發現經常出問題,原因何在?知識的詛咒!
那麼要怎麼做?可以把這個議題提前發給大家!開會就做三件事:
1、講一下重要性,明確一下負責人;
2、講解一下關鍵問題和容易出錯的地方;
3、回答一下大家在會前產生的疑問!這麼做下來,問題會少很多,因為大家開會時站在了同一個背景下。
總體的來説,人有差異,知識的詛咒就會一直存在。在教學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打破知識的詛咒就顯得尤為重要。期望大家多思考,多觀察,嘗試不同的方法打破日常教學和管理中的知識的詛咒。
作者 |於中連(NEBS國際部主任)
來源| NEBS國際部
責編| 王小波
排版| 又又
•李海林:民辦學校當務之急,是對辦學定位做重大調整
•成績和素養如何兼具?一所“深度學習”世界級示範校的11個細節
•兩會教育觀察:聚焦常難題,迎接新挑戰
▼ 點擊「閲讀原文」,進入微店搜索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