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武術是否會佔優勢?抗戰中,一由數千高手組成隊伍全部犧牲
不知讀者們有沒有看過一部名叫《大漠槍神》的抗日電視劇,其中男主角燕雙鷹是個武林高手,飛檐走壁,旋轉跳躍,幾個動作就能輕鬆殺死一個日軍,在數十個日軍的包圍中可以自由穿梭,給予重擊。現實生活中,會武術的人真的在戰爭中佔據優勢嗎?
1923年,全國武術運動會在上海召開,獲得最優等獎是一位來自山東省臨朐縣營子鄉竇家窪,名叫竇來庚的年輕人。他出生於武學之家,自幼學武,是武當太乙派掌門高鳳嶺的嫡傳大弟子。19歲的時候進入濟南鎮守使馬良創辦的山東省武術傳習所,畢業後先後任職臨朐縣高等小學國術教員、鎮江任江蘇省立第九師範國術教員、南京中央保健司員。
1928年,竇來庚在全國武術國考中獲得第一名的名次,馮玉祥親自為其頒獎,送上自己親自題字的錦旗與龍泉寶劍。1932年,竇來庚出任山東省國術館副館長,教授18個班級的學生,並將自己涉獵的有關武當、少林、太乙等門派的武功心得編寫成文章,供學生傳閲。七七事變爆發後,全國統一抗日戰線,山東國術館被關,竇來庚帶領着學生們被編入國民黨軍隊,成為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司令部警衞武士大隊的一員。
只可惜沒過多久濟南就失守了,主力部隊撤退,竇來庚帶着學生們組成國民軍義勇隊,回到了老家臨朐縣跟日軍打起了游擊戰。當時他們的隊伍只有120人左右,經過擴招也才300多人,卻從日軍手中奪回了失守的城池。日軍敗得狼狽,怎會善罷甘休?於是一個月後,再次向臨朐縣城發動攻擊,這次派出了700多正規軍以及3000日偽軍,飛機大炮也都紛紛出動。
竇來庚率領部隊利用有利地形,打死了日軍一名指揮官與70多名偽軍。奈何兵力與武器都相差懸殊,在堅持了一整天后,義勇隊傷亡慘重,城門被破,竇來庚只能帶着隊伍暫時撤退。這一仗義勇隊對日軍,300對3000,還殺死了他們的一個將領,雖敗猶榮。
1938年秋,義勇隊屢立戰功,山東國民黨政府主席沈鴻烈,下令義勇隊擴編,命名為“山東省保安十七旅”,竇來庚被任命為隊長,隊伍人數增長至2000。當初的義勇隊的成員本出自武術學院身手不是一般人能比,後來又陸陸續續招了不少,可以説竇來庚的隊伍就是一個高手組織。
受電視劇影響,許多人認為這樣的隊伍應該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事實上十七旅的戰鬥力確實很強悍,對日軍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但將士們到底是血肉之軀。1942年7月18日,日寇調集了山東十幾個縣的3000多日偽軍向十七旅包抄,手下眾將領都勸竇來庚撤退,他堅決反對,認為將士的存在就是為了鎮守城池,日軍還沒到城下己方就只想着逃,這算什麼保家衞國。
就這樣,十七旅跟日軍正面對抗,經過一天的激烈戰爭,竇來庚所率部隊僅剩幾十人,他自己也身負重傷。沒多久十七旅就全軍覆沒,日軍突破防線,竇來庚誓死不做俘虜,隨之舉槍自殺,壯烈犧牲。武術不是萬能的,它在近身戰中發揮的作用比較大。但近代戰爭已經有了熱武器,幾乎都是遠距離射擊,習武之人也是血肉之軀怎能抵擋。其實當時最好的辦法是竇來庚率領部隊暫時撤退,然後再尋找適當的時機,發揮己方優勢再戰,例如:大刀隊29軍趁夜朦朧,稍稍潛進敵軍軍營,手起刀落,打對方個措手不及,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