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反覆刷“幾點幾”值得嗎

□ 任 桉

一個剛進高校任教的朋友最近時常感慨,當走上講台、承擔屬於教師的種種職責之後,似乎忽然擁有了一種穿越時空的視角,去回望數年前的少年心思。“做學生時很多想不明白的事,天天苦惱的問題,現在重新審視,一下子全都懂了。不過那也是學生的必經之路”。

朋友指的“想不明白的問題”是:大學4年她所在宿舍的其他人,成天都瘋狂為“績點”糾結,甚至因此抱團“孤立”她。

這位朋友是個性格佛系的人,又恰好屬於學習不費勁兒就能拿高分的體質。大學時代的她,花了挺多時間參加學校社團和校外實踐活動,學習也能兼顧好,期末考試各科成績一直能保持在班級Top 2,讓她的室友們格外眼紅。

“每到期末考試,室友們就對我的作息表格外緊張。我晚上10點半上牀睡覺,她們就會很警惕地觀察我。有一次還忍不住盤問:‘你是不是連午飯都不吃,就躲在外面複習了?不然怎這麼早睡覺!’還有時候我經過她們書桌,她們會防範我是不是要看她們的筆記。”

朋友回憶,當年最令她煩惱的是,每次一到系統公佈各科績點的那天,室友們都會來問她得了多少。有一次,朋友實在被問煩了,就認真地問室友:“你們為什麼如此在意績點?為什麼要很在意我的績點?”

朋友很無語的是,當時室友們主要有兩種想法。一種是認為老師打分主觀,可能會偏愛我朋友,所以她的績點很高;另一種是認為朋友是她們在畢業季的最大競爭對手,朋友的存在,意味着她們保研或申請出國時,難度係數大了許多。

“事實上到了畢業季,她們的人生道路並沒有因為我的績點而變得不同,有的室友找了不錯的工作,有人出國深造,各自出路還是與自己的努力相關。”讓朋友感到很難過的是,就因為績點——這樣一個其他室友認為比天大的大學KPI,讓她失去了一段珍貴的大學同窗同寢的友情。畢業之後,同寢室幾個姑娘都甚少聯繫,如同陌生人一般。

當朋友和我説起數年前那段並不愉快的往事時,我不由想起了自己讀書時,班級裏也有個學霸同學被績點所困。

那個同學成績在班級排名前三位,卻總是不滿足於某些學科的績點。她認為,為了到大四能以有絕對競爭力的績點,在保研和申請出國戰場上所向披靡,她必須要讓每一門課的績點都高高在上。

大學裏允許學生重修之前修過的科目,新的成績能覆蓋掉舊時成績。那個學霸同學,在每個新學期到來的時候,都會選擇重修她之前認為績點還不夠高的科目。這也意味着,當我們大多數學生開始步入新學期新軌道時,那個同學都會和下一屆學弟學妹們同時出現在某一間教室裏,任課老師也會帶着無比驚訝的表情問一句:“你怎麼又來了?不是已經通過考試了嗎!”

毋庸置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個反覆刷績點的同學在大二、大三活得非常辛苦。無暇玩樂,更無暇注意大學裏績點以外的斑斕世界。等她終於心滿意足把那個數字刷到了足夠“完美”時,大學時代也到了尾聲。

“大學四年,感覺很像另一種‘後高三時代’呢,為了這樣一個結果活着,這個過程的其他記憶都模糊了。”坐在大學畢業典禮上,那個同學感慨了一句。順利保研的她,在一段旅程的終點,並沒有得到想象中的喜悦。

如果這4年,和中學的那3年,以及接下來的研究生3年,都是一樣的色彩和步調,青春回憶裏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顏色呢?被績點困住的大學,真的很值得嗎?

如今兜兜轉轉,我的那個“被績點毀掉同窗情”的朋友,成為一名大學教師。經歷過關於績點的不快往事,我的朋友想做一些改變,給當下學生們傳遞一點自己的感悟。

“首先,追求高績點沒有問題,高績點確實是在高校學習能力的表現之一。但是,高等教育絕不僅是績點教育,藴含着知識、能力、心態、價值觀乃至人生追求等很多維度的塑造。”朋友感嘆。

在期末季到來的時候,看着緊張複習、為考分忐忑的學生們,我朋友站在講台前,鄭重地説:“你們好好學習是天道酬勤;我們老師公平公正給出成績、算績點,是‘替天行道’。我一定會公平給出每一個成績,而你們也不用被其他人的分數影響。記住,你們的競爭對手不是這個班的同學、室友,而是你自己。”

朋友釋然笑言,績點困擾過彼時的她和室友,希望現在不會再困擾自己的學生。“我希望教出來的學生,有能力追求績點,但又不受困於績點,而是有自己對於廣闊世界更多的熱愛和好奇,畢竟人生之路很長,更值得的事情不在績點上”。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2 字。

轉載請註明: 四年反覆刷“幾點幾”值得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