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變態戰力二戰德軍戰鬥力到底有多強悍,6千人擊敗5萬蘇軍!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經典

分享、評論、轉發、關注是給小編最好的禮物大家上午好,要説網友的智慧聚集地會在哪,那當然就是每篇新聞熱點後面的評論區了~

二戰德軍變態戰力:6千人擊敗5萬蘇軍  納粹德國於1941年6月22日發動了“巴巴羅莎”行動,是一場旨在摧毀蘇聯共產主義政權,在遼闊的東方謀取新的生存空間的大規模入侵。以地處歐洲中部的德國來劃分,這片戰場即為著名的“東線”,它也是整個二戰過程中最為血腥和殘酷的戰線,蘇德兩國軍隊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盡心了五年你死我活的爭奪。戰鬥的激烈程度對任何軍官與士兵的神經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在德軍中,官兵們都以在東線服役為榮,因為這代表自己已經歷過嚴峻的考驗;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在東線服役又意味着噩夢,其巨大的人員消耗裏所有人望而生畏,所以德軍中如果説將某人“送往東線”,那就無異於宣判了他的死刑。

  但是在“巴巴羅莎”行動的初期,卻是以德軍的高歌猛進為主旋律,戰鬥的主要特點就是德軍於夏秋季間,在俄國廣闊的推進過程中不斷進行着大規模的包圍及殲滅戰。比如在基輔(Kiev)合圍戰中德軍一次就俘虜了蘇聯紅軍六十六萬五千人。另外在維亞茲馬—布良斯克(Vyasma—Briansk)口袋中,又有六十六萬三千名紅軍被俘。這還只是德軍在1941年秋季進行的許多合圍戰中的兩個而已。  巨大的成功使得希特勒得意忘形。多次在公開場合揚言蘇聯將會很快投降。但是隨着戰爭的不斷推進,德軍的戰場傷亡補充人員越來越短缺。到41年8月下旬經過10個星期的戰鬥後德軍共損失44萬人,大約只有這個數字的一半得到了補充。在德軍不斷的減員同時,蘇軍的規模卻在擴大——儘管在戰爭初期他們傷亡了近200萬人,其中近一半成為了戰俘,但是他們又迅速動員徵集到了530萬餘被人員。戰爭開始時德軍最高統帥部估計敵人有近200個師,現在這估計被修改為360個師,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變化,當消滅了一打的師之後,俄國人又在繼續增加12個師出來。當德軍的“閃電戰”被證明在東線不再有作用,戰爭進入消耗階段時,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慢慢傾斜了。

  1941年11月15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羣的共計180萬人開始發動“颱風”作戰行動,目的是向蘇聯首都莫斯科進攻並將其佔領,但攻勢在嚴酷的冬天及來自西伯利亞的紅軍預備隊前面很快停滯,這些來自西伯利亞的紅軍官兵對嚴寒毫不陌生,他們被紅軍最高統帥部從遠東地區調來配置到西線。德軍的攻勢剛剛停止,蘇軍立即發動了反攻。在大規模的反攻中蘇軍官兵不斷的推進,在開闊的大草原上碾碎並消滅德軍部隊,但紅軍最高統帥部對於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興趣顯然超過了收復失去的領土,特別是對未來的攻勢能起到重要的戰略與戰術控制的作用的區域,如道路樞紐、通信中心和橋頭堡,大多還在德軍手中。  蘇軍的坦克和騎兵部隊一路向西挺進,迂迴撤退中的德軍部隊的側翼幷包圍他們。現在已經不是大規模的紅軍被德軍包圍在口袋裏,而是大量的團、師甚至軍以及的德軍主力部隊。這些部隊是從莫斯科的大門口撤退回來的,很快這樣的戰術撤退卻就演變成為一場戰略撤退,並且很有可能再次演變成一場兵荒馬亂的大撤退。不過局勢在希特勒的一道強硬的命令下沒有惡化下去,元首命令他的士兵不許再後退半步,就地轉入防禦,將部隊配置在一些戰略要地和城鎮周圍使其變成一個個“刺蝟”。這道命令有三個目的:第一,建立“刺蝟”要塞將使德軍向西方的敗退馬上停止;第二,把堅住了這些重大的戰略與戰術要地將能夠抵擋住紅軍的進攻;第三,在達到前兩點目的之後,蘇軍的挺進將會遲緩下來。儘管希特勒的抵抗命令造成了德軍巨大的傷亡,但毋庸置疑的是該命令在當時的混亂局勢下確實為一道正確的決定,它使德軍避免了像當年的拿破崙大軍那樣一潰千里。德軍根據命令指示建立的像棋盤一樣星羅棋佈的防禦陣地成為了阻礙蘇軍前進的重要角色,儘管效果只是暫時性的,它只能短暫的延緩敵人,但是這樣的局勢能夠使希特勒將東線的部隊再次組織並激勵起來,重新面對蘇軍為重演最初反攻時所取得的勝利而發動的冬季攻勢,此時蘇軍已經不可能再取得在12月初十那樣大規模的勝利了。

  在1942年1月的第二個星期開始時,蘇軍的進攻再次發起,加里寧方面軍(KalininFront)的一支主力——第3突擊軍團(3rdShockArmy)向德軍北方集團軍羣的右翼進行突破。於1月8日在德軍防線上打開了一個突破口,佈施上將率領的德第16集團軍在連續的壓力下被迫開始撤退,使得蘇軍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巨大的收穫。從1942年2月18日到4月21日僅兩個月的時間,第16集團軍的第2步兵軍整個大軍約10萬人被蘇軍包圍在迭米揚斯克(Demjansk)地區。在被迫後撤100公里的過程中,類似這樣的包圍和分割的危急情形貫穿了整條東線的德軍防線,發生在無數個德軍單位身上。第3突擊集團軍的其中一個目標是位於洛瓦季河(Lovat)與昆壓河(kunya)河交匯處的小鎮——霍姆爾(Cholm),在周圍一大片都是難以穿行的沼澤地帶中間,只有一塊堅實的硬土地,霍爾姆鎮就坐落在上面,這裏不但是唯一一條穿越沼澤的陸地橋,而且還是兩條南北向與東西向道路的交叉點。穿過沼澤的這個陸地橋與兩條道路到了春天會成為一塊跳板,無論是德國人或蘇聯人在將來都要用到它發功任何戰略性行動。從德國人的觀點來看,這個戰略要地更是不可放棄的,因為每一個這樣的要地都能對被包圍在迭米揚斯克第2步兵軍發起救援行動。更重要的是,霍姆爾還位於希特勒計劃對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發動第二次進攻的發起線上,如果這裏落入蘇軍手中將對未來的進攻行動不利。考慮到該地的重要性,希特勒決定將其歸入他署名的“防守至最後一人”命令中必須死守的地區名單裏。

  因此圍繞着霍姆爾這個不起眼的小鎮,交戰雙方都制定了重大的作戰計劃。  應勢而生的“舍雷爾戰鬥羣”  在敍述這場戰役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兩軍在此地的實力對比情況。  首先是蘇軍,第3突擊集團軍是紅軍最高統帥部於1941年12月用大本營預備隊改編組建的,其中包括從西伯利亞調來的部隊,司令官為馬克西姆阿列克西耶維奇普卡耶夫大將(MaksimAlekseevicPurkaev)。  組建後,從莫斯科郊區移防至奧斯卡什科夫地區,並轉隸西北方面軍。接管第4突擊集團軍防禦地帶和部分部隊後,開始冬季反攻準備。1月初編入加里寧方面軍,在隨後發動反攻時的全部實力為:人員51500名,坦克35輛,火炮142門,迫擊炮347門。  步兵部分編有第23、33、257和391步兵師,第20、27、31、42、45和54步兵旅,還有第63、65、78、79、80、220、221獨立滑雪步兵營;

  坦克與機械化部隊分為:第146、170獨立坦克營;  工兵方面分為地110獨立工兵營、第299、469、690、1296、1334獨立野戰工兵營。  另外還得到了第7混合航空師的空中支援。第3突擊集團軍當時分兵三路向不同方向進攻,中央一路以馬卡傑夫大校指揮的第33步兵師為主力的突擊其矛頭直指霍姆爾。

  德軍方面,與第2步兵軍一樣同屬於第16集團軍的德第39裝甲軍由馮阿尼姆將軍(VonArnim)指揮,他們是在蘇第3集團軍的猛烈進攻下退卻之時,留下了一小規模的守軍繼續駐守霍爾姆。39裝甲軍認為這個小鎮會被蘇軍從四面包圍,但相信這樣的包圍指揮持續一兩個星期。如此樂觀的估計是因為軍長阿尼姆相信德軍很快會發動一場集團軍級的大規模反攻。在他的想法中這將只是一次短暫的被圍,而留在霍姆爾的大約3500名守軍將足夠阻擋住敵人的進攻。在戰鬥最初期的動盪階段又陸續有許多不同的德軍單位在極度匆忙中聚集到這個小鎮。戰史學家Klietmann博士根據查閲的資料相加後得出,包圍圈中的德軍總人數大約為5500人。而不同的資料又有着不同的記載,另外一名研究家J.Harrman得出的數字是6200人,由於戰場的複雜及各種資料的來源不同,所以以上數字可能存在一定的錯誤,但是我們可以推算出德軍的守備人數,估計在5000—6000人之間,5500人左右。守衞在這裏的部隊先是被冠以“要塞羣”的名稱,後來被改為“戰鬥羣”,他們的指揮官為原來率領第281“保安師”(281stSecurityDivision)的西奧多舍雷爾(TheodorScherer)准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