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教師節,臨近下班的時候,同事照例把孩子接到辦公室,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天孩子不太開心。原來孩子昨天教師節,孩子為她喜歡的老師準備了一支花,下課的時候就大的膽子送給了老師,老師笑着説了聲謝謝,但可能是因為其他家長打了個岔,老師順手就把這隻花放回了孩子手裏。沒辦法,小姑娘只能帶着那隻花回來了。
小姑娘8歲,上小學三年級,平時算是比較內向的,話不多,很安靜。教師節當天下午,小姑娘應該是鼓足了勇氣上去送花的。花是假的,且只有一支,但粉色的花瓣確實很典雅漂亮,我是覺得很配老師的身份氣質。孩子只准備了一支,那要送的這位老師,無疑是孩子最喜歡的。
你能想象這個小小的“操作失誤”對小姑娘內心的影響,好在是沒哭。
於是辦公室一眾同事各種安慰,説老師只是被打了個岔順手放到你手裏,之後忙就給忘了。你明天在給送一次,一枝花送兩次,老師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
可惜,這隻花今天仍然在辦公室裏。也可能會永遠在辦公室裏。孩子對老師的心意,只存在了那幾分鐘。甚至像從來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幾年前開水果店的經歷。也是一個教師節,不過那天剛好是個週末。開始我並沒有反應過來那天的生意為什麼特別好,直到後來,來了一位年輕的媽媽帶着八九歲的孩子過來。本來手裏就拎了大包小包各種禮盒,進來後水果也是隻選貴的,大小好幾個袋子。我明顯能感覺到一大一小兩個人拎着夠嗆。臨走的時候還猶意味盡,重新掃了一遍店裏,目光停留在了我店裏裝飾用的一束擺花上。然後好説歹説硬是從我手裏買走了這束擺花,底座留了下來。
原來我的店所在的小區教師比較集中。
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教師節就變成了這樣。教師節我們小時候就有,也聽説了別的孩子給老師送賀卡,當時是一塊錢一張,畢竟是農村,這種事情大部分孩子也不太在意。但是有老師卻專門在課堂上説起了這件事,説敬愛老師,懂得感恩是好的,但是可以不花錢,自己做一個賀卡。而另一個年齡大一點的男老師説,別搞這些七七八八的,你們要真的感謝老師,敬愛老師,就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好好學習,考試的時候多考那麼幾分,老師我就真的開心了。事情一度驚動了當時新調來的校長,校長就是校長,覺悟似乎更高一些,説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做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成為棟樑之才,那才是對老師最大的回報。
中國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顏回食污”“程門立雪”是兩個最著名的典故。又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説法,歷史上很多名人都尊稱自己的老師為“亞父”。表達了古人對於教誨自己的人的尊崇和感激。唐代韓愈的《師説》中提到,“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傳道,教做人,授業,教知識技能。古代的老師,解決了人生中至關重要的兩個部分,那簡直是恩同再造了。
時至今日,隨着社會制度的更替,師生關係不再像古代那樣自由隨性,教和學都變得功利,一切都開始以時效性作為評價體系。學生的學需要時效的評價,老師的教也需要時效性的評價。在這種大環境下,一切都那麼突兀又那麼“合情合理”。一個學校裏,有發自內心喜歡一個老師的懵懂學生,有注重時效,立足現實的老師,更有尊崇古代傳統“傳道授業”的校長。這才是現實狀況。這個年齡我們不必還像個憤青那樣去討論老師該不該收禮物。學生和家長做好自己,老師也自有自己的衡量。社會制度已經將這些都框定好了。
昨天抖音上“教師節”相關的話題也是不少,有學生曬為心愛的老師準備的禮物的,有老師曬孩子們送自己的各種小東西的。但無疑,昨天最火的是其中兩所學校,校長站在門口拒收所有禮物的。
孩子們想要給心愛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是一種愛的傳遞,情感的傳達,孩子和老師大可以享受這種温情的自然流露。而為了讓老師重視自己的孩子,刻意去送禮物的,想法也自然會落空,因為對於一些老師來説,喜歡的,永遠是那些聰明好學的孩子。
我相信,即使是這樣的時代,仍然有很多很多的老師,不看重是否有禮物,也不看重哪個孩子聰明好學,甚至不去考慮“時效”。不在意玫瑰花,不在意賀卡,他們在內心有有着自己明確的愛和信念,像媽媽那樣把每一個孩子都攬在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