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青年時期的劉邦真是個無賴嗎?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經典

説起劉邦,印象中總是個老無賴的形象,縱然能百折不撓,還能知人善任,可最終擺脱不了這種無賴的形象。

大家知道,司馬遷的文筆獨步古今,其文學功力連唐宋八大家都望塵莫及。為什麼我們在漢代之前有那麼多膾炙人口的傳奇,有那麼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這都應歸功於司馬遷。兩千多年了,劉邦項羽始終是熱搜關鍵詞。討論誰是英雄的時候,一直就論這哥倆。爭天下的死對頭多得是,李世民和王世充,朱元璋和陳友諒,這些人都少有問津。為什麼?司馬遷把個乾巴巴地歷史演繹的生動有趣。一提項羽,腦中立即便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大英雄。一提劉邦,就是要和項羽一起燉親爹的臭無賴。

司馬遷在不影響史實的情況下,把個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今天,我們就剝下司馬遷種種地藝術加工,看看真實的劉邦。成名以後的劉邦,以後再説,就討論起兵之前的他。當然他起兵時已經近五十的中老年了。不過照如今流行的算法,他勉強算作一位青年。


司馬遷只給自己這位當朝太祖一種的美化方法,那就是神化。這個“神化”不是把人物形象拔高,而是自己編造,或是道聽途説的種種神奇的現象,告訴世人劉邦這個人是受命於天。老天早就把他選好了。這樣説還真能應承當時官方審查,司馬遷生活在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整天迷信長生不老,見司馬遷這麼説,肯定不會介意他在別的地方悄悄地“黑化”劉邦。這就好比司馬遷要給劉邦雕座塑像,雕太好看了呢,自己肯定不滿意。雕到自己滿意呢,就等着被查吧。怎麼辦呢?司馬遷完完全全照自己的意思雕完了,樣子夠磕磣、夠膈應人了。然後司馬遷弄了頂玉皇大帝的帽子扣在劉邦雕像頭上。這麼一來,劉邦“無恥”的樣子也顯得卓爾不羣了。漢武帝見司馬遷給祖宗扣了這麼一頂帽子,不能再説他“大不敬”了。

現在咱們拿掉司馬遷給劉邦扣的這頂“帽子”,看他真實的想説劉邦什麼,再看看司馬遷基於史官的責任感,不敢掩藏的劉邦的真實樣子。

劉邦第一個神異之事,那就是説他母親劉老太太,常在大湖旁邊睡覺,夢中遇到了神仙。後來電閃雷鳴,劉大爺跑過去一看,見蛟龍在劉老太太身上,於是劉老太太懷孕了,後來就生下了劉邦。先秦時期,男女感情比較自由奔放。大家喜歡在河邊對個歌啥的,看對眼就可以了,不需要什麼顧忌,不知道孩子父親是誰也沒什麼。《詩經》了不少描述男女對歌的內容。拋開神異成分,司馬遷是要告訴大家,劉邦他媽在湖邊和別的男人約會,被劉邦他爸撞見了,後來就有了劉邦。言外之意就是,劉邦是個私生子,不知道親爹是誰。

後來説劉邦經常去兩家酒館喝酒,每次都賒賬,喝醉了就會有龍在頭頂盤旋,這時候客人來到就多,酒館生意就好,年底就兩家就把他的賬免了。意思是説,劉邦整天賴賬,喝酒不付錢。


繼續拋開神異的成分,卻發現了司馬遷隱匿了劉邦真實的面目,還有一些重要的事。

先説説呂后嫁給劉邦的事。呂太公請客,縣令讓蕭何把禮物不滿千金的都安排在堂下,劉邦很不屑這種做法,説送了一萬禮錢,但卻分文沒給,堂而皇之的上堂上坐着了。呂太公不僅沒生氣,還覺着劉邦面相不凡,主動把女兒嫁給他。讀來令人好笑。司馬遷意思是劉邦不給人家禮錢,就賴着上堂上了。

可我們細想想,呂太公為何要把女兒輕率的嫁給無家無業的劉邦呢?大家注意沒有,安排這場宴會的是蕭何,蕭何和劉邦什麼關係?他很有可能給兩家做了次媒人。呂太公自己也不傻,劉邦絕非一副臭無賴的形象,這樣的身家還能被呂太公看上,必定儀表出眾,談吐得體。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我們看看劉邦結交的人,樊噲一類的哥們雖然粗莽,到底還是將才。蕭何曹參是什麼樣的人?才學見識自不必説,身份地位還高於劉邦,他們這都願意折節相交,後來還認劉邦當主子。若説劉邦是個二皮臉,你當他們腦子都進水了嗎?

尤其是張良,當真國士無雙,出身韓國貴族,那可是神一般的人物,見到劉邦都有一見如故之感,你覺得劉邦得是什麼樣的人物?

再結合司馬遷關於劉邦性格的描述,可以看出青年時期的劉邦,就是一個性格灑脱不羈,不愛循規蹈矩,情商極高,能力出眾,喜歡結交朋友的人。這為人做派怎麼看,都不遜色於史上任何一位開國之君。

繼續開挖,説劉邦放走了押送的犯人,有幾個人跟着他,見前面有條大白蛇,劉邦就把白蛇砍了。一老太太就説,赤帝之子殺了他的白蛇孩子。後來説秦始皇覺得東南方有天子氣,劉邦懷疑是自己,就跑到山裏。呂后就能找到他,説他呆的地方有云氣。於是便有很多人依附他。

這時候去掉神異的成分,劉邦在幹什麼就比較明顯了。他把犯人往咸陽押送的時候,逃走了一批,他索性全部放了。有的有願意留下來跟着他。他就帶着大家藏到了深山胡澤一帶,躲避朝廷的追捕。估計那時候他已經看出了天下大亂的徵兆,想蟄伏起來,伺機而動。後來他就慢慢積蓄勢力,依附的人就越來越多,漸漸形成了他造反起家的原始積累。

這樣看,劉邦對形勢的判斷和嗅覺很出色,組織領導力也很出眾,是個魅力型的領袖。

再從別人的傳記裏蒐羅劉邦的片段,發現劉邦和盧綰曾經一起讀書,後來劉邦還崇拜信陵君,跑去投奔,後來又四處遊學。就當是來説,他也勉強能步入士子階層。這就和“無賴”的形象劃開距離了。


那麼為什麼司馬遷這樣明褒岸貶地黑化劉邦呢?司馬遷自己被漢武帝處以宮刑,難説不會恨漢武帝他祖宗,估計心裏問候過劉邦不止一次。

再把項羽拿出來,發現他的形象在司馬遷筆下比劉邦光輝許多。結合司馬遷和項羽的處境不難看出,身處逆境的司馬遷肯定會對失敗的項羽心生憐憫,不然不會把自己創作的“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版權送給項羽。如果楚漢之爭中失敗的是劉邦,估計司馬遷會把他的形象拔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