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飛機和導彈的冷兵器時代,地勢為“走廊”的一般都是軍事重地,尤其在邊陲地區,更是重中之重。
比如連接關內外的遼西走廊,一座山海關,曾把席捲關外的滿清,牢牢扼住很多年。
▲河西走廊地圖
河西走廊也是如此,它位於今天甘肅西北,南面是連綿不絕的祁連山,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北面地形更為複雜,有三座海拔2千米以上的山(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和兩大沙漠(騰格裏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這條長約1000公里的走廊,最窄的地方僅有數公里,而它的兩端連接着兩種文明,一端是中原的農耕文明,另一端則是匈奴的騎射文明。
▲西漢與匈奴之戰、張騫出使西域
河西,河西,這裏的“河”説的是黃河,過了河西走廊向東可就是我們的母親河。
如果匈奴、蒙古、柔然這些騎射民族,經西域,穿河西走廊,直抵黃河,再順流而下,後果則不堪設想,華夏文明的發源之地將落入他手。
▲張掖
所以,這裏一直是兵家較量之地。
強如漢唐,要經此對外征伐,創造彪炳千秋的業績;如果是羸弱的亂世王朝,則要以此為據,保證中原之地不失。
除了在軍事上的重大作用之外,河西走廊還是“貿易生命線”,它的一端是國際都市長安、洛陽,另外一端是多種文化融合的西域、中亞。
無數滿載着絲綢、茶葉、陶瓷的車馬,都經河西走廊源源不斷地輸出;而壯碩的戰馬、牛羊,則經此擴充中原王朝的實力。
從中原地區到西北的路線上,多被慢慢黃沙所覆蓋,寥寥幾處的綠洲也多分佈在河西走廊。
所以這裏也是“生命補給線”,無數的商旅和軍隊,也都將此作為必經之地。
在河西走廊2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它經歷了太多的戰火與曲折,從敦煌石窟裏浩瀚的佛經,到樓蘭古城婀娜的少女,河西走廊更像是歷史長廊,留下了重重的轍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