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隊隊員在給小夥伴示範如何測試直升機。
手持測向機的無線電測向隊隊員陽光自信。
桂花崗小學校長湯潔認為,學生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體能和意志的支撐。
航模教練 李志波
無線電測向教練 黎志堅
《訪體育名校,看體教融合》之三
本專題撰文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喆
本專題攝影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廖藝
科技體育,對大多數人來説可能還是一個比較新穎的名詞。事實上,科技體育項目的發展既能培養青少年的動手動腦能力,又能強健體魄、磨鍊意志,是實現“體教融合”的一個絕佳的手段。目前,廣州市開展科技體育項目的中小學有上百家之多,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近日走訪了全國第一批科技體育傳統學校之一的桂花崗小學。
20餘年科技體育探索具代表性
一直以來,桂花崗小學的體育教育都頗有特色,是足球和游泳的廣州市傳統體育項目學校,而他們在科技體育方面的開展更具代表性。
“科技體育運動項目”一詞最早由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於2005年提出,包括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無線電測向、定向越野等運動項目。2010年,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科技部聯合開展創建全國科技體育傳統校試點工作。2012年5月,桂花崗小學被授予第一批“全國科技體育傳統校”,是全國首批獲此稱號的54所學校之一。
據桂花崗小學校長湯潔介紹,學校主要圍繞兩方面開展科技體育:一是通過國家課程體系裏的科學課程,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科普教育;二是藉助學校優秀的師資,面向全體學生開展航空模型和無線電測向這兩個科技體育項目的普及和提高。“我們學校從1997年就開始進行航模的興趣普及,無線電測向則是從2000年開始,在廣州的小學裏開展得比較早。經過這20餘年來的實踐,證明我們選擇這兩個項目重點發展是正確的,孩子參加這兩個項目都要動手動腦,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但更重要的是體能和意志的支撐。”湯潔説。
湯潔認為,鼓勵孩子在天性活潑好動的小學階段參加有趣健康、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更能促使孩子們的大腦發育,有效地培養他們的堅毅頑強、樂觀勇敢等優秀的非智力因素髮展。所以,科技體育項目不僅是體教融合的必然,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然。
航模運動鍛鍊耐心毅力
航空模型運動是以放飛、操縱自制的航空模型進行競賽的一項航空運動,這個項目也因為帶有很強的趣味性、挑戰性而深受青少年的喜愛。
桂花崗小學教導主任、航模隊教練李志波是廣東省航模隊的專業運動員出身,20世紀90年代初曾連續三年獲得全國冠軍,在開展航空模型運動方面經驗豐富,帶領學校航模隊在全國比賽中獲獎無數。他同時兼任學校的科學課老師,每週都會為學生們授課,給學生們灌輸航空模型運動的知識,同時物色有天賦的學生。
“航空模型的比賽有很多個細分的類別,比如折飛機、火箭、遙控直升機、遙控滑翔機、橡筋動力等。不同於一般運動項目,航空模型必須用自己現場裝配的航空模型參加競賽,旁人完全幫不上忙,因此它不僅是一項單純的競技運動,對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李志波介紹説,“我們平時航模隊一週訓練一次左右,假期通常會集訓和出外參加比賽。航模要在一些空曠的地帶進行訓練,要大範圍來回撿模型,因此對體能的要求很高。實際上,小學階段同年齡段的孩子的智商發育差距很小,關鍵是看恆心、耐力、意志力、定力等非智力因素。”
