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的重要智囊,黃子澄為何會落得禍及滿門的結局?
作者:李晨,復旦大學歷史系研究生.
黃子澄生於公元1350年,卒於建文四年即公元1402年。名湜,字子澄。所以又稱黃湜。
黃子澄自幼飽讀詩書,天資聰慧。洪武十八年即高中進士,受到朝廷重用,授修撰,侍讀東宮,累遷至太學東卿,可以説是位極人臣。此時的黃子澄可以説是順風順水,但世事難料,一場叔侄之間的皇位之爭,卻給黃子澄乃至其家族帶來了滅頂之災。
靖難之役是我國曆史上影響深遠的一次皇親之間爭奪皇位的戰爭,戰爭的過程也有許多令人匪夷所思之處,當然今人可以根據最終的結果反推明成祖朱棣的成功,但試想我們如果可以將時光倒流讓我們身處其時,或許其中的變數是我們無法想象得到的。
靖難之役的部分責任應歸咎於朱元璋,或許明朝的靖難之役可以與漢朝的七國之亂進行一下類比。我國部分學者堅持歷史發生存在週期律的説法似乎不無道理,比如都是漢人建立的同一封建王朝,再如建立者出身都不高貴,此外都擔心自家江山被葬送,而廣立兄弟子侄為同姓為王,而朱元璋更是一步到位,將封自己驍勇善戰的朱棣駐守“天朝”北門,兵強馬壯。老皇帝一旦駕崩,很多不穩定因素都會出現。其實二者還有很多值得比較的地方這裏不一一而述。
“靖難之役”曾被認為與明朝歷史上的“奪門之變”、“大禮儀之爭”相提並論,在明朝發展史上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認為這三大事件直接影響明朝歷史發展的走向。
一場靖難之役改寫了明太祖朱元璋本來的帝國設計,而王朝的掌舵人也由稚嫩的建文帝改為曾經叱吒風雲的燕王朱棣,靖難之役的責任到底誰來負責,如今仍是人們討論的熱點,但不可否認的是,似乎大家更多的是傾向於將責任歸咎於黃子澄與齊泰二人,如西北師範大學的郭厚安教授就曾指出“本來具有優勢的建文朝,由於‘人謀不臧’而導致的敗亡。對此應付主要責任的除建文帝以外,就是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齊泰、黃子澄絕非一流人才,‘兩人本書生,兵事非所長’。他們在對燕的戰爭中,不能運籌帷幄,只知增兵,不知擇將,越到後來,越顯示出給他們的無能。”
其實,建文一朝,本來就有很多挽救的機會,而且本身燕王打出的清君側旗號就很難很有説服力。僅就黃子澄而言,第一次建文帝準備削藩,齊泰準備從實力最強的燕王開始,而黃子澄則主張與燕王關係親密的其他藩王開始,這樣不僅引起了燕王的警覺與不滿,也促使燕王開始準備起兵,第一次坐失良機。第二次,南京的中央朝廷已然對燕王十分不信任,準備利用朱元璋忌日,讓燕王祭拜明太祖朱元璋,但老謀深算的朱棣卻以身體不適為由不去南京,而將自己的三個兒子派去,朝廷可以利用這次機會扣住三個兒子作為砝碼控制朱棣,而黃子澄又提出反對意見,這樣朱棣的三個兒子剛剛返回北京,燕王就反了,而燕王的三個兒子自然是“虎父無犬子”,其中朱高煦更是驍勇善戰,一路凱歌達到了南京。歷史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折,一場無名大火,朱棣踐祚登基為帝,而建文帝也最終不知所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自然不得善終,家破人亡。
歷史終究是歷史,即便今人用浪漫的手法,企圖通過“穿越劇”來改變人們心中的遺憾,但時光飛逝,白駒過隙。靖難之役已然成為過去,就連靖難之役發上後的幾百年的清帝國皇帝乾隆也不免感慨道:雖齊泰、黃子澄等輕率寡謀,方孝孺識見迂闊,未足輔助少主;然跡其尊主鋤強之心,實堪共諒。及大勢已去,猶且募旅圖存、抗詞抵斥;雖殞身湛族,百折不回,洵為無慚名教者。
參考文獻:
明太宗實錄.
郭厚安:論“靖難之役”的性質.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
龔杏根:“靖難之變”的首難者黃子澄——《黃忠慤公集校注·前言》.宜春師專學報.1996.
編輯:施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