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高考模式3+1+2,“物生政”成最佳組合模式?化學陷入兩難境地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經典

文/凌説

“廣東、福建、河北、江蘇、湖北、重慶、湖南、遼寧八省市將在2021年高考施行新的高考模式,而且這一屆參與新高考模式的學生,將在高一就進行選科,這讓很多學生家長感到恐慌!”

“新高考”模式是什麼形式?

新高考模式為3+1+2組合形式,具體的的選科如下圖所示,“3”就是三大主科,“1”就是在物理和歷史選必選一科,“2”就是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選2科。

新高考模式下一共有12種組合模式,選擇多了就會引起選擇恐懼症,剛上高一的學生對於自己的喜好和擅長並沒有一個透徹的瞭解,所以根本不知道選什麼好?這也是起了家長和學生恐慌的主要原因。

新高考模式3+1+2,選擇“物化”還是“物生”?

從前文理分科的時候,聰明的學生大多選擇理科物理化學生物,記憶力好的學生大多選擇文科,歷史政治地理,而現在學科分的這麼細,有這麼多組合形式,根本不知道選哪個好。

其實在新高考模式下還是有文理之分,比如説你偏向文科那必選科目就必須選歷史,如果你偏向理科必選科目就必須選物理了。

但是剩下兩個學科比較隨意了,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不過也正因如此讓很多學生陷入糾結,比如説選擇物理的學生非常糾結是選擇“物化”還是“物生”,有人會説了:“這有什麼好糾結的,直接選物化生就好了”。

説這話的人就對新高考模式不是很瞭解了,在此之前很多省市施行的是3+3模式,物理是高中最難的學科,能不學自然不學,因此出現了“棄物理”的現象,但“科技興國”的理念下,物理是非常重要的學科,為改變現狀才出現新高考模式3+1+2。

而選擇物理後,如果同時選擇化學和生物,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難度,不如搭配一個偏文科類的學科,所以很多學生糾結是要選“物化”還是“物生”,而80%的學會説呢過糾結之後選擇了“物生”。

新高考模式下,為何“化學”陷入兩難境地?

1、兩大“難科”不會同選

都説物理是高中最難的學科,但其實化學的難度不亞於物理,“物理難,化學散”,化學中有很多知識點,需要邏輯思維、圖像記憶、舉一反三能力,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説作為兩大難學科,在可選擇的情況下,肯定是能不選就不選,除非是高級學霸會物理化學同選。

2、選化學能報考的專業並不多

選物理的情況下不會選化學,不選物理的情況下也不會選化學,因為選擇化學後,可報考的專業並不多,大多與生化環材“四大天坑”專業有關,現在學生都比較嬌嫩,不喜歡風吹日曬雨淋的專業,所以選化學性價比並不高,很多人也不會選。

3、選歷史的學生不會選化學

選擇歷史就證明想走偏文科路線,“地理”是文科中偏難的科目,很多文科生為了避開地理,可能會選擇一個代替,但絕大多數會選擇生物,因為化學太難,學不好很容易砸到手裏,成為拖後腿的學科所以大部分選樂歷史的學生不會選擇化學。

所以説在新高考3+1+2模式下,物理的學業價值水漲船高,但是化學卻被推下水,陷入兩難的境地,不光學生家長對於選化學持觀望的態度,就連高中學校的化學老師都很難,從前一個人帶四五個班,現在湊齊一個班都是大難事,這也讓很多人為化學老師的職業生涯擔憂。

新高考模式下“物生政”成為最佳組合模式?

上面我們説了這麼多,相信很多人理解了物理和化學不能同選的原因了,那麼想選偏理科的學生,大多會選擇“物生”,而且能學物理的一定不選歷史,因為選了物理後90%以上的專業都能報考,包括熱門的計算機工程、軟件、臨牀醫學、機械、自動化等等,為了報考可能性大,絕大多數學生硬着頭皮也會選物理。

而另外一個選科,大多會選擇“政治”,首先相對於剩下的化學、地理來説,政治難度比較小,它是客觀主觀相結合的科目,通俗一點講就是,你上課一點都沒聽,考試的時候通過正常的思維理解也能答上來點,獲得分數,不過主觀題多,想拿高分也比較難,所以政治並不是一科能拉開分數的科目,適合偏理科學生作為一個轉換思維的科目來學。

因此“物生政”也被很多人成為新高考模式下最佳組合形式。

新高考模式下你會選擇“化學”嗎?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