五年級的徐暢同學加入學校航模隊已有4年之久,其中最令她難忘的是2019年暑假到寧夏銀川參加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的經歷。從廣州到銀川要經歷長途飛行,加上不習慣當地的飲食,這對年幼的運動員來説無疑是巨大的考驗。更關鍵的是,因為比賽使用的飛機在靜風時的狀態是最好的,所以整支隊伍都必須起早摸黑地進行訓練,“太陽還沒有升起來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去到訓練場地了,每天我們都要在烈日下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很晚才回到賓館休息,常常累得一到賓館倒頭就睡。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和隊友在教練的帶領下克服了所有困難,拿下了團體第五名,我也申請到了國家三級運動員稱號。”徐暢自豪地説,她覺得航模運動確實可以鍛鍊耐心和毅力,對學習也大有裨益。
無線電測向考驗腦力體能
無線電測向運動又叫“無線電獵狐”,集體育性、科技性、趣味性於一體。競賽時在曠野、山丘的叢林或近郊、公園等自然環境中進行,事先隱藏好數個信號源,定時發出規定的電報信號。參加者手持無線電測向機,測出隱蔽電台的所在方向,採用徒步方式,奔跑一定距離,迅速、準確地逐個尋找出這些信號源。以在規定時間內,找滿指定台數、實用時間少者為優勝。
桂花崗小學曾培養出了無線電測向世界冠軍,該校的無線電測向教練黎志堅並非專業運動員出身,但他卻是名副其實的無線電測向“重度愛好者”。“我們全校有近1/10學生參與這個項目,小學階段的學生還難以接受過於高深的無線電方面的專業知識,但從科技體育的角度讓他們參加練習,對他們來説有很多好處。”黎志堅説。
“玩這個運動對腦力和體能的要求都很高。首先要動腦,怎樣選擇尋找電台的路線。我們從一年級開始普及這個運動,從小範圍先找1個小目標開始玩起。三年級需要在活動範圍2公里內找4個電台,四、五年級就要在三四公里的範圍內找五六個電台。我們學校就在雕塑公園旁邊,因此訓練有地理優勢,家長們都很支持孩子參加訓練。”黎志堅透露。
五年級的冼旭楓同學是學校無線電隊的高手之一,他説以前自己十分膽小,是無線電測向這項運動改變了自己。“我們平時經常在公園裏訓練,一二年級的時候,公園很多地方我都還沒有去過,一開始有些膽怯,但為了找電台不得不給自己鼓勁壯膽。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勇敢了。”此外,他還認為,無線電測向運動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決策性,“在比賽中很多時候會遇到分岔路,如果從一開始決策錯誤的話,很可能整條路都找不到想找的電台了。”作為去年第12屆“羊城小市長”活動入圍總決賽的14名小學生當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他自豪地表示:“當時在舞台上面對台下眾多觀眾,我表現淡定不怯場,都是在平時的無線電測向訓練和比賽中鍛煉出來的。”
取消“特長生”無阻科技體育熱度
如今,小學升初中已取消了“特長生”政策,這是否會影響孩子們投身科技體育項目呢?湯潔對此並不擔心。
“首先我覺得孩子參不參加科技體育,他自己本身是不會有那麼多功利性考慮的。一般來説,孩子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的。只要科技體育能點燃他們的熱情和喜愛,我們(在這方面)對孩子的教育就是一輩子的影響,而不僅僅只是小學階段的6年。我們期待孩子們能成為真正熱愛科技、熱愛體育的人。”湯潔説,“家長現在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多,他們能更清晰理解孩子的心智健康對孩子的重要性,我相信現代的家長是會以孩子一生的幸福作為考慮的。” 桂花崗小學目前的科技體育,普及是第一性的價值取向,精英提高是第二性的。湯潔表示:“對大多數孩子來説,不可能在小學階段就天賦異稟。比如他現在學航模和無線電測向,難道未來就一定是航空專家和無線電專家嗎?只要他們在科技體育活動中動足了腦子,又鍛鍊了動手能力,就一定能促進他們的學習,所以現在我們寧願讓科技體育的元素每天都能進入學生們的日常課程裏,也不太願意通過競賽的成績讓孩子們太早被標籤化。”
事實上,如今廣州開展科技體育的學校越來越多,不論科技體育項目是否傳統的熱門項目,都絲毫不會降低家長支持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 “讓更多孩子參與科技體育,哪怕只取得一點點成功,只要激發了孩子內心自我成長的動力,那對他們的成長來説就很有意義,這也是我們所有小學老師們的責任。”湯潔説。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