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古今看世界
後梁乾化五年,此時,大唐王朝已經滅亡九年了,而河東地區卻依然倔強地執行着大唐最後一個年號-天覆,因此,這一年也是河東的天覆十五年。
七月流火,天氣轉涼,河東晉陽府城郊,黃昏之際,一户普通農户人家正準備落匙鎖户,然而不知從何處,卻突然冒出來一羣人,當先之人更是一腳踹開門扇,將試圖關門的老漢踹了個四腳朝天,還沒等老漢站起身來,屋內便發出一陣噪亂聲,女兒的驚呼、夫人的哭喊聲交織頓起,讓老漢的心不禁一沉。
這羣人不顧老漢和老嫗的阻攔、哭鬧,快速地將屋內的女子搶出,扛在肩頭迅速消失在了黑夜之中,面對茫茫的夜色,兩位老人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女兒被搶走,欲哭無淚,女兒沒有了,這可怎麼活呀。
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過了幾日,女兒竟然回來了,只是身後還帶了一個漢子,這個漢子自己也認識,就是常在附近牧馬的劉知遠,一個落魄的窮漢子,前段時間自己還拒了他的提親,因為即便自家不富裕,也不想將女兒推到他這個更苦的火坑之中。
然而,當女兒拉着劉知遠的手走到兩位老人家面前之時,兩位老人頓時明白了,這個天殺的劉知遠,原來那天晚上,就是他把自己女兒搶走了。
但如今,生米已經煮成熟飯,又能怎樣呢?李老漢一面心疼,一面自我安慰着,畢竟這個劉知遠,看着身體不錯,像是一個吃苦耐勞之輩,以後種莊稼,或許是一把好手。
然而他們卻沒有料到,眼前的這位看着不怎麼順眼的小哥兒,最後竟然登上皇位,成為了九五之尊,而自己看似吃虧了的女兒,最後也成為了母儀天下的皇后。
只是,自己這個女兒卻始終是個苦命的女人,即便半生繁華,卻依舊淚眼婆娑。
劉知遠不甘心整天跟着岳父在地裏幹活的,這兵荒馬亂的,想當個太平農户,談何容易?整天汗滴禾下土,不如上陣殺敵,肆意痛快,很快他便從軍入了行伍,而他跟着的那個老大叫石敬瑭,沒錯,就是那個出賣了燕雲十六州,認遼國皇帝為父的兒皇帝。
本來一個隊伍裏,很多士兵,而劉知遠沒關係、沒靠山,石敬瑭原本跟他產生交集的可能性很低,然而戰場上,除了生死,還有袍澤,即便是大將,也有可能被小兵救下的機會,而劉知遠恰恰就遇到了這個機會。
在一次河東軍與後梁軍激戰之時,戰況危機,河東軍且戰且退,石敬瑭的戰馬坐具被砍壞,沒法騎了,而周遭又都是後梁軍士,一幫人蜂擁着想要抓住面前這個河東將領,正在這個危急時刻,劉知遠將自己的戰馬讓給了石敬瑭,自己騎着那個沒有馬鞍的馬匹,邊戰邊退,拼死為石敬瑭殿後。
救了老大,這種過命的交情,讓石敬瑭再也無法忘記那位叫劉知遠的軍士,從此劉知遠便開始飛黃騰達,一直升任到河東節度使,河東這個地方對於五代王朝來説,非常關鍵,甚至有龍城、造王之城説法,而劉知遠在這裏也慢慢經營出了自己的勢力,開始靜待時機。
不久後晉與遼國交惡,遼國大軍南下,滅掉後晉,而遼太宗龍椅還沒坐熱,就在北撤的途中暴斃,使得中原之事,羣龍無首,後晉和遼國鬧了半天,被劉知遠摘了桃子。
天福十二年,劉知遠登基稱帝,其妻李氏成為了皇后,人生如夢,看着身旁一身龍服袞袍的劉知遠,李氏感慨萬千,昔日的農户女,竟然一轉身,變成了皇后,真是世事難料。
然而她卻沒有料到,眼前的這片繁華,如同煙霞一般,看似絢爛,卻最終會沉入黑暗之中,而目睹這個全過程的,竟然只有自己。
劉知遠繼位不久便身故了,而作為李氏的次子—劉承祐登基繼承了皇位,因為劉知遠死得早,所以還沒來得及讓劉承祐這個小哥兒好好歷練一番,積累一些朝廷的人氣和威望,因此當劉承祐站在朝堂上之後,才發現,自己老爹給自己留的這些輔政大臣們,都是什麼玩意呀!
