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養義子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個文化現象,尤其是亂世之中的武人更加熱衷於此道,亂世中武力是唯一的社會通行法則,誰掌握着更強的武力,誰就擁有話語權。然而,武人通常跋扈、難以控制,唯有以父子名義以感情來羈絆,才能將更多、更強的武力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如三國時期劉備和關羽等人都有收養義子的記錄,而最著名的養子恐怕非周世宗柴榮莫屬,他的養父郭威建立後周,郭威死後遺詔令養子柴榮繼位。
而到了明末,農民起義四起,身為農民起義領袖的李自成和張獻忠也選擇了用養子的名義來團結身邊的武將,其中最為顯著的當屬張獻忠,他身邊有四大養子,同時也是他最為倚重的四位年輕將領,張獻忠在四川建國之後“封義子張可望智勇伯,掛平南監軍印;張文秀封勇義伯,掛平南先鋒印;張能奇掛平南將軍印;張定國為前軍都督”,在張獻忠戰死後,他們恢復本姓——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國,其中又尤以孫可望和李定國最為出名,他們是張獻忠的文武雙壁。
治世能臣孫可望
在張獻忠生前,關於孫可望的記載並不多見,但是在張獻忠去世之後,孫可望在大西軍餘部和南明永曆朝都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
1647年初,張獻忠在四川西充縣內遭遇清軍而被擊殺,大西軍陷入了被清軍和明軍夾擊的境地,大西軍在孫可望、李定國等人的率領下從四川向貴州轉移,並最終利用平定雲南土司沙定洲叛亂的機會進入雲南,並以雲南為基地休養生息。在雲南期間,孫可望展現出了他高超的治世才能。
1647年形勢圖
首先,為爭取雲南土司和人民的支持,孫可望等人廢除張獻忠的大西國號,表示“共扶明後,恢復江山”,在聯合南明永曆朝之前暫時以干支紀年。張獻忠的四大養子分別稱王,孫可望以大哥的身份充當“盟主”支持重大軍事事務,“獎節孝,復鄉飲,浚海口,省耕省斂,凡有利於民者無不備舉。外則土司斂跡,內則物阜民安,為治若此,誠滇南不幸之幸也”。
在經濟上,採用徵收賦税的政策取代過去的打糧和對官紳、土司追餉的辦法,將雲南土地“分為營莊,各設管莊一人”,由大西軍的軍官管理,按照土地出產進行分配,“入官四分,民得六分”,這個方法無疑調動了百姓的生產積極性,保證了大西軍和政權的穩定財政收入。另一方面,也緩和了百姓,尤其是地主階級與大西軍之間的緊張關係。孫可望還利用雲南境內的銅礦鑄造銅錢,取代了原本雲南市面上流通的貝幣,大大促進了經濟的流動性。
除了經濟上的作為,孫可望也沒有放棄對軍隊的管理,雖然雲南經過短暫幾年的和平時期,但是孫可望和李定國等人利用這段時間對大西軍進行軍紀整頓和加強訓練,“日夕操練士卒,三、六、九大操”,鍛煉出了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
孫可望劇照
在孫可望的治理下,雲南成了明末亂世之中的世外桃源,經濟得以發展,人民安居樂業,與內地的其他省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孫可望的治世才能。
兩厥名王李定國
孫可望以治世而聞名,其文才更甚於武功,而張獻忠的另一位養子李定國則以武功而名震天下。在雲南休養生息數年之後,孫可望和李定國等大西軍領導決定連明抗清,他們聯合南明永曆朝共同抗清。
1651年四月,大西軍分兩路出滇抗清,經貴州攻擊已經被清軍佔領的湖南,清軍不是養精蓄鋭的明軍(原大西軍)的對手,當地守將向定南王孔有德求援,而清廷也特意下達了“不可浪戰,移師自保”的密旨,意圖保存實力,大西軍初戰告捷。而此後,李定國便展現出了他的軍事才能,天下為之震動。
1651年形勢圖
1651年六月,李定國率領明軍從湖南進入廣西,包圍了清定南王孔有德鎮守的桂林,起初孔有德並沒有將這個草莽出身的將領放在眼裏,所以清軍很多部隊都分散在廣西各地,一時間無法聚集到桂林。七月初四,明軍攻破武勝門,孔有德自知形勢無法挽回,便在王府之中自殺,李定國第一次取得了對清軍的重大戰果——清朝藩王被逼自殺。
如果説孔有德是一位漢人降王,還不能在清朝統治者心中掀起波瀾,那麼接下來李定國的又一次行動讓清朝統治者為之膽顫。
