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後宮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若想身居皇后之位,此妃需出自滿洲上三旗且需有相當的資歷和位分。但清史上卻有一位只是出身於滿族社會最下等階級的正黃旗包衣的漢人皇后,顯得異常耀眼,堪稱出身卑微的灰姑娘實現完美逆襲。她便是孝儀純皇后,正是我們熟知的乾隆最寵愛妃——令妃。那她是如何靠着卑微的身份實現逆襲呢?
一、出身低微,找準靠山
魏氏生於1727年九月初九,比乾隆小16歲。其父親是內管領魏清泰,屬於正黃旗包衣隸屬內務府。因此魏氏初入皇宮之時,不同於其他妃子會從答應起步,而只是一名卑微的宮女。
據史書記載,令皇貴妃死後,乾隆將其與結髮之妻富察皇后葬在一起,併為富察皇后奠酒寫詩:那能恝爾去,仍趁便而來,言念曾齊案,奚堪更酹杯,草猶逮春綠,松不是新栽,舊日玉成侶,依然身傍陪。詩下附有註釋:令懿皇貴妃為皇后斫教養者今並附地宮。
從這我們便可以看出,當魏氏仍位居宮女之時,曾深受富察皇后教導,或許還是富察皇后身邊的首席大宮女。因此魏氏才得以有充分的機會面見聖上, “近水樓台先得月”進而獲得聖寵。
而出身低微的魏氏也非常認得清形勢,她明白富察皇后與乾隆帝為結髮夫妻,伉儷情深,因此富察皇后便是她最大最穩的靠山,所以她便積極與富察皇后站隊,用富察皇后滿洲鑲黃旗這高貴的身份,來彌補自己正黃旗包衣低微的身份。
乾隆十年,魏氏直接由宮女晉升為魏貴人,越過答應、常在兩個等級,可以説這場晉升應是策劃已久的了。一方面魏氏自身天生麗質贏得皇上喜愛,另一方面魏氏是富察皇后的左膀右臂,若她能受寵,自是為富察皇后增添了強大的勢力,更能平衡後宮各宮之力,避免各宮紛爭,這場冊封估計正是由富察皇后盡力撮合而成。
而魏氏也沒有辜負富察皇后的期望,用不到一年時間在同年便爭得聖寵成功晉升為令嬪。“令”字語出《詩經·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在古代漢語中有美好、善良之意,“令”在日常生活中更常用於對他人的敬稱,例如令尊、令愛等,乾隆賜予令嬪“令”字,不僅可見令嬪自身美好、善良的本性更能見得乾隆對其的尊重,這份尊重更多的應該是對令嬪背後的靠山——富察皇后。
乾隆用此字可以説是實現了一箭雙鵰,他將聖寵給了令嬪又以示尊重表明自己不會忘記與富察皇后的情誼。此時魏氏僅19歲便憑藉着乾隆的寵愛與富察皇后的扶持位列三嬪之首,地位甚至高於出身貴族葉赫那拉氏且已居於嬪位多年的舒嬪,足見皇上對魏氏的寵愛。
二、巧借靠山,力爭上游
乾隆雖是庶出,但卻對嫡長子有着很深的執念。因此在富察皇后所生長子永璉夭亡後,乾隆最經常去的便是富察皇后所居的長春宮,希望能讓皇后懷孕再次誕下嫡子。
也正是如此為令嬪提供了絕妙的機會。令嬪因為認準了皇后這座靠山,便開始天天往長春宮這邊跑。因此她不僅獲得了“主僕情深、忠心耿耿”的讚譽更擁有了多次“偶遇”皇上的機會。
在乾隆十一年富察皇后再次懷孕後,乾隆便將聖寵轉移到了暫居於長春宮照顧孕中的富察皇后的令嬪身上,於是在這裏便出現了一個歷史疑點,根據歷史記載,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間當時已貴為令妃的魏氏一口氣用十年為乾隆生下六個孩子,可以説其生育能力極其旺盛。
那麼很早就因為富察皇后而受寵的令嬪為什麼一直懷無子嗣呢?令嬪也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正是因為她所得來的寵皆是因富察皇后的恩賜,所以令嬪常懷感恩之心,她知道皇后的長子永璉之死一直是她心中的痛楚,所以倘若自己懷了龍子,豈不是剛好往富察皇后傷口上撒鹽嗎?
