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洞庭湖,今昔盛衰演變

八百里洞庭湖,今昔盛衰演變

洞庭湖畔岳陽樓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這是詩人孟浩然描寫洞庭湖的詩句,可讓我們聯想唐朝時此境之波瀾壯闊。洞庭湖,古稱雲夢,但最初的雲夢大澤並非指洞庭湖,而是位於今湖北省境內之和沼澤。

戰國後期,由於泥沙的沉積,雲夢澤分為南北兩部,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自此不再叫雲夢,而將這片大湖稱之為洞庭湖,因為湖中有一君山,原名洞庭山。《湘妃廟記略》稱:“洞庭蓋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後世以其洪水滔天,無得而稱,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

東晉南朝時,洞庭湖方圓約五百里。由於荊江洪水的倒灌,洞庭湖進一步擴大,替代雲夢澤成為了調蓄長江洪水的天然場所。每年的洪水期,更多的江水自城陵磯倒灌入洞庭湖,迫使洞庭湖“南連青草,西吞赤沙,橫亙七八百里”,洪水期湖面面積達到6000多平方公里,洞庭湖進入了全盛時期。

宋代以後,原“湖高江低、湖水入江”的江湖關係逐漸演變為“江高湖低、江水入湖”格局,洞庭湖水浸日益嚴重。元、明、清三朝,隨着荊江堤防的不斷修築和穴口的時決時塞,江患加劇,荊江潰堤、湖區潰垸頻繁。江湖關係開始緊張起來,説明從宋代開始,江湖關係開始發生歷史性變化,人為因素成為江湖關係變異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八百里洞庭湖,今昔盛衰演變

從1524年荊江北岸最後一個"郝穴"堵口後,荊江大堤連成一線,到1860年荊江南岸藕池潰口前的300多年間,江湖關係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湖區農業生產穩定發展,人口由約20萬人增長到150萬人左右。也就是説,洞庭湖的全盛時期維持了300多年。

清咸豐二年,荊江南岸藕池潰口,未能修復;咸豐十年發生特大洪水,將原潰口擴大並衝出一條藕池河。清同治九年,又一次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水使荊江南岸松滋潰口,當年堵復,同治十三年再潰,洪水又衝出一條松滋河。也就是説:從1873年開始,荊江洪水形成了從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調絃口四口分流入洞庭湖的局面。

1860一1873年的14年,成了洞庭湖由興變衰的轉折點。

四口分流,不但加劇了洞庭湖區的洪水災害,而且將大量泥沙帶入洞庭湖,洪水從城陵磯又匯入長江,而泥沙卻淤積在洞庭湖。

四口入湖泥沙淤積形成的河口三角洲,自西北向東南推進,加速了洞庭湖洲灘的發育。泥沙淤積和洲灘迅速擴展,湖區繼之開展大量圍墾。湖泊變成洲灘,洲灘又成為垸土和湖田,洞庭湖人進水退的狀況開始出現。濱湖堤垸如鱗,彌望無際,已有與水爭地之勢。據統計,至清末洞庭湖總計有堤垸1094座。

八百里洞庭湖,今昔盛衰演變

洞庭圍圩示意圖

20世紀40年代中期洞庭湖已是洲灘廣袤,湖體支離破碎,港汊交織。

據近年實測:平均每年有9800萬立方米泥沙淤積在洞庭湖,水面面積以平均每年約18平方千米的速度鋭減。1650年至1852年間,湖水面積約達6000平方千米,容積約在400億立方米以上;到1949年,湖面已縮小到4350平方千米,容積約為293億立方米;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湖面又縮小到2691平方千米;全國第一大淡水湖泊的地位只得讓位給鄱陽湖。

隨着洞庭湖容積的一天天減少,其調蓄長江洪水的能力也在一天天減弱。天長日久,洞庭湖進一步萎縮,已成定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5 字。

轉載請註明: 八百里洞庭湖,今昔盛衰演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