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三條關鍵詞:註定了這個龐大帝國將淪落為“歐洲病夫”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經典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個盛極一時的大帝國,其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並控制了東、西方的陸上交通的咽喉近六個世紀之久。“國雖大,好戰必亡”,這樣一個強大的帝國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會淪落為拿破崙口中的“歐洲病夫”?

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來源於蒙古大軍西征。

土耳其人原是西突厥人中的一支,最初居住於阿姆河流域,位於如今的烏茲別克斯坦境內。這支西突厥人在當時屬於卡伊部落,為花剌子模沙王朝的臣屬,自古就是一個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

13世紀,中國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漸強大起來,當蒙古大軍擊敗了花剌子模之後,這支西突厥人被迫向西遷徙,臣服於羅姆蘇丹國。

奧斯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開國之君。

奧斯曼也許是歷史上名聲最響的帝王之一,1290年,32歲的奧斯曼繼承了這支西突厥人的首領之位。當時這支西突厥人的宗主羅姆蘇丹國,在蒙古大軍的打擊之下已經分崩離析,而這支西突厥人卻在奧斯曼的領導之下蒸蒸日上。

1299年,奧斯曼宣佈獨立建國,並自稱埃米爾,1300年又自稱蘇丹(意為最有權威的人),這就是600多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之源頭。

滅東羅馬帝國,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不但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其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而且這個帝國的前十位君主,個個是馳騁疆場的英雄。例如蘇萊曼大帝(蘇萊曼一世),攻下了貝爾格萊德,三次擊敗匈牙利而深入歐洲腹地。此後他又在西亞擊敗伊朗、兼併高加索、征服北非阿爾及利亞,創建海軍,將奧斯曼帝國推上了鼎盛的巔峯。

內憂外患使它失去了昔日的光環,奧斯曼帝國在風雨中飄搖。

自16世紀下半葉始,龐大的奧斯曼帝國逐漸衰敗。17世紀以後,中歐的強國奧地利和東歐的新貴俄羅斯帝國,開始與奧斯曼帝國的爭奪巴爾幹這片''中間地帶'',而奧斯曼帝國則是一敗再敗。

1683年,奧斯曼帝國圍攻維也納失敗,後果是喪失了大量土地。18世紀末,兩次俄土戰爭失利,所屬黑海北岸盡歸俄國,龐大的帝國已經走到了末路。

19世紀剛剛開始,拿破崙便斷言:''土耳其乃歐洲一病夫''。

養尊處優的環境培養不出勤奮有為的統治者,只能繁殖軟弱無能的享受者。應該説,奧斯曼帝國前10任君主還算是非常稱職的,但後來的繼任者卻大多是無能之輩,唯一可以恭維的就是自相殘殺。

''弒親法'',是穆罕默德二世於1444年頒佈的,即處死除了自己兒子之外所有的男性親屬,後來這個法令得到了以嚴格的執行,例如穆罕默德三世在繼位之後,一下子就從皇宮之中抬出了19具親王的屍體。

沒有被處死的帝國王子也沒好到哪去,被悉數囚入後宮,在那裏了卻殘生。

連年不斷的戰爭,加上內部的腐化衰敗,而為了爭奪權力的寶座,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主要是靠大維齊爾(即首相),來治理這個龐大的帝國,不過,即使是大權在握的大維齊爾也常常難逃一死。

據史料統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大維齊爾們,其存活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這也難怪有一位大維齊爾曾將自己比作一隻螻蟻,並自嘲道''真主賜給這隻螻蟻以翅膀,只是為了讓它死得更快一些!''

自蘇萊曼大帝死後的200多年間,腥風血雨的宮廷鬥爭充斥着整個帝國。

連年不斷的戰爭,軍事外交上的失利,腥風血雨的宮廷鬥爭,極大地消耗了帝國的國力。此時的歐洲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科技時代,而奧斯曼帝國則遠遠落後於他們曾經的''手下敗將'',他們既不瞭解這些科技,更不打算了解這些科技,所在的軍事、農業、工業等各方面,仍然停留在中古時代的水平(似曾相識)。

落後不僅是捱打,等待他們的還有滅亡。

此後英、法、俄、奧、意等歐洲列強,迅速瓜分了奧斯曼帝國在歐、非、西亞的大部分領土。在隨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奧斯曼帝國參加的同盟國再次慘敗,戰敗後的其領土僅剩下了土耳其。

1919年,土耳其爆發了凱末爾領導的大起義,並於1922年,罷黜了穆罕默德六世,這個“歐洲病夫”也終於壽終正寢了。

關鍵詞:

“國雖大,好戰必亡”。

養尊處優培養不了勤奮有為的統治者,只能繁殖出自私無能的享受者。

他們既不瞭解,更不打算了解(似曾相識)。