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讀小學時,班主任把我的一篇作文投到當地的“中小學專刊”,沒想到被刊用了,引起全校轟動。校長在全校集會時朗讀了這篇作文,從此我就成為學校所謂的名人,當時頗有“皮格馬利翁效應”。從此我真把自己當成了未來的大作家,經常收集一些好詞好句並寫在摘抄本上,喜歡讀報的習慣也是那個時候養成的——父母一口氣幫我訂了很多種報刊。
事隔30多年後,我當上了老師,這種情況再次重現。
我班李航的作文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中學生版上,這是學校建校40年來學生第一次發表作品。學校顧書記在全校教師羣轉發了祝賀,並得到全校老師的積極回應。同時我也在家長羣裏轉發了報樣的照片,隨之而來的是一片片的祝福和羨慕。李航的爸爸更是開心極了,在微信的朋友圈裏轉發了幾次,還給班上每位同學買了一瓶飲料。同學要把作文貼在牆上,我徵求了班委的意見,建議對待榮譽更需要有儀式感,不如買一個相框裝裱起來,放在門口的台子上。我從學生的眼神中讀到了“羨慕與崇拜”——的確,班集體中需要樹立起英雄式的榜樣。
孩子的成長中不能缺少點贊。我在這所地處城市邊緣的寄宿制學校裏擔任初三班主任工作,學生每週瞭解外界的出口基本上就是幾份相互傳閲的報紙,其中,團委訂閲的《中國青年報》經常被我借閲過來,在晚自修值班時挑出好文章——尤其是中學生版的文章,給學生們朗讀。最初是我朗讀,再後來學生上講台朗讀,班級慢慢形成了閲讀氛圍。趁熱打鐵,我在牆壁上做一張融水性可擦洗的大表格,學生在自己名字下面記錄每天閲讀的時間和閲讀的內容。
最初我放低要求,以閲讀時間為獎勵,每天表揚前五名閲讀時間最長的學生。後來,我逐步開始對閲讀內容有了要求,鼓勵學生寫感受,優秀的文章推選到學校櫥窗進行展示。而學生在閲讀過程會出現高原現象,老師經常鼓勵閲讀打卡,更換圖書,每週不定時抽查全班學生的閲讀收穫,一起分析文章中的作者想要表達説明的問題是什麼?文中哪些段落能體現出來?你是怎樣看這篇文章的?文章中有不足之處嗎?如果你來修改會怎麼處理……慢慢地,學生對閲讀內容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
學生閲讀的文章多了,下一步該如何輸出閲讀呢?我鼓勵學生們寫一寫,並選出優秀的作文朗讀。有一天晚上值班時,我朗讀了李航的這篇《高考,表哥放棄醫學選擇了殯葬專業》。一個學生提議:老師,如果我們的文章也能在《中國青年報》登出來該多好!
我一怔,心想:“這個想法很好。”沒想到,全班都笑了起來。或許一些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太缺少成功的體驗,遇到問題會提前否定自己。我跟同學們説:“我們為什麼不去試試呢?或許不成功,但不能不去嘗試,嘗試了就多了一次成功的機會,也知道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未來的成長路上,有很多的機會等着我們,但不能放棄,可以努力嘗試一下。”
晚上,我在值班室仔細查閲往期的報紙,抱着試試看的心態,按照報紙上的電子郵箱,把這篇文章投了過去。兩週過去了,慢慢地,我不抱任何希望了,學生們也習以為常,淡忘了這個話題。
結果,在週二晚上值班時間,我接到了一個010開頭的北京電話。最初我以為是推銷電話,差點掛斷,話筒那頭傳出了很温和的聲音:“您好!您是曹老師嗎?我是中青報的編輯,我想對文章做一個瞭解……”聽到簡單的介紹,我差點從教室後面的座位上跳起來,第一反應是:我們學校學生的作文也能受到《中國青年報》的關注,這就非常好了。當時根本沒有想到這篇文章會被採用。
10月19日,當李航的文章在報紙上刊登出來時,剛好趕上學校40週年校慶,學校放大打印出來,放在一塊大畫板上進行展示。
學生們看到同伴的作文上報了,都替他高興。我也觀察了他,他很激動,説話都有些顫音:“以前在原校經常被忽視,都快把我當成空氣一樣了。”我走過去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句話也沒有説。等他情緒冷靜下來,我在他耳邊輕聲地説:“老師懂你。”
(作者為浙江省杭州市城西中學教師)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