在攻下桂林之後,孫可望又令李定國率軍北上進入湖南境內,之前湖南的明軍與清軍形成拉鋸局面,很多城池在明清之間反覆易手,當李定國再次進入湖南境內後,連續收復了大批州縣,眼看李定國勢如破竹,清廷命令敬謹親王尼堪率八旗精兵南下穩定湖南局勢。十一月二十二日,尼堪率大軍抵達衡陽城外三十里處,遭遇了李定國的軍隊,李定國命這一支小部隊佯裝戰敗,誘敵深入。見慣瞭望風而逃的明軍的尼堪,以為這支明軍與其他部隊沒有區別,結果卻遭遇了李定國埋伏的重兵,清軍倉促應戰,尼堪也在混戰之中斃命。這是清朝的滿族親王第一次在戰鬥中被明軍斬殺,這一仗徹底打出了李定國的威風,時人在記載這次戰鬥情景的時候,難掩興奮之情——“東珠璀璨嵌兜鍪,千金竟購大王頭”。
半年時間,李定國在桂林攻城戰中逼死孔有德,又在衡陽城外野戰之中擊敗親王尼堪,“兩蹶名王,天下震動”,而此後,李定國提出的與鄭成功合力攻取廣東的計劃更是展現了他在戰略層面上的高度,由此可見李定國是一員合格的中興名將。
兄弟鬩牆
如果孫可望和李定國這兩位兄弟精誠合作,在永曆朝定能夠獲得更大的成功,以孫可望的治世能力,必能安定後方,為前線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和兵源,而李定國則可以利用其的戰略和戰鬥才華在前線攻城略地,恢復失土,即使不能恢復全部明朝疆域,和清朝實現劃江而治也並非不可能。但是,命運總是那麼喜歡捉弄世人,之後兩人上演了一出兄弟鬩牆,導致葬送了大好局面。
孫可望雖然是治世能臣,但是其肚量很小。在大西軍餘部進入雲南時期,孫可望相對於張獻忠的其他三位養子,地位並沒有十分突出,四人地位相當,孫可望僅僅因為倫序而成為名義上的“盟主”。但是,孫可望總是想控制整支軍隊,所以他總是針對其他三位兄弟,尤其是才能最接近自己的李定國。有一次,因為李定國早於自己到軍帳中,升起“帥”旗,孫可望便藉機打了李定國一頓板子,兄弟的隔閡自此結下。
而在李定國抗清取得大捷之後,孫可望對李定國的妒忌則更加明顯,在李定國在衡陽擊殺尼堪、準備繼續收復失地之時,自稱“國主”的孫可望居然遠程遙控李定國指揮下的明軍將領(原本是孫可望的心腹),讓其撤軍,導致李定國無法繼續收復失地,而衡陽也得而復失。然而,除了這些小動作之外,之後孫可望的行為更加明目張膽,也導致了永曆朝抗清形勢的不可逆轉。
永曆帝劇照
因為孫可望掌握着大西軍的大部隊,而且掌握着西南各省的經濟收入,所以他雖然表面上歸順南明永曆朝,實際上他將永曆帝安置到自己控制之下的小城安龍,自己則身居貴陽,以“國主”的身份代替永曆朝廷發號施令。永曆帝深知自己已經變成了一個傀儡,而且孫可望的不臣之心日漸膨脹,甚至意欲取永曆帝而代之。
孫可望打算挾持永曆帝到貴陽,然後讓其禪位於自己,永曆帝得知後便命李定國率軍前來營救。1656年正月,李定國率領大軍來到永曆帝所在的安龍,“自選帳下五百人衞宮眷先行”,成功地從孫可望控制下的地區將永曆帝解救出來,迎到自己控制下的昆明。
對於李定國幫助永曆帝逃脱了自己的控制,孫可望大怒,1657年八月,孫可望在貴陽誓師,率十四萬大軍向昆明進發,打着“清君側”的旗號“討伐”李定國。但是,孫可望麾下將領並不願意跟隨孫可望做這番大逆不道之事,很多人陰奉陽違,甚至很多人主動投降了李定國,很快孫可望的大軍便土崩瓦解,剩餘的頑固勢力也被李定國順利擊敗,孫可望只剩下數百殘卒敗退。
失掉人心的孫可望打算回到自己的根據地貴陽,守軍卻拒絕放其入城,孫可望一氣之下選擇了投降清朝,孫可望寫信給清朝五省經略洪承疇道:“自行開誠,願附大清皇帝陛下,請兵報仇,以復滇雲,擒渠獲醜,蕩平叛逆,歸版章於一統。”而清朝對這個明朝“國主”主動來降也是喜出望外,順治皇帝下令特旨封其為義王,專門派出使者到長沙為其冊封,隨後孫可望入京覲見順治帝,清朝王公大臣出城迎接,順治帝三次賜宴,孫可望受到了清廷的無上尊崇。
清廷此舉無疑是為了收買孫可望的人心,讓其為清廷效力,另一方面也是安撫人心,瓦解跟隨永曆帝和李定國繼續抗清的人心。孫可望受到清廷的尊崇,自然十分願意為其效力,據洪承疇奏疏所報,“偽王孫可望另有開列雲貴形勢機宜”,將雲南等地的明軍佈防形勢都透露給了清軍,“繪圖講究,有同聚米為山,明如指掌”。在孫可望的指引之下,清軍一路勢如破竹,永曆朝大門洞開,很快雲南等地便落入清軍之手,抗清形勢急轉直下,任憑李定國和東南沿海的鄭成功如何堅持,都已經回天乏術。
孫可望和李定國,這兩位張獻忠麾下的文武雙壁,在張獻忠死後聯合南明永曆朝抗清,如果他們能夠精誠合作,一文一武,必定能夠為永曆朝立下一番功業,可惜由於孫可望的嫉妒心和野心,主動挑起內鬥,消耗了抗清的實力,最終明朝中興無望。永曆帝遠走緬甸,卻被吳三桂抓獲處死,李定國鞠躬盡瘁,在中泰邊境堅持抗清,得知永曆帝消息之後病死在泰國。
參考文獻:《南明史》、《明季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