這些大臣們的特點可以總結為一點,那就太囂張,因為像郭威、史宏肇、楊邠這些論輩分都是跟自己老爹一起起事的叔伯們,而論處理朝政,自己更是無法插入話去,主少國疑,雖然劉承祐也不算年輕,但在這幫人眼裏,就是一個小毛孩子,懂啥。
劉承祐很生氣,自己畢竟是皇帝,也太不把自己當幹部了,皇帝很生氣後果自然很嚴重,明的弄不了你們,那咱就玩陰的。
李太后跟着劉知遠這麼多年,誰能惹誰不好惹,自然清楚,看着兒子玩火,她自然極力阻攔,但兒子長大了,也不聽孃的話了,同時李氏的弟弟還在劉承祐旁邊吹風,給他樹立明君就要幹大事的意識,於是劉承祐決定,冒險幹一把大的。
很快他便找了個機會,把侍衞都指揮使史宏肇、樞密使楊邠、三司使王章聚在了一塊,然後把他們利索地給剁了。
還剩下一個郭威,劉承祐覺得一個使者就應該能搞定,於是就派了個使者去殺郭威,然而最終的結果卻説明,劉承祐還是太年輕了,因為郭威可不是普通人,絕對的一個老狐狸。
在殺派人郭威前,李氏再次緊急約見了自己的兒子,別幹了,收手吧,還來得及,而劉承祐的回答是,閨門不足以與之議事,女人家,懂什麼?
看着倔強的兒子,李氏不知道該説什麼好,只是那股巨大的危機感,讓她有些喘不過氣來。
在死亡的威脅之下,郭威果然迸發了巨大的能量,領着一票小弟們殺回了汴梁,此刻大錯已經鑄成,再也無法挽回,而且劉承祐還幹了個絕的,把郭威一門老小,全都斬了,包括襁褓中的孩子,讓郭威疼的紅了眼。
最終的結果很悲催,劉承祐兵敗之後,守城的將官一看情形不對,便不給他開門,皇帝,您就別進來讓大家一起陪葬了。
連最後一塊庇護所也失去了,走投無路的後漢隱帝劉承祐在亂軍之中喪命,而進入皇城的郭威雖然恨死了劉家人,但聽説李氏多次勸説劉承祐的事情,決定放過李氏一馬,畢竟自己以後登基,還得讓李氏為自己遮羞。
乾祐二年十二月,打着去北面迎擊契丹進犯的名義,郭威走到澶州之時,被將士們擁立為帝,黃袍加身,為以後趙匡胤的陳橋兵變,提供了一個可以參照的藍本,郭威這一稱帝,則讓太后李氏和劉氏皇族頓時愕然了,本來已經商量好的讓劉家湘陰公即位,人家都已經走到宋州,即可就能到來登基了,你郭威這一鬧,直接就把湘陰公給嚇跑了,差點兒被坑入汴梁,自此湘陰公便縮在太原,發誓與後周死磕到底。
而登上帝位的郭威,自然需要一個名分,一個後漢甘願禪代的名分,為了表明自己的心跡,郭威還向比自己小九歲的太后稱母,以子嗣身份待之,這樣自己稱帝的行為,至少看起來沒有硬着陸。
然而,看着這個在自己面前伏地稱自己母后的人,李氏此刻的心百感交集,那個真正應該稱自己母后的人已經作古,而眼前這個人恰恰就是殺害自己兒子的元兇,這種人自己怎能認其為子呢?
但此時的皇城已經不是劉家人説了算了,在郭威軟磨硬泡的情況之下,最終李氏乖乖配合,簽下了傳國詔書,後漢的皇太后,傳給自己的乾兒子,也説得過去,自此後周成立。
史書上一直以李太后能夠分辨忠奸,勸阻後漢隱帝不殺郭威為智,而郭威家族雖被漢室屠了乾淨,最終能夠留下太后為仁,然而,當郭威帶着叛軍走入朝堂那一刻,李太后看着眼前這位導致兒子身亡的大臣,內心是否真的靜如止水呢?應該也不太可能吧。
這位認了殺子仇人的太后李氏,雖被尊崇為德勝皇太后,但看着眼前這舊宮殿,物是人非,悲哀的李氏只能在這片榮華中無奈地煎熬着,沉默而痛苦地生活着。
三年後,後周顯德元年,在郭威死去不久,李氏也撒手歸去,至少,她等到了郭威的死亡。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