或許在那個階段令嬪常常使用一些不為人知的方法讓自己避免懷孕,用這種獨特的方式暗暗報答富察皇后的知遇之恩。
三、生育勞模,壟斷聖寵
乾隆十三年三月三十一日痛失第二子永琮的富察皇后悲悼成疾在東巡路上崩逝。
或許是富察皇后臨終前對乾隆有所囑咐,又或許是在富察皇后痛失永琮後令嬪的盡力安慰與照顧打動了乾隆。乾隆在富察皇后崩後兩月便晉升令嬪為令妃,位列宮中四妃之一。
要知道,當時痛失愛妻的乾隆無心朝政,甚至無心寵幸其他嬪妃,導致那一段時間歷史上無皇嗣出生記載,而令嬪偏偏得以在這個時候晉升為令妃,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都可見其不一般。並且她只用了三年就從貴人晉升為妃級,晉升速度之快令人乍舌。
緊接着彌補了富察皇后空缺之位的烏拉那拉氏為乾隆誕下二子一女,幫助乾隆走出喪妻陰霾。可烏拉那拉氏的這番努力卻恰恰被令妃所利用。
我們從時間線上可以看到,乾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烏拉那拉氏生皇十三子,而在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令妃生下皇七女,前後相距僅差不多半年,由此可見在繼後身懷六甲時,令妃便從她手上奪得聖寵。
在奪得聖寵後,沒有了富察皇后在身邊制約的令妃便沒打算再回去過,一下子壟斷聖寵也壟斷了後宮的生育,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其又生皇十四子永璐,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日生皇九女。
而令妃本人也是憑藉着自己強大的生育能力,母憑子貴,成功在乾隆二十四年晉升為令貴妃,緊接着在乾隆二十五年令貴妃迎來了自己的第四個孩子——永琰,相傳永琰出生時眉眼頗像乾隆帝因此甚是受寵,之後便成功繼承皇位。乾隆二十七年十一月三十日令貴妃又生皇十六子,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一日生皇十七子永璘。
同時,令貴妃厲害之處,不僅在於其強大的生育能力,更在於其看人眼光之準,清朝為避免後宮干政,以及避免後宮利用子嗣爭寵,便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皇子不得由親生母親撫養,只得由其他妃子或太妃撫養。”
聰明的令貴妃一眼相中當時剛剛登上妃位的慶妃,令其撫養永琰。慶妃在後宮中不聲不響不爭不搶,用了十九年的時間才從貴人升到妃級,且是漢人出身。可以説其既出身低微又沒有能力,但令貴妃就是看中了她不爭不搶的表現,她知道自己的孩子給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女子撫養本性自不會變差。
有多少皇子的前途斷送在因妒生恨的妃子手中,而日後永琰卻能成功登上帝位,足以見得令貴妃看人之準。
四、生前受寵,逝後哀榮
乾隆三十年,因南巡時繼後烏拉那拉氏當着皇上及太后之面斷髮,而徹底失寵被幽禁,“皇后”只存名號,實則已廢,後宮之事無人掌管,這時享盡聖寵的令貴妃便得到了機會,晉升為皇貴妃,代理後宮之事,真正成為了紫禁城內除了太后之外權力最盛的女人。
同時乾隆為其賜姓魏佳氏,並親自為其家族抬旗,入滿洲鑲黃旗,與已故的富察皇后為同一旗,這一舉動或許表明乾隆是把曾經侍奉過富察皇后的魏佳氏當成了已故的舊人了吧。
可惜紅顏薄命,乾隆四十年正月,令皇貴妃薨逝,年僅四十九歲。在其去世後,乾隆帝念其舊日與富察皇后之間的知遇之恩,便將其與富察皇后葬在一起。並追諡其為令懿皇貴妃。
“懿”正指女子美好的行為,可見令皇貴妃的一生給乾隆留下的都是美好善良的一面。同時“懿”也指皇后太后的詔令,從這我們也能看出在乾隆的心中令皇貴妃已經形如皇后,只是因為出生的緣故才不得封其為皇后。
經考古發現,令懿皇貴妃留下的遺物中擁有東珠朝珠,東珠朝珠在清朝是隻有皇后才有資格佩戴的,應是富察皇后舊物,由乾隆贈予令懿皇貴妃。令懿皇貴妃與富察皇后之間感情之深以及乾隆對令懿皇貴妃的寵愛可見一斑。
乾隆六十年十月,晚年的乾隆不顧大臣們以“皇后需出生於滿洲上三旗而令懿皇貴妃出生於正黃旗包衣”的勸諫,正式追贈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純皇后。
雖然魏佳氏在世時並未當過皇后,但卻享盡寵愛得以擁有皇后所享有的一切待遇並擁有最盛的權力,其已經形同皇后。死後又享盡榮光,正式擁有皇后的封號,其所生皇十五子永琰也成功繼承皇位,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
誰能想到,這樣的女人卻是滿族社會最下等階級的正黃旗包衣出身呢?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出身、家世、背景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切,唯有努力,善於把握機遇,才可逆天改命,實